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與核心競爭力探討

時間:2022-08-25 09:20:54

導語: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與核心競爭力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與核心競爭力探討

摘要: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透射著中國東方文明的哲學智慧和實踐特質,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集中彰顯。以“仁和精誠”為核心要素的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與以專業技術、溝通合作、應變管理、創新創造、思想道德為主要體現的大學生核心競爭力這兩個不同場域概念,其組成要素在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然觀、生命觀、整體觀、道德觀等人才培養中具有耦合勾連的作用。闡釋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要素育人的深刻內涵,解構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組成,明晰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在育人價值觀、內容、功能、路徑等方面的邏輯關聯,旨在發揮中醫藥文化育人功能,優化大學生人才培養目標,有效提升人力資源質量。

關鍵詞:中醫藥文化;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大學生核心競爭力

同志指出,中醫藥學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1]。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文化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發展、守正創新,其中核心價值元素透射著中國東方文明的自然觀、生命觀、整體觀、養生觀等。這些富有獨特哲學思想和行為觀念的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元素,與現代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所應具備的核心競爭力要素在諸多方面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換言之,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元素所體現的時代價值、精神理念、功能作用,也是當代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所要達到的價值旨歸、目標指向和行動效果。因此,構建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元素,應用當代大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研究架構,一方面能夠推動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挖掘中醫藥文化育人潛力;另一方面能夠促進大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認同,增強文化自信,用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豐富智慧、提升修養、規范行為、滋養生命,筑牢自身持續發展的根基。

1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關系

黨的十八以來,隨著國人文化自信的不斷提升,中醫藥文化研究熱度也在不斷攀升,不僅受到中醫藥專家學者的普遍關注,也受到民間草根們的推崇追捧。目前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研究工作主要是在學界和政界展開,有學者認為,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是“中和”,最根本的在于“陰陽和”[2],講究平衡是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的真諦,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學者將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作為整體系統,強調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不是點和線的簡單疊加,而是點線面結合的多維立體,是由實用、思想、社會、教育、道德等多重維度構成的價值體系[3];有學者采用量化研究方法,通過文獻梳理、調查訪談、詞頻分析,得出“醫道自然、精誠仁和”的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4]。與學界研究不同,主管全國中醫藥行政工作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2009年出臺頒布的《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中明確指出:“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大家普遍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人為本、醫乃仁術、天人合一、調和致中、大醫精誠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誠四個字來概括?!保?]著名中醫藥文化專家張其成教授從“仁、和、精、誠”四者的關系闡釋了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的內涵[6]。以上這些研究成果雖未就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的準確定義達成共識,但為我們正確認識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的內涵外延、范疇邊界提供了理論研究的范式。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集中彰顯,其大小、強弱決定著大學生未來成長的高度。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是將經濟學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移植到大學生的能力培養中來,涉及組織學、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多個學科的綜合,已成為衡量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廣義上的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是包括大學生專業理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在內的專業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應變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等綜合能力的集成。狹義的大學生核心能力是除了專業能力以外,其他反映大學生思維方式、為人處世、協調關系、適應環境、團結合作、道德品質等綜合素質的能力。由此可知,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是大學生通過知識、道德、能力、素質多方面內涵的整合而使自我獲得持續競爭力的優勢[7]。大學生核心競爭力這一概念著眼于大學生就業、創業,實現大學生由知識學習、技能掌握到身份轉變、自我實現、價值轉換的最終指向,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念所體現的價值觀、自然觀、生命觀、生態觀等諸多要素有著相互對應的關系,兩者要素間是否在“以文化人”、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共性作用,融合途徑如何實現,本研究將嘗試探討兩者要素間的勾連機理,以期對中醫藥文化傳承普及創新和大學生人才培養有所裨益。

2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要素的構成與內涵

中醫藥核心價值是一個整體、系統、多維的體系,其核心內容可用“仁、和、精、誠”來概括,“以人為本、醫乃仁術、天人合一、調和致中、大醫精誠等”體現了中醫藥文化自然觀、生命觀、生活觀等核心價值理念?!叭?、和、精、誠”不僅是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要素,也是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核心要義。

2.1中醫藥文化“仁”的核心價值觀

“仁”是儒家思想中“仁者愛人”思想延伸到醫學方面的體現,由此形成了“醫乃仁術”“醫者仁心”的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因此,“仁”不僅是儒家所倡導的人們應該遵循的道德規范,更是醫生行醫濟世所應持有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醫生只有首先具備了“仁”的品質,有一顆仁愛之心、從醫之志、除病之情,不分年老長幼、不分貧賤富貴、不分男女老少一視同仁,公平對待、童叟無欺,對人友善、與人相親,才能感受病人之痛,解救病人之苦。這里的“仁”體現出中醫藥文化所蘊含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2.2“和”的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

“和”即和諧、和平。中醫上的“和”,主要是指“中和”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上體現的就是“中庸”觀念。中醫之“和”講究陰和陽的平衡,倡導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共生理念,并延伸至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共同愿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人際關系。中醫上講求“和”,是要將人的生老病死放到宇宙自然中去考察對待,疾病的發生不僅與個人體質有關,也與自身周邊環境、他人關系的變化有關,突出了整體觀念、聯系觀點和辯證思維,體現出中醫藥文化所蘊含的自然觀、生命觀。

3中醫藥文化“精”的核心價值觀

孫思邈所著《大醫精誠》中,對“精”字做了精準的闡釋,孫思邈認為,凡是從醫者都要有精湛的醫術,做到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博及醫源、精勤不倦,才能行治病救人之事、盡醫者行醫之本。嚴謹、細致、認真是醫生應具備的基本素養,“精”既是對醫生職業態度的要求,也是學好醫術的基本前提?!熬币筢t生在診斷時精通、精準、精煉、精良,“精”詮釋了醫生對職業的敬畏和熱愛,對生命的尊重和珍視,對責任的擔當和履行,體現了中醫藥文化所蘊含的職業觀、責任觀。

4中醫藥文化“誠”的核心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誠實”“誠信”的價值取向和傳承歷經千年而經久不衰,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罢\”是行醫者懸壺濟世所秉持的基本操守和準則。作為醫生,“誠”要求行醫者要有惻隱之心,以病人痛為痛、以病人心為心,將病人看做自己的兄弟姐妹、骨肉同胞,并且要真誠地對待病人、對待病情,要實事求是,不能為謀取不當利益而片面夸大或歪曲病人病情,抑或采取過分診療手段收取費用盈利。“誠”體現了中醫藥文化所蘊含的處世觀、義利觀。

5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組成元素及其內涵特征

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是以個人專長為核心的知識、能力、素質等各方面的綜合體[8],包含了大學生專業素質能力等“硬功夫”和非專業素質技能等軟實力。大學生核心競爭力受到社會經濟發展、教育培養質量、行業人才需求、家庭成長環境等客觀因素和大學生思維認知、價值觀念、人生態度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主要涵蓋專業技術能力、溝通合作能力、應變管理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質五大要素。(1)專業技術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是指大學生所具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實踐能力等。學習和掌握專業技術能力不僅是大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責主業,也是大學生走向社會將自身專業技術能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自身價值的基礎。因此,專業技術能力是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基礎要件,其他方面的競爭力的要依托專業技術能力才能發揮顯現。專業技術能力要求大學生具備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專心專注的求索精神,要認真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知識,積極參加專業實踐,鍛造精益求精的專業技術能力,達到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的統一、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貫通。這些要求體現了大學生在專業選擇、專業學習和專業技能上的擇業觀和職業觀。(2)溝通合作能力。溝通合作能力是指大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和進行專業實踐的過程中,與人進行思想交流、信息交換、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能力,包含了溝通交流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根據馬克思主義觀點,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個人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地取決于與其交往的其他人的發展。溝通合作交流能力是個人生存發展所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層出不窮的現代社會,具備溝通合作能力對于大學生尤其重要。溝通合作能力注重的是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受到人們自身的心理、情感、志向、語言等多方面的影響,能夠體現出個人的價值觀和義利觀。(3)應變管理能力。應變管理能力是指大學生積極面對、適應、處置復雜多變的周邊環境和突發情況,合理有序地管理學習、工作、生活、生產等事務,使其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有舉措、有結果的能力。應變管理能力既要求大學生具備敏捷的思維力、快速的反應力、極強的適應力,又要求大學生具有良好的自控力、敏銳的洞察力、全面的統籌力等。應變管理能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突出表現,是大學生一般日常行為管理演進與特殊緊急情況應變的綜合反映。應變管理能力要求大學生要從日常學習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發現規律、認識規律、總結規律、利用規律,管理好各方事務,有效應對各項突發事件和緊急情況。應變管理能力體現了大學生的自然觀和整體觀。(4)創新創造能力。創新創造是民族進步之魂、國家昌盛之源、個人成功之母。創新創造能力是大學生在現有思維方式、知識體系和技能水平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對現有知識、技術、方法、要素、路徑、環境等進行改進和創造的過程,創新創造能力是決定大學生學業、事業、職業持久發展的重要支撐。當今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各行各業都呈現出“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局面,當今世界已被包裹在“創新創造”的時代大潮之中。大學生是未來先進生產力的掌握者、實踐者、開發者,當然也應成為創新創造的典型,這就要求大學生要從日常的學習實踐中,了解科學技術前沿,善于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新創造能力體現了大學生的世界觀、自然觀、事業觀和職業觀。(5)思想道德品質。思想道德品質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自然觀、生命觀等觀念的集中反映,是衡量大學生思想意識狀態是否符合社會要求和規范標準的指標。從歷史維度來看,任何國家、社會和時代都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從人力資源開發的視角看,思想道德品質是保證大學生樹立正確遠大理想、堅定人生奮斗目標、明確個人努力方向、克服各種困難險阻、遵守良俗公序規范、躬身篤行勵志實踐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思想道德品質能夠通過大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顯示出來,也能通過大學生日常的教育引導、行為影響、社會實踐來規范。因此,思想道德品質也是代表和評判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5.1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關聯

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和大學生核心競爭力雖然分屬于兩個不同的學科概念,但從兩者的要素構成來看,它們在價值觀、職業觀、道德觀、生命觀等方面具有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共同作用。各要素間在價值、功能、內容、方法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和關聯的特征。

5.2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育人目標

“仁和精誠”所代表的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要素蘊含豐富的人文思想、倫理規范和實踐規律,繪制出以人為本、以實現人的價值為終極目標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感知、認知、理性、對應、交流、轉換的關系圖譜,教會人們應該怎樣對待自然、對待生命、對待自身。同樣,以專業技能、溝通合作、應變管理、創新創造、思想道德品質為主要內容的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強調通過提高人的全面綜合素質能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其最終的價值目標同樣指向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因此,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要素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具有共同的育人價值目標。

5.3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育人內容

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要素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雖然組成不同、結構各異,但各要素間在育人內容上是相通的。首先,就是要樹立正確思想。思想決定行動,態度決定命運,不論是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要素中突出的價值觀和生命觀,還是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所強調的思想品德或溝通合作能力,都旨在塑造大學生的正確思想和人生態度,為個人成長進步打下堅實基礎。其次,還要找準人生坐標。大學生能夠從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要素中的自然觀、整體觀和辯證法以及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下的創新創造等能力中,客觀認知世界,準確認識自己。最后,躬身篤行實踐。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中的“精誠”思想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中專業技術、應變管理等能力都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實踐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

5.4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育人功能

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要素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在育人功能上相近,具有異曲同工的作用。首先,能夠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們的精神基石,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滲透著中國智慧和時代精神,能夠筑牢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其次,能夠塑造良好品質。德才兼備是對當代大學生的基本要求,中醫藥核心價值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都突出了“德行”的份量,夯實了大學生成功的基石。最后,能夠培養科學精神。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都秉承卓越的科學精神,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5.5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育人路徑

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在育人路徑上的實施也呈現相互關聯的特征。首先,明確要素育人內涵。充分挖掘和研究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各要素在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和專業能力方面的內涵外延、功能作用,為豐富大學生人才培養內容和途徑提供學科支撐和理論構建。其次,拓寬要素育人載體。通過開設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和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課程,拓寬課堂育人載體;通過開發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和大學生核心競爭力平臺,拓寬基地育人載體;通過開展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和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活動,拓寬實踐育人載體。最后,形成要素育人機制。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和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育人是系統工程,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及師生個人共同參與,不斷形成和完善要素育人的體制機制,真正發揮出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的育人效能。

6展望

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作為中國獨有、世界原創的中醫藥文化體系內核,千百年來不僅為國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也在情感上維系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圖譜,確保了中華民族延綿數千年的繁衍生息,滋養著華夏兒女天下一家、命運與共的文化共同體。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所蘊含的人文思想、道德觀念、價值尺度在培養社會主義時代新人中仍然閃爍著時代光芒。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既是大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能力的體現,也是時展進步對各行各業人才提出的必然要求,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發展水平和進步方向。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仁、和、精、誠”元素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涵蓋的“專業技術能力、溝通合作能力、應變管理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質”五大要素,在培養社會主義新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職業觀、生命觀、生態觀方面具有目標相同、內容相同、功能相近、路徑相聯的耦合關系,兩者要素之間在育人過程中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統一性和同一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日益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也是文化高度自信自強的時代,需要培養數以億計的有著強烈民族自信、樹立正確“三觀”、掌握先進科學文化、擁有精湛專業技術的知識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建立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元素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在育人上的耦合關系,深入挖掘其價值、功能、作用對立足當下大學生人才培養現狀,著眼培養社會主義強國人才目標探索了理論研究范式。但是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元素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要素在培育時代新人中如何耦合,耦合到什么程度,以及耦合后效果如何評價,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陳小方.出席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中醫孔子學院授牌儀式[N].光明日報,2010-06-21(1).

[2]孫建中.論中醫藥文化的內涵和核心價值[J].中國中醫藥雜志,2013,28(9):2507-2507.

[3]鄭曉紅.中醫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J].中醫雜志,2012,53(4):271-272.

[4]國華等.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凝練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6,22(11):1483-1485.

[5]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S].北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09.

[6]張其成.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仁和精誠”內涵[N].中國中醫藥報,2019-01-21(3).

[7]李佳.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自我培養路徑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0,36(22):60-62.

[8]劉江華,宋守潔.新形勢下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提升途徑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21(18):89-91.

作者:周慶強 王秀 單位:山東中醫藥高等??茖W校宣傳統戰部 山東中醫藥高等??茖W校中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