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教學法在病理生理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6-28 10:44:34
導語:三明治教學法在病理生理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4級護理專升本科學生91名。其中實驗組學生44人,實施三明治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法;對照組學生47人,實施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年齡、性別、以往成績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兩組學生均由同一名教師授課。
1.2選擇教學內容
病理生理學是主要研究患病機體功能代謝變化及其發生機制的學科,涉及的機制抽象復雜。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概念、病因、分類、發生機制、臨床表現及防治基礎幾個方面。若全部使用三明治教學方法,問題設定存在一定困難,也會遺漏一些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因此,我們按照大綱要求并根據學時及各章節特點,選取其中一節或一部分內容開展三明治教學,其余知識點仍采取傳統教學方法授課。
1.3教學步驟
①課前準備:教師提前安排學生預習新課章節結構、相關背景知識并指出要開展三明治教學的內容,明確列出課程的學習目標、重點和難點內容,使學生對課程總體布局有所了解。不同章節根據需要做出針對性指導,如酸堿平衡紊亂、缺氧等章節都涉及正常生理指標的正常值及影響因素,需要學生課前認真預習,為課堂討論做好鋪墊。②導入教學內容:病理生理學與臨床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可通過相關臨床病例引入課程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本次課程的興趣。也可結合實事要聞、素質教育及專業特點進行導課。如缺氧一章,可設置一氧化碳中毒情境教學,讓學生演示急救和心肺復蘇過程,順利導出本次課程內容。相關背景知識如正常的血氧指標,教師應重點強調,為問題討論做好鋪墊。此環節用時10min。③提出問題: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多少及難易度設置4-6個問題,并按照問題數目分組。問題設置不宜過度寬泛,注重問題之間的平行性。④分組討論和交叉式討論: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期間教師觀察各小組討論情況,如遇到討論出現困難的小組,教師可給予方向性指導。小組討論結束,各小組成員帶著不同的問題重新分組,匯報討論結果。兩次討論均為10min。⑤學生匯報:各小組隨機派出一名代表上臺發言,書寫簡要提綱,并予以講解;也可以選派兩名同學,一名書寫提綱,另一名同學講解,既可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也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每位同學匯報時間控制在3min左右。⑥教師總結: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加以補充說明,圍繞學習目標,強調重點、難點。回顧課程開始提出的病例或設置幾道練習題,引領學生利用討論的知識分析解決問題,檢驗學生對本次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及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此環節用時20min。⑦融入傳統教學方法:教師將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掌握或了解的剩余教學內容以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講解,避免知識點的遺漏。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對一般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計量資料用配對t檢驗進行統計,檢驗水準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理論及實驗成績比較
由表1可見,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優于對照組(P<0.05),而案例分析成績及總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實驗組學生教學反饋結果
為了解傳統教學中融入三明治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對實驗組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發放問卷44份,回收44份。從表2中可以得出大部分學生認為三明治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問題分析能力。由此可見,在傳統教學中融入三明治教學方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討論
病理生理學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內容繁雜,學生普遍反映機制較難理解。學生對基礎醫學課程如生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等相關學科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了病理生理學的課堂教學效果。目前主要采取講授式教學模式,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三明治教學法采用教師導入課堂問題-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總結歸納-案例分析實踐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動腦思考,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更好地活躍課堂氛圍[5,6]。但若課程的全部內容均采取三明治教學法,容易忽略部分知識點,并且多年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習慣被動的接受知識,完全改變教學模式,學生會不適應[7]。所以筆者采用將三明治教學法融入傳統教學模式中,實現教學方法的平穩過渡,既符合病理生理學教學內容的要求,又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本研究選擇護理專升本學生,因為該專業學生在專科階段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本科階段開展三明治教學,學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更強,教學效果更好。將三明治教學法融入傳統教學模式中,取得的成績顯而易見。兩組學生理論成績和案例分析成績對比,三明治教學法的實施明顯提高了實驗組學生的學習成績。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從總體上較為認同三明治教學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提高,更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被動接受教師講解,變為主動尋找答案。通過課前預習、查閱文獻和資料,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基礎和掌握知識不同,針對相關學科的背景知識進行復習,使學習變得更為個性化[8]。在導課過程中加入情景教學,使學生深入其中,印象更為深刻。在討論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增強自我表達意識,交叉討論可以使不善言辭的同學發表自己的觀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強溝通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在課堂實踐環節,通過練習題和臨床案例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9]。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實施三明治教學后,課堂氛圍活躍,學生討論熱烈,使學生逐步形成課前預習、查閱資料的習慣。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普遍提高,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實踐過程中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設置問題需嚴謹合理,各問題之間具有平行性,不影響小組并列討論;教師需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能夠掌控全局、對學生觀察入微,適時引導學生、掌控課堂節奏,順利完成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學生更注重自己小組的問題而容易忽略其他小組的問題,所以在選派學生上臺發言時,可隨機指定,調動不愛主動發言的同學的積極性,使學生討論問題更為全面;根據學生特點及課堂討論效果,教師進行課堂總結、設計案例分析和練習題。通過初期的實踐和探索,將三明治教學法融入傳統課堂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教學內容,增強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且通過課堂討論,提高溝通技巧,增強護理專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將來與患者溝通奠定基礎。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將三明治教學法應用于更多的專業,相信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王秀麗 鄭曉東 張艷枝 王麟 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病生教研室
- 上一篇:自我導向學習法在病理生理學的應用
- 下一篇:生理學立體化教學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