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戰方艙醫療設備完好性管理策略

時間:2022-10-31 08:49:36

導語:野戰方艙醫療設備完好性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野戰方艙醫療設備完好性管理策略

[摘要]目的:探索野戰方艙中醫療設備管理的方式方法,以提高醫療設備在遂行保障任務時的完好性。方法:針對方艙醫療設備管理的現狀,提出訓練使用和平時管理相結合、加強計量質控、科學評估論證適時更新換代的管理策略。結果:提出的方艙醫療設備管理策略在人裝結合和設備完好率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升了方艙醫院遂行各種任務的能力和水平。結論:方艙中的醫療設備隨時都要處于完好待用狀態,同時適時更新換代,才能保持和提升方艙醫院遂行各種任務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醫療設備;野戰方艙;維修;計量

0引言

野戰方艙由于其模塊化設計、快速機動性能好、配置醫療設備齊全等特點,在軍事斗爭、演習訓練、抗震救災等重大活動中發揮了巨大保障作用。我院的野戰方艙醫院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2010年玉樹抗震救災以及2015年赴西藏實戰演習中,快速機動到部署地域,迅速連接展開,在救治傷病員中展現了巨大優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方艙中配置完善的多種醫療衛生裝備是實施醫療救援的重要保障。2016年9月13日,聯勤保障部隊成立時,特別強調,聯勤保障部隊要盡快融入聯合作戰體系,要開展實戰化訓練,確保隨時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這就要求人員和裝備隨時處于備戰狀態,要有一聲令下立即出發的能力,這種實戰化的要求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就方艙而言,對方艙醫療設備實施動態實時的完好性管理,確保其隨時處于完好狀態,確保方艙能實現隨時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的訓練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方艙醫院醫療設備配置的現狀

我院配置的野戰方艙是我軍配備的第二代野戰方艙,包括手術艙、急救艙、放射艙、檢驗艙,考慮到實施野外救治的需要,配備有麻醉機、呼吸機、監護儀、輸液泵、除顫儀、數字化移動式X線機、干式生化分析儀等設備。這些醫療設備由手術組、保障組在實施醫療救治時使用,沒有相對固定的使用保管人員。

2方艙醫院醫療設備管理的現狀

2.1長期存儲,檢修保養不足

方艙是一種大型的裝備,其展開連接需要專門的場地條件,動用專門的特種車輛,同時需要較多人員現場指揮、調度和操作,因此每年除按計劃訓練外,其余時間都處于封閉儲存狀態。即使進行方艙展開訓練,也多集中于整體艙室的連接展開、外圍醫療帳篷的搭設、救治流程的演練等。一般很少涉及使用麻醉機、呼吸機、監護儀、輸液泵、除顫儀、數字化移動式X線機、干式生化分析儀等醫療設備對患者進行實際救治的操作,因為這些專業性很強的技能,相關醫療人員都在日常臨床實際工作中得到了足夠的訓練。以上情況導致方艙醫療設備較長時間處于倉儲狀態,使用頻率不高。設備封閉于艙室內,溫濕度條件較差,導致呼吸機、麻醉機管路相應部件易老化、帶有電池的設備不能定期充放電,設備的保養難以定期進行。配電系統、空調系統都難以定期上電試機,常常出現方艙應急演練出發時,或已經到展開現場才發現設備故障,給使用和維修都造成極大困難。

2.2計量、質控難以按計劃實施

計量、質控是保障醫療設備準確可靠的重要手段,麻醉機、呼吸機、監護儀、輸液泵、除顫儀等應定期進行相關檢測鑒定,以確保其性能良好,保證救治安全。但目前設備長期封閉于艙室內,計量質控工作難以定期開展,如遇緊急任務,方艙在短時間內出動,眾多設備的計量鑒定檢測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而造成鑒定過期的設備還在使用,存在醫療救治安全隱患。另外,設備的計量性能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而方艙遂行任務的環境條件跨度很大,既有高原高寒地區又有平原高溫高濕地區,這些都對精密醫療設備的計量性能保證提出了很大挑戰。

2.3更新換代滯后

方艙中配置的醫療設備基本都是在2007年裝備方艙的時候一并配置的,多年沒有實施有計劃的更新,有些設備性能已經十分落后。如我院方艙中的麻醉機出廠日期為2006年,不僅老化,還性能落后,與目前臨床一線手術室使用的麻醉機在性能上存在較大差異,不僅呼吸支持模式少、檢測參數不全,還使用不方便、維修困難;藥械方艙的高壓滅菌柜長期使用,艙體老化、密封不嚴,造成滅菌效果不可靠;放射設備、超聲設備也存在類似問題。因此,實施有計劃的更新迫在眉睫。

3加強完好性管理的對策探討

3.1訓練使用和平時管理相結合

在野戰方艙處于倉儲狀態時,將醫療設備交由衛生營人員專人使用保管,由相應保管人員帶入所在科室。這樣,設備本身具有了較好的存放條件,通過日常使用,衛生營隊員可以更好地熟悉相關醫療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可在平時進行除塵、通電等日常保養,同時可以隨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故障,及時進行維修,使設備隨時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我院方艙內的呼吸機和干式生化分析儀在訓練間期分別由麻醉科和檢驗科的衛生營隊員帶入科室實現專人使用、保管和維護。方艙執行任務時,迅速收攏人員和裝備,醫療設備無需進行檢修即可隨時投入使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2加強計量質控

方艙是野戰大型裝備,無論是執行保障任務,還是平時展開訓練,都有裝載機動、現地展開內容,必然帶來強度較大的顛簸震動,這都會對其中的醫療設備產生影響。另外,從方艙執行任務區域看,跨度很大,有平原地區,也有4000多米高海拔地區;有溫度濕度適中的中原地區,也有高溫高濕地區和干燥高寒地區,這些外部因素都對方艙中精密醫療設備計量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醫療設備計量檢測能有效防范醫療設備潛在的風險,保證使用時安全有效,因此,對計量檢測不合格的醫療設備要堅決禁止使用,對校準不合格的設備應及時報廢,保證方艙醫療設備隨時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另外,要強化計量監督管理。方艙醫療設備計量檢測應該比醫院其他常規存放使用設備的計量檢測周期短,尤其要及時實施執行任務后的計量檢測和校準。下一步,我們擬對方艙內的急救設備如呼吸機、除顫儀、監護儀進行多條件下的分析,對影響急救設備的關鍵計量質控性能參數(潮氣量、呼吸壓力、除顫能量、內部充電時間、標準導聯幅頻特性等)進行野外使用中與長期存放后、遂行任務前后等不同條件下的對比研究,摸索探討規范的、適合方艙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的檢測周期和方法、流程。此外,在實戰化訓練中,針對外部環境條件變化大的特點,積極探索遂行訓練任務中使用便攜計量檢測設備開展現場計量檢測的方法,保障急救醫療設備的安全可靠。

3.3加快設備更新換代

方艙是我軍裝備的技術含量很高的大型野戰裝備,其更新換代也應該向其他武器裝備一樣有計劃地實施。就方艙中的醫療設備而言,大都是從第三方直接購置的。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醫療設備的技術發展和更新換代很快,按照國家衛生行政部門折舊年限規定,大部分醫療設備使用5a即達到折舊期,有的是6a,有的是8a,平均折舊期為5.5a。已經到達折舊期的醫療設備繼續使用會導致問題不斷出現,如故障率高、維護成本高,甚至是導致救治過程中的重大安全隱患。強調,衛勤保障分隊要盡快融入聯合作戰體系,要積極開展實戰化訓練。由于遂行演練任務都是在逼近實戰要求條件下進行,方艙醫療設備使用環境非常嚴苛,導致其使用壽命和折舊期趨于更短。另外,對方艙醫院來說,按其執行保障任務的特點,要求所配置的醫療設備應更加強調便攜、質量輕、便于移動,強調在嚴苛的環境下保持性能穩定的特點。我院方艙內的X線機已使用多年,體積大、質量重,移動極不方便,亟須更新。目前,隨著新技術的應用,符合方艙使用的醫療設備不斷涌現,所以在科學論證基礎上,加快更新換代是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尤其對野外救治至關重要的生命支持設備,如呼吸機、監護儀、便攜式DR的技術升級更是迫切。我院野戰方艙配置的呼吸機是2007年出廠的,呼吸支持模式少、報警功能不足,亟須更新。對于野外戰傷診斷至關重要的DR,為更好地適應方艙裝載固定、野外環境救治的需要,建議更新具有電動助力、機頭和支撐臂轉動自由度大、采用新材料降低整體質量的新型DR。在目前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模式下,上級機關應該開展有計劃摸底調查,科學論證評估,確已不適應實戰化要求、淘汰老化、維修配件短缺的設備應予及時更新。對于呼吸機、除顫儀、監護儀、DR等使用頻繁的關鍵設備,建議每4a進行技術升級或更新;對于其他設備,依據使用情況進行更新升級,建議周期不超過7a。設備的更新經費應予以及時保障,確保方艙醫療設備適應新形勢下的保障訓練要求。

4應用效果

基于上述考慮,我院將方艙醫院的醫療設備如呼吸機、麻醉機、監護儀和生化分析儀等指定專人保管,并在平時帶入科室使用。這一措施不僅使使用人員熟練設備操作技能,還可以對設備發生的故障及時保修處理,在人裝結合和設備完好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于經過長時間使用的老舊設備,啟動報廢更新程序,向上級積極申請裝備的更新換代。目前,方艙醫院的4臺麻醉機、1臺便攜彩超都已經升級更新,有效提升了救治能力。

5結語

方艙醫院是我軍重要的衛勤機動保障力量,其中配置的各型醫療設備在救治過程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在目前強調實戰化訓練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到隨時拉得出、保得好是衛生營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要求方艙中的醫療設備隨時都要處于完好待用狀態。要達到這一標準,就要對目前方艙醫療設備管理和保養制度進行改進,探索訓練使用和平時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加強計量質控檢測鑒定,確保救治使用時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應及時跟進醫療設備技術進步的現狀,科學評估論證,適時更新換代,保持和提升方艙醫院遂行各種任務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濤,陳登國,孫剛.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手冊[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0:33-35.

[2]王志銀,宋蘭堂.應急醫療救援隊伍建設相關問題思考[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2,26(4):367-369.

[3]陳傳亮,劉華,王建坤.醫學裝備管理與信息化[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5:72-74.

[4]侯世科,王心,樊豪軍.衛勤應急保障概論[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3:23-25.

[5]于樹濱,徐洲.軍隊衛生裝備建設與管理現狀分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0,17(6):559-560.

[6]李輝,胡斌,胡東海,等.機動衛勤分隊裝備管理與訓練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12,33(5):122-123.

作者:林新 張浩 張力元 李丹丹 王珂 單位:解放軍153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