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安全護理研究

時間:2022-07-10 02:42:09

導語: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安全護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安全護理研究

【摘要】目的驗證集束化管理對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安全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神經科的50例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作為對照組,分析出現的癥狀及危害,制定安全管理對策。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神經科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作為實驗組,落實安全管理對策,比較兩組的安全隱患發生率。結果實驗組的安全隱患發生率降低,家屬滿意度提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集束化管理運用于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出現的癥狀的安全護理中,可有效的保證病人的安全,減少患者發病及病情發作導致的安全事件,提高家屬的滿意度。

【關鍵詞】集束化管理;自身免疫性腦炎;精神癥狀;運動障礙;癲癇;安全護理

集束化管理是指一系列經臨床證實有一定的循證基礎并能提高患者預后的護理干預措施的集合,他們的共同實施比單獨執行更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結局。自身免疫性腦炎是指因自身免疫系統對中樞神經系統抗原發生反應而形成的一種疾病類型,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行為和精神異常[1]。本研究對照組50例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采取神經內科護理常規護理,分析這些病人的安全隱患,并制定此類病人安全管理措施,旨在降低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各臨床癥狀造成的隱患和損害。

1研究對象

采取方便抽樣法,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神經科的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50例為對照組,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50例為實驗組。實驗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均值(34.2±17.5)歲,對照組患者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齡均值(24.8±8.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

2研究方法

2.1對照組的分析總結。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神經內科的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50例病人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出現的臨床癥狀有關的安全隱患,主要有以下4方面,(1)病人方面:由于精神癥狀造成沖動傷人、自傷、毀物等行為,不自主運動造成的咬舌、咬唇、擦傷、撞傷等;(2)家屬方面:知識缺乏,不配合治療,拒絕使用鎮靜藥物,自行放松病人的保護性約束,不按醫護的要求陪護;(3)管理方面:未對病人及家屬陪護的危險品進行管理,病區的設施出現問題,未及時維修;(4)護理人員:精神癥狀的護理知識欠缺,對安全隱患的預見性不足,自我防護的能力不足,應急處置的能力不夠。2.2實驗組干預方法。由一名主任醫師、一名護士長、一名副主任護師、4名具有5年本科工作經驗的護師組成安全管理小組,結合對照組病人安全隱患的4個方面,根據本疾病的臨床特點制定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案[2]并落實。2.2.1培訓。(1)由專病的主任醫師進行自身免疫性腦炎疾病知識、臨床表現及使用鎮靜藥物相關知識的培訓;(2)由精神科專科護士進行保護性約束和自我防護的培訓;(3)進行突發情況的應急流程培訓;(4)由心理咨詢師進行醫護患溝通的培訓,培養護士的安全意識。(5)并對所有培訓內容進行考核。2.2.2所有入院的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1)其床頭柜固定位置放置壓舌板,牙墊;(2)在病人的床欄和床頭安放軟墊或護墊;(3)安全檢查,制作危險品的宣傳冊,比如:繩索,水果刀,打火機等危險物品請家屬帶離。病房;(4)做好床邊巡視,每半小時巡視病房。2.2.3提高應急情況的突發處置。(1)收治自身免疫性腦炎或疑似患者床位的床位,安排靠近護士工作站的房間;(2)護士站配備放置保護性約束器具及壓舌板、開口器、吸氧吸痰等搶救裝置的專柜,并有醒目標識,保證物品充足,在備用狀態;(3)門衛、保衛科及總值班電話醒目標注于護士站電話機上。2.2.4每周病區護長、保管護士及組長對病區安全隱患進行。查找檢查病區所有設施設備,保證床欄、窗戶、陪護床椅、床頭柜拉桿等各公共設施完好,發現異常及時維修。并在病區早會及QQ群上公布安全隱患,引起醫護人員的關注。2.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形式呈現風險發生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集束化管理是當今國際護理界倡導的先進護理體系,已廣泛的運用到我們的神經科護理工作中,自身免疫性腦炎是近年來臨床上發現的一組以癲癇發作、精神行為異常和認知功能減退為特點的疾病[3]。事實證明,對伴有精神癥狀的神經科病人嚴格實施集束化安全護理,可以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率和工作人員受傷害率,提高患者家屬滿意度。集束化管理策略作為護士主動干預的措施,在伴有精神癥狀、不自主運動和癲癇的神經科病人實施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非常必要。安全管理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需求和各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更新和調整。

參考文獻

[1]黃適存,胡小偉,董萬利,等.腦電圖表現為δ刷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腦炎一例[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5):412-413.

[2]高春華,尹慧芳,孫丹萍.ICU護士主導的目標性鎮靜鎮痛安全管理方案[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65-66

[3]單君,朱建華,顧艷如,集束化護理念及其臨床運用的研究也發展[J].護理進修雜志,2010,25(10):889

作者:王媛媛 李蘊奕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