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模式的發展概況研究
時間:2022-04-28 10:33:59
導語:健康管理模式的發展概況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健康管理在美國的興起和發展
健康管理的概念提出和實踐最初出現在美國,生存環境惡化、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病人群不斷增長直接導致美國醫療衛生需求過度增長[3]。美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和挑戰。傳統的以疾病診治為中心的衛生服務模式應對不了新的挑戰,在這種環境下,以健康管理為中心的衛生服務模式應運而生了[4]。在美國,最先應用健康管理的是保險行業。20世紀60年代,美國保險業即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醫療保險業的管理者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大部分健康人僅用很少的醫療費用,而一小部分人卻不合比例地用掉了大部分醫療費用。因而找到那些可能導致高費用的人并采取措施來減少他們的醫療費用對保險業來說尤為重要。應用健康管理技術可以早期鑒別出高危人群,通過健康管理減少投保人的患病風險,從而減少保險的賠付費用。健康管理既能提高個人的健康水平,從而提高個人對健康保險的信任度,又能減少醫療費用支出,增加行業收益,使投保人與保險公司雙方受益[5]。20世紀90年代,企業管理者意識到員工的健康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效益和發展,員工或其家屬的健康出現問題會直接造成的生產率下降。有研究發現,員工的健康出現問題時,雇主不僅要花費醫藥開支,同時還意味著要承擔因員工健康問題造成的生產效率下降而帶來的損失[6]。基于這種情況,亟待出現一種以疾病預測為導向的醫療服務,維護企業員工的健康狀態。只有員工及其家屬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員工的生產效率,使得經濟快速健康發展。于是,健康管理的疾病預測模型研究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疾病預測技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健康管理服務中。實踐證明,如果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錢,則可以減少3~6元的醫療費用,再加上提高生產效率的回報,實際效益更大。健康管理通過為企業員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務,識別和控制疾病危險因素,從而改善其健康狀況,不僅減少企業的醫療費用支出,同時能提高工作效率[7]。1990年美國政府制訂了“健康人民”的健康管理計劃,該計劃項目是全國性的,由美國聯邦衛生和社會服務部主持,每10年1次,循環反復,旨在逐步提高全體國民的健康水平。目前,“健康人民”已完成了第2個10年,即“健康人民2010”。該計劃包括兩個目標:一是提高健康生活質量,延長健康壽命;二是消除健康差距。政府在美國的全民健康管理中起到了積極的倡導作用,不僅指明了方向,更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使美國健康管理取得了顯著的成就[8]。從興起到發展,美國的健康管理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美國是醫院信息系統研發、應用的領跑者。現代的健康管理以信息化、共享化為基礎支撐技術,系統內信息共享的強大支撐作用使得健康管理可以為個體提供連續性、一體化的服務[9]。同時,先進的檢測儀器可以科學地評估生命健康狀況,降低系統風險,預測剩余壽命,為健康管理提供技術支持[10]。在美國,經過20多年的實踐得出了一個結論:對于任何企業及個人都能通過健康管理獲益,這不僅包括直接醫療費用的降低,還有健康相關問題的其他獲益。從衛生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健康管理可以協助衛生資源達到高效合理的配置[11]。
健康管理在我國的興起和發展
健康管理在美國已經發展了20多年,但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和行業,健康管理在我國出現不到10年,其發展極其迅速,主要是由于我國對健康管理的需求迫切而且巨大。我國人口老齡化雖然起步晚(2000年步入老年型國家行列),但速度快、數量大,在經濟尚不發達、國民生產總值不高的情況下迎來人口老齡化,人口老齡化超過經濟發展承受力[12],慢性病患者人數急劇上升,慢病相關危險因素日益嚴重,給社會和個人均造成了沉重的醫療和經濟負擔。市場的迫切需要推動著我國健康管理行業的興起和發展。迄今健康管理在我國已經發展了10余年,盡管發展過程艱難,但其理念已逐步獲得了社會認可。2003~2010年共召開了7屆中國健康產業論壇與健康管理學術會議,就健康管理問題取得基本共識,以健康管理為主題的各類會議、論壇蓬勃開展,相關論文數量逐年增加,中國的健康管理在探索中不斷前行[13]。全數字化體檢系統也已經在我國健康體檢中得到應用,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通過提高體檢質量從而提高健康管理的水平[14]。但是目前國內健康管理仍與國際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和運營模式都還有待發展。并且我國在專業人才方面也十分匱乏,2005年國家建立健康管理師職業,希望通過正規有序的培訓盡快填補我國健康管理專業人才的空白。盡管目前我國健康管理行業還未發展成熟,但其前景是非常寬廣光明的。政府在健康管理發展中發揮了積極引導的作用:衛生部頒布預防性診療服務規范,將健康相關產業的主題定為健康管理;衛生部、保監會及勞動和社會保證部出臺政策,明確健康管理是醫療保險控制的有效策略。這些都為健康管理的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健康管理可以廣泛應用于醫療、企業、保險公司,通過對個體實施個性化管理,可以有效預防疾病、節約醫療支出。由于國情的不同,我國的健康管理在應用前景方面不完全與國外相同。健康管理在美國是首先應用于保險行業的,而在中國,由于現階段非醫療性健康消費主要還是以個人支付為主,因而保險業還沒有廣泛涉足此領域,但從國際健康產業發展歷程來看,保險業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必將進入這一領域,成為保險客戶個人非醫療性健康消費的主要支付者。中國保監會于2004年連續頒發了人保健康、平安健康等5家專業健康保險公司的籌建批文,這對于健康保險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隨著行業的發展,健康管理在保險業中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多[15]。企業是健康管理另一重要的“用武之地”,除了健康效益(即醫療費用支出減少),健康管理還將給企業帶來出勤率提高、工作績效提高、員工流失率降低等其他效益。美國健康與生產效率管理學會(instituteforhealthandproductivitymanagement,IHPM)曾經有精辟的論述:“健康與生產效率息息相關,健康管理通過管理員工健康從而影響其工作績效,它不僅評估健康干預措施對員工健康的影響,還評估干預措施對企業生產效率的影響”。員工健康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預防重于治療的觀點越來越受到企業的認同。目前健康管理在企業中主要應用在健康狀況評價、醫療費用控制、人力資源分析3個方面,其出發點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隨著健康管理行業的不斷發展,開展企業員工的定期體檢及檢后的健康干預,針對企業特點實施工作場所的健康管理項目將是健康管理在企業中應用的主要方向。社區衛生服務是我國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管理在其中可以發揮多方面的作用。首先,由于社區衛生服務是人民群眾接受醫療衛生服務的“守門人”,它可以實現全程的健康信息管理,收集詳實的資料來指導醫療需求,輔助臨床決策。同時,其貼近人群的特點也為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控制健康危險因素提供了便利條件[16]。目前已有一些相關研究在基層中開展起來。中國農村地區人群的慢性病知識較為欠缺,鄉鎮衛生院應采取主導作用加強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屬的相關知識學習。健康教育對個人實施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是十分重要的[17]。一項針對社區高血壓健康管理的研究中,對660例高血壓患者實施5年的個體化診療隨訪方案、健康教育、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措施綜合干預,結果發現采用社區規范化健康管理綜合干預可有效控制高血壓,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病率,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18]。對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實施個體化健康管理,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率和達標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19],同時可顯著減少其藥物費用和住院費用,減輕患者和社會經濟負擔[20-22]。總之,健康管理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起的年輕學科,在理論和實踐上都需要不斷學習和摸索發展,盡管美國已經有20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在很多方面可以為我國健康管理的發展提供經驗和借鑒,但是也沒有形成全面系統的理論,健康管理還需要廣大專業人才的不斷努力。在未來的發展中,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健康管理都必將發展壯大起來。
本文作者:王偉剛盟胡安梅李爾曼王志凱李繼光孟令權工作單位:河北醫科大學石油臨床醫學院
- 上一篇:空間視角的體育資源開發研究
- 下一篇:淺析財政績效與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