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營銷中大用戶交易模式研究

時間:2022-09-16 08:55:26

導語:電力營銷中大用戶交易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力營銷中大用戶交易模式研究

1大用戶直接交易模式概述

1.1大用戶直購電

大用戶直購電是指符合條件的高耗能用電大戶直接與發電廠簽訂供電合同供電,電流經過電網傳輸或經過發電廠與用戶間架設的專線進行傳輸。大用戶直購電是與傳統供電模式不同的一種供電模式,電力直接在發電廠和大用戶之間售賣,不再經過電網公司的轉賣。電網公司此時的作用就相當于一個公共的交易平臺。大用戶直購電的實施購電的行為雖然是涉及到發電廠和大用戶直接的交易合同,但是仍然會需要電網公司的調度協調,需要電網公司提供管理服務。如果用到電網公司的輸電線路,還需要電網公司提供的輸電服務。這時,發電企業和大用戶需要針對電網公司提供的服務繳納相應的服務費用。但是,電網公司己經不再參與電力產品的售賣活動。發電廠也將直購電合同賣給電網公司,電網公司代替發電廠銷售直購電合同,大用戶從電網公司手中買到直購電合同。此時,電網公司相當于一個電力交易的商,電網公司收取服務費。當電力市場充分引入競爭,電力市場體制更加規范,電力資源能夠更好地實現優化配置,直購電大用戶的門檻也會越來越低,直購電的范圍也越來越大。在我國,現階段對大用戶的界定是指用電的電壓等級高、年用電量大或者變電容量超過一定水平的大工業用戶。由于各地區的電力建設狀況和電力需求水平都不相同,各個地區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發展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界定大用戶的標準。供電企業按用電變壓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上的用戶劃為大用戶;按用電電壓等級的,多把用電電壓在10kV以上的劃分為大用戶。

1.2大用戶直購電運營模式

根據直購電運營方式區別,一般可以將大用戶直購電模式分成兩種:①過網直購方式,這種方式電流的傳輸需要用到電網公司的網絡,經過電網的轉供;②專線直購的方式,直購電的發電廠和大用戶之間直接架設輸電線路,不經過電網公司的轉供。

1.2.1專線直購模式

在這種方式下,發電廠與大用戶簽訂直購電合同后,發電廠或者大用戶自建電流專用輸送線路,發電廠傳輸到大用戶的電流經過專用輸電線路傳輸,不再上網經過電網的轉輸。建設專用供電線路的資金由發電廠和大用戶自行協商解決,專用線路的維護管理費用也由雙方合理分攤,不需要經過電網,電網公司也就不再對其收取管理服務費用和輸電費用等過網費用。

1.2.2過網直購模式

直購電的另一種模式是過網直購模式,也是較常用的一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發電廠與大用戶簽訂了直購電的合同,但是電流的傳輸是通過電網公司提供的網絡進行輸送的。由于要租用電網公司提供的網絡,一方面發電廠要與電網公司簽訂接入電力網絡的合同,發電廠支付電網公司網絡使用服務費;另一方面,大用戶也要使用電網進行接收電流,大用戶也要支付電網公司電網使用服務費用。電網企業充當的是一個網絡提供者的角色,電網企業對直購電發電企業和大用戶收取的費用統稱為過網費。

2如何應用大用戶模式促進電力營銷-以我國某區域為例

2.1開放跨省區電力直接交易權

從試點情況來看,除東北三省曾開展過跨省區的電力直接交易外,其余電力直接交易基本都局限在省區內。該電網區域中,西部省區水電資源豐富,開放大用戶的跨省區交易權一方面有助于消納西部富余水電,推動西電東送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促進西電東送輸配電價體系的改革。合理的輸配電價除了能夠保障送電通道的投資回收,還能保證本地電源的競爭力。考慮到當前西電東送中東西部水火矛盾突出,在試點初期,為了便于與當前計劃電量方式銜接過渡,跨省區直接交易的電量宜安排在省間購售電協議計劃電量之外。

2.2電價風險的規避

電價風險的規避需要通過建立成本傳遞機制來實現。一方面,供電企業在電力大用戶遇到產品銷售問題時,可以在電費結算期內對上網電價進行適當調整,這樣既可以幫助電力大用戶緩解壓力,又有利于供電企業組織生產。另一方面,如果供電企業的燃料成本上漲,使得發電成本增加,供電企業也可以通過適當調整上網電價來規避風險,如以聯動定價方式,與電力大用戶實行利潤平分和風險共擔,這樣使得大用戶直購電的長期合約靈活性更強,可以及時反映供電企業和電力大用戶成本與承受能力的變化,從而實現電價風險的規避。

2.3合理安排交易電源結構

在同一輸配電價水平下,交易電源結構對電網企業的收益影響程度不同。其中低上網電價的電源比重越大,對電網企業收益的影響越大。因此,大用戶電力直接交易中輸配電價的制訂除了要考慮測算方法外,還要考慮到參與交易的電源結構。該電網區域中省區間電源結構差異較大,不同省區應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來確定輸配電價制定方案。為維護電網企業的合理收益,宜考慮在統一輸配電價水平下合理安排交易電源結構。

2.4設置合理的交易準入機制

該電網區域東西部用電特性不同。西部三省用電以高耗能用戶為主,東部地區主要大用戶的能耗相對較低,且不同省區同一產業的能耗水平也不相同。因此,在各省區開展電力直接交易時需考慮當地產業發展的特點。同時,各省區的工業用戶電壓等級差異也較大,如西部三省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工業用電比重超過50%,為推進電力直接交易的實施,可進一步放寬參與交易的用戶的電壓等級范圍。當前,國家正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用戶直接交易應結合各省區實際設置合理的準入條件,既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又符合省區的產業發展特點,以促進直接交易的順利開展。

2.5保證電網的統一調度

西部省區水電資源豐富,部分用戶期望通過建立專用通道與發電企業直接簽定購電協議,從而規避繳納電網輸配電服務費用。從社會公平角度看,這類用戶將逃避交叉補貼、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費用等應盡義務,造成對其他用戶的不公平;從資源效益的角度看也將造成電網重復建設;從前期試點經驗看,出于用電可靠性和安全因素,所有省份的直接交易均保證了電網的統一調度。因此,建議在電力直接交易推進和執行的過程中加強交易雙方準入情況、信息批露等內容的監管,保證電網的統一調度,有效維護電網的安全穩定。

2.6交叉補貼問題的處理

為了解決交叉補貼問題,相關部門在近些年不斷開展工作,例如,在相同地域內,相同電網的價格相同,這就使得區域直接所產生的交叉補貼現象得以改善;而針對工商用電對居民用電的交叉補貼現象則通過并價的方式進行解決,從而使得不同類別的用電交叉補貼現象得以改善。另外在此基礎上,嚴格管制居民用電以及農業用電和生產用電。在電價的調整過程中,對農業和居民生活生產用電調整幅度進行限制,從而限制物價漲速過快,減輕民眾的生活壓力,穩定社會。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電力行業發展迅速,為了更好地促進電力行業的發展,人們就開始通過對當前我國電力市場環境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從而在電網公司電力產品營銷過程中,找到合適的營銷方法。而大用戶營銷策略的提出,主要是為了增強供電企業的電力營銷管理能力,使其電力資源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這不僅有效地降低了了用電企業的用電成本,促進了供電企業的經濟發展,還使其市場競爭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實現了供電企業和用電單位的“雙贏”,從而進一步的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作者:秦鋮 單位:廣西大學電氣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