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診療制度對醫療機構醫務的影響
時間:2022-05-24 10:23:12
導語:分級診療制度對醫療機構醫務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分級診療制度對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影響及認知狀況。方法使用多階段隨機抽樣法,從我國各地區抽取6個分級診療試點城市,從中抽取多家三級、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鄉鎮衛生院,再從中抽取執業醫生、注冊護士等528人作為調查對象。結果醫務人員對于分級診療制度認知較深,認知率可達84.90%,三級醫院醫務人員認知率92.66%,高于二級醫院85.07%、社區衛生機構75.00%、鄉鎮衛生院72.5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級別醫務人員在收入、工作時間、工作負擔、醫患關系方面均存在差異,更多社區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所醫務人員認為醫患關系好轉;經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護士、薪酬變化、醫技是影響醫務人員分級診療認知情況主要因素。結論明確各級醫療機構對分級診療制度推進的關鍵作用,關注基層醫院,完善薪酬制度以提高醫務人員積極性,能夠進一步推動分級診療制度的開展。
【關鍵詞】分級診療制度;醫療機構;影響因素;醫患關系;工作負擔;基層醫院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實施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的分級診療制度是一種合理醫療資源分配,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部分[1-2]。各級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是醫療資源核心所在,其承擔衛生工作宣傳和實踐責任,日常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有義務向患者傳達衛生政策信息[3]。因而醫務人員對于分級診療制度的認知和態度可直接影響患者對于該制度的認知與就醫選擇[4]。本研究以此為背景,針對實施分級診療制度的各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制度認知狀況進行調查,總結分析影響因素,提出改進措施,為提高醫務人員積極性,推動政策發展提供參考意見。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使用多階段隨機抽樣法,從我國各地區抽取6個分級診療試點城市,從中抽取多家三級、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鄉鎮衛生院(共48個),再從中抽取執業醫生、注冊護士等528人作為調查對象,發放問卷528份,回收510份,回收率為96.59%。1.2方法2018年1—12月由專業調查員進行調查;根據研究目的,查閱相關文獻,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醫務人員基本信息、制度認知情況與態度、制度實施后對其影響等。分級診療制度認知率=[(認知人數+部分認知人數)/調查人數]×100%,其中對于分級診療制度很了解,熟悉其相關細則、內涵與做法,具有一定經驗者為認知;聽說過該制度,知悉部分細則、內涵與做法為部分認知;聽說過該制度,但不了解,無經驗為不認知。1.3觀察指標(1)不同級別醫務人員對分級診療制度認知情況。(2)分級診療制度實施后對于不同級別醫務人員的影響。(3)醫務人員對分級診療制度認知情況影響因素。1.4統計學方法采用Excel錄入數據,應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級別醫務人員對分級診療制度認知情況共調查510名醫務人員,總認知率可達84.90%,其中三級醫務人員認知率為92.66%>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機構及鄉鎮衛生院認知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分級診療制度實施后對于不同級別醫務人員的影響不同級別醫務人員在收入、工作時間、工作負擔、醫患關系方面均存在差異,更多社區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所醫務人員認為醫患關系好轉。見表2。2.3醫務人員對分級診療制度認知情況影響因素分析經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護士、薪酬變化、醫技是影響醫務人員分級診療認知情況主要因素。見表3。
3討論
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于落實分級診療,構建新的就醫格局的支持與認知程度能夠對患者就醫選擇產生直接影響,亦是分級診療制度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環節[5]。因此關注各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于分級診療制度的認知情況,分析影響因素,積極制定應對方案,以強化醫務人員對分級制度的認知,對促進制度落實具有重要意義[6-7]。本研究中,三級醫院醫務人員認知率依次高于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機構及鄉鎮衛生院;不同級別醫務人員在收入、工作時間、工作負擔、醫患關系方面均存在差異,更多社區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所醫務人員認為醫患關系好轉;不同職稱、科室、年齡等級別醫務人員對于分級診療制度認知有所不同,臨床科室人員更加了解分級診療制度。針對研究結果制定以下幾項改進措施。(1)加強醫務人員培訓引導,提高其對于分級診療制度認知程度。各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是分級診療制度實施的關鍵,其認知程度越深,該項制度落實效果越佳[8-9];醫院開展多種形式的分級診療制度講座,提高醫務人員對該制度的支持度與認知程度,使其明確轉診流程予以患者更佳的就醫指導。日常工作中主動向患者宣教分級診療制度,醫患配合共同促進制度的發展[10-11]。(2)完善薪酬制度,建立獎勵機制。從醫務人員角度出發,完善醫院獎勵與考核制度。但目前實施的收支雙線未充分體現醫務人員價值,因此可在政策激勵方面傾斜至基層人員,堅持超支不補、結余留用原則,擴大績效工資差額,激發工作人員參與分工合作的積極性[12]。(3)完善長效合作機制。完善醫院內部運行機制,開展人性化管理,設立專職辦事機構人員,使得工作權、責、利統一明確,提高各級醫療機構協同力。政府需加大基層醫院補償機制,設立補償專項,依據績效考核對各級醫療機構實施獎懲。綜上所述,各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分級診療制度的認知程度是該制度可否順利展開關鍵,加強對于基層醫院關注,建立完善薪酬制度,發揮各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積極性能夠更好的促進分級診療制度開展。
作者:徐未 易慧寧
- 上一篇:有線電視網絡改造建設探討
- 下一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