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核心競爭力研究

時間:2022-11-11 10:29:33

導語:城市核心競爭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核心競爭力研究

摘要:目前,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大多數國家制定的戰略目標之一,同時想要提升核心競爭力,企業必須做出自身應有的努力。城市核心競爭力對現代城市的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不管城市如何變化,一個城市想要得到全面的發展,必須制定適合自己的戰略目標,城市核心競爭力理論。重視一個城市的內在指標,想要合理組織一個城市內部的各種各樣的資源,同時相較于其他城市來說,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進而實現跨越式發展。文章以贛州市城市作為研究對象,收集了大量有關于該城市的發展規劃,城市核心競爭力等諸多領域的數據,并結合現階段中國與西方國家有關于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及城市綜合競爭力的理論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些提升對策。

關鍵詞:競爭優勢;競爭力;城市核心競爭力

現階段隨著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貫徹落實,國內諸多城市的發展實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站在本質的角度來說,一座城市也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實際需求和發展進而營造的一種具有聚落特性和生產生活特性的環境。站在區域經濟的角度來說,城市在區域內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具備經濟中心、信息中心、社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等諸多作用。所以城市的實際運營效率,對于城市的發展以及其他領域的進步,存在著非常關鍵的參考價值。站在社會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中國現階段正處于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的階段,城市經濟逐漸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同時,城市房地產業的實際結構、產業布局以及第三產業的優化,對于城市的集聚效應起到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隨著城市內涵的逐漸進步,在如此廣泛的區域內,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領導者。除此之外,考慮到當前階段城鄉一體化發展以及城市內部的作用,逐漸轉型和優化,城市正朝著多樣化且具有特征的現代化城市轉變。同時,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也對城市提出了更高且更嚴格的需求。隨著全新的分工以及區域合作模式和資本逐漸國際化,城市競爭問題已經成為現階段的研究熱點。

一、城市競爭力研究的相關理論

(一)城市競爭力的概念

眾所周知,競爭力是實現競爭的前提,基礎競爭這一詞匯最早的概念來自企業領域。世界經濟論壇曾經在相關的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企業競爭力實際上是指企業當前階段,以及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所處的環境比其他區域的競爭者具有更加吸引力的產品質量和價格優惠,進而設計、生產并實現銷售的商品和提供服務的能力和機會。WEF一致表示國家競爭力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能夠保證經濟始終維持快速增長的狀態。同時,我國在中國國際競爭力發展報告中明確指出,國家競爭力實際上是處于一定經濟體制之下的國民經濟在國際競爭中所彰顯出來的國家的綜合國力的強弱。簡單來說,也就是諸多企業家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從事經營活動并取得成功的一種能力;同時,他們可以將自身的資源在這一領域內發揮出最大的功能。社會大眾對于城市競爭力的概念,存在著很多不同的理解。其中著名研究人員好逃逸則在自己的研究中明確指出,城市競爭力實際上指的是一個城市,在國內外市場上相較于其他城市來說所具備的獨特的競爭優勢。這一優勢不單單可以為自身創造財富,同時也可以推動這個地區,甚至整個國家以及整個社會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城市競爭力的內涵

綜上所述,我們將城市競爭力的內涵主要劃分為以下幾種:第一,一座城市所具備的核心競爭力,應該充分彰顯這一城市的實際生產水平,生活質量以及對外界產生的影響。城市生產能力實際上指的是城市各種生產要素想要推動城市經濟效益的發展以及對整座城市經濟發展所起到的作用。眾所周知,在城市內部,人口大量聚集,這也就意味著人力資源是整座城市生產以及生產活動的關鍵力量,社會大眾的生活水平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與城市競爭力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在此,我們要特殊強調一下這里所指的社會大眾的生活質量并不是僅僅滿足于生活實際需求,同時也涵蓋了社會大眾的精神生活。社會全方位的進步,同時也彰顯著這一座城市社會經濟的實際發展水平。第二,城市競爭力實際上是一座城市的競爭資本,同時也是在不斷競爭過程中所產生的結果。競爭資本實際上指的是一座城市原本具備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以及生產能力等諸多因素,而競爭過程實際上指的是一座城市在提升自身創造價值的同時,能夠將資本逐漸轉化為一個座城市增加值的能力,這一能力與城市外部環境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一座城市如果本身缺乏競爭資本的話,就需要不斷在競爭過程中積累資本,而資本較為豐富的城市,如果不充分重視競爭過程,則難以長時間保證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所以WEF提出了一項競爭力公式,也就是競爭資本競爭過程。只有競爭資本和外部競爭環境之間進行適當程度的融合,并互相推動彼此的發展,才能保持一座城市的競爭能力。基于這一分析,我們也可以發現,想要進一步提升一整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一是提升整座城市的競爭資本,二是為城市競爭奠定堅實的環境和服務基礎。第三,參與競爭的主體是城市,雖然在中國地區城市也是政治地區,城市政府相較于以前來說有了很明顯的提升,但是相較于國家來說,政府所具備的經濟宏觀調控能力遠遠小于國家的中央政府部門,同時有很多指標,也并不是一座城市就可以進行獨立掌控的。所以城市競爭力的深入研究需要站在微觀經濟學以及產業經濟學原理等諸多層次,進一步剖析。但不管怎么說,一座城市競爭力的核心因素還是圍繞著產業和企業競爭力來說的。

(三)城市競爭力的特征

城市競爭力本身作為一座城市,各種各樣指標綜合起來構成的有機整體,自身也具備著一些非常獨特的特點。一是地域性。城市本身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地區,必然具備這一地區的特征。通常情況下,區域特征涵蓋了文化,資源,環境等諸多方面。但這些方面對于城市的發展歷史以及發展現狀和在未來的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簡單來說,一個地區的要素與城市競爭力之間始終保持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二是相對性(可比性)。當我們在某一時刻去具體觀察一座城市的實際競爭情況時,每一個城市的競爭能力都是相對來說的,這種相對性有可能彰顯在某一空間領域,那也就是區域內與國內進行比較。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看待某一座城市時,要判斷這一城市屬于哪一區域,是競爭力較強的城市,還是競爭力較弱的城市。除此之外,這種相對性也有可能彰顯在每一座城市的橫向比較上,并以此為基礎判斷出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基于上述分析,我們也可以發現,競爭力并不是一個絕對的定義,現階段有關于城市競爭能力的成果往往都是將一座城市所具備的競爭力看作了一個城市的整體發展水平,考慮到相對性這一特征,我們也可以得知城市之間的競爭力是存在比較的。三是動態性。雖然相對來說靜態的競爭環境對于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更多情況下,城市的競爭力還體現為動態狀態。這與我們之前所討論的城市競爭力,主要彰顯在一個發展過程中的觀念是一致的,只有站在動態的角度來判斷城市的發展,城市的競爭力才具有價值。換句話來說,一個城市現階段的實際經濟發展狀況和文化特征,有可能與城市未來五年乃至十年甚至更久的方面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除此之外,站在動態的角度來說,現階段城市競爭力較強的城市,并不意味著在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之后,依舊可以保持這種競爭優勢。四是綜合性。一座城市所具備的競爭力并不是單調的,而是全方位的、多層次的、綜合性的,所以不管是構成一座城市競爭力的因素,還是會舉整個城市的主體力量,都具備綜合性。這些環境因素和文明因素不單單與一座城市的整體經濟發展狀況存在非常的密切的聯系,同時也和一座城市的政治、文化等諸多因素息息相關。

二、贛州市城市競爭力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產業結構層次不高、規模不大

站在實際的角度來說,贛州地區的產業結構層次上處于初級階段。從三次產值占GDP總體比重以及三次產業就業人員總數來說,贛州地區整體的產業結構的第一層是已經逐漸朝著高度化的方向發展,同時產業發展具有十分濃厚的平面擴張色彩。傳統產業占據比重過大,而息型支柱產業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政策優勢,但是站在整體規模的角度來說,其優勢并不明顯;我們針對汽車制造行業為主的現在制造業所面臨的市場壓力以及國內的競爭情況十分激烈,所以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大自身的經營規模以及優化自身的產業鏈。當前階段有關于生物工程以及新醫藥和環保等產業正在不斷培育的過程中,雖然贛州地區的第三產業確實具有一定程度的突出優勢,但是其增長情況還需要仰仗傳統行業的發展,所以發展成字較低。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傳統行業的發展過于充分。新型行業相較于傳統行業來說,其發展速度較慢,發展情況過于落后,針對一座城市的高層次市場特別是要素市場,相較于其他普通的商業市場來說,整體發展明顯落后。所以導致贛州地區第三產業對當地財政收入所做出的貢獻相較于整體產業來說過低。

(二)城市對外、對內開放力度不夠

當前階段,贛州地區對外開放力度遠遠不足。換句話說,贛州地區對國外市場的開放尚處于初級階段,贛州地區的整體外貿依存度非常低,進出口總額相較于其他地區來說,也遠遠不夠,外商直接投資以及實際利用外資情況尚處于初級階段,產生這一結果的關鍵因素是由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投資環境并不理想,城市的基礎設施還需要很大程度的提升,市民的整體素質和綜合素養,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也需要得到不斷程度的提升。第二,整體的外貿結構較差,出口的產品過于單一,產品附加值較低,外資引進項目的數量較少。第三,外商投資市場準入過高,投資方向過于單調,投資范圍過小,通常情況下,只圍繞著農業和制造行業,在基礎設施和服務行業的投資情況過少。除此之外,贛州地區對內開放的力度也遠遠不足,這也就意味著該地區對于國內其他城市以及地區的開放力度遠遠不足。贛州地區嚴禁其他城市的商品在自身的經濟市場上進行銷售,這種方式不單單影響了其他地區對這一地區的投資,同時對于自身的經濟發展狀況也是極為不利的。

(三)城市環境競爭力弱

眾所周知,一座城市的環境是一座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前提和基礎,較好的發展環境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一座城市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文化凝聚力以及創造先進技術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之上為這一座城市帶來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從而形成自身企業具備的獨特競爭力。最近幾年,贛州地區不斷提升自身的環境創新水平,城市面貌相較于以前來說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在城市發展、經濟環境優化的同時,我們可以發現,還是存在很多不足之處。贛州地區的整體城市面貌相較于以前來說并沒有根本上的轉變,政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整體的整改力度,城市面貌。相較于以前來說,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優化,但是一旦政府部門對這一領域的管制放松,城市就又將回復到以前的狀態,所以說這種方法根本就沒有起到本質上的作用。

三、提升贛州市城市競爭力的對策

(一)以科技創新提升贛州市城市核心競爭力

現階段一座城市所具備的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打造一種相對來說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制度以及機制環境,已經成為現階段城市政府想要不斷提升一座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目的。隨著競爭形勢的不斷發展,想要不斷提升整體的科技創新能力,城市必須制定相關的戰略指標,加大對這一領域的重視程度,進而推動企業朝著跨越式的方向發展。

(二)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質量越來越好,考慮到長期以來我們國家始終堅持引入國內外投資,贛州地區也不例外。據相關資料顯示,該地區目前已經吸收16家商業零售企業,三家設立公司。而累計投入資金已經超過40億美元,同時在2019年贛州地區這一座城市整體的進出口總額度維持在48億美元左右,而整體的國際貿易持續增長,推動了整個地區的服務貿易行業的進步,不同層次人員的就業情況也得到了或多或少的改善,同時也為周邊地區的農副產品提供了銷售途徑。

四、結語

城市核心競爭力與城市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城市核心競爭力強,能夠推動一座城市始終朝著快速,穩定發展的方向前進,否則就會影響一座城市整體經濟的發展。現階段,城市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要在激烈的城市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政策,不斷提高城市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文章研究的重點。國內針對整體的城市競爭力的研究時間有限,當前階段國內有關于這一領域的相關概念存在較大的爭議,也并沒有形成相對來說較為完善的理論制度,考慮到本人的研究能力有限、時間有限,所以對于贛州市的競爭能力僅僅做了初步的探討,我將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陳鋒.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的核心競爭力研究[J].傳媒論壇,2021,4(3):4-5,8.

[2]沈正華.商業銀行大數據戰略管理與核心競爭力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1(3):159-161.

[3]彭龍希,李蒙,楊圓圓,等.藥品生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定義與其評價體系構建[J].中國藥房,2021,32(7):782-787.

[4]姜楠.信息服務市場下探討數字檔案館核心競爭力研究[J].山東檔案,2021(1):33-35.

[5]魏洪茂.中小國際貨運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以福建省為例[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1,37(4):55-58.

作者:湯震宇 郁婷 單位:江西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