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煙草營銷渠道市場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6 03:05:00

導語:我國煙草營銷渠道市場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煙草營銷渠道市場研究論文

摘要:未來的煙草大戰將以渠道為王,品牌為王,渠道靠實力擴展,有一定的調控因素,而品牌的競爭力和品牌內涵卻不是煙草寡頭們所能夠一廂情愿的。因此,能夠洞悉中國消費者消費習性,并以此構建卷煙品牌屬性,構建暢通渠道的煙草巨頭將會在中國市場的競爭中勝出。

關鍵詞:煙草市場;市場隱患;維護市場穩定;新舉措

1煙草行業背景情況

煙草行業是國家專賣保護下的壟斷行業,所有煙草公司(包括工業和商業)均隸屬國家煙草專賣局。目前,全國煙草行業實行工商分離,即全國共有18家工業公司(一般以省為單位,部分是跨省整合),山東中煙工業公司為其中之一;其外全國每個省均有一家商業公司,如山東省煙草商業公司。其中,工業公司為煙草產品生產單位,其產品僅可銷售給商業公司;而商業公司為煙草產品銷售單位,其產品僅可通過其地市分公司銷售給具有煙草專賣證的零售戶。工業公司生產的煙草產品可以銷售給全國所有的商業公司,而商業公司僅可銷售給其下轄地市的煙草分公司。例如,山東煙草商業公司僅可銷售給山東省內17個地市級煙草分公司,然后通過地市分公司銷售給煙草經銷戶。

2山東省煙草市場現實狀況

2.1行業情況

隨著國家關閉年產10萬箱以下的小煙廠,推進年產10萬至30萬箱的中型企業的兼并重組,對剩余的大企業進行再優化,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資源集中的大型煙草企業。就山東企業而言,本省真正的同行或者是競爭對手為18家,即全國的18家工業公司。其中,云南紅塔煙草、上海煙草、湖南煙草三個煙草集團在國內銷量名列前茅,是我們面臨的最主要競爭對手。

2.2相關數據分析

近三年來,煙草行業發展態勢較好,山東煙草工業公司在國家煙草局嚴格控制下均達到產銷指標。

從銷售地區方面來看,近三年沒有出現大的變化,以“哈德門”品牌為例,覆蓋了全國26家省級(直轄市)公司,其中江北地區市場覆蓋面要大于江南。可見,山東中煙集團在最近三年實現著穩定增長,但增長幅度小于全國煙草行業增長幅度。原因在于山東中煙集團市場主要集中于山東省內,在外省市影響力偏小,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山東煙草集團的增長速度。在省內,山東煙草占據著絕對的統治地位,包括現在占據著大片江山的三大煙草集團,在山東省內份額也占較小比例。筆者在濟南、青島兩地對煙草零售攤點的隨即調查中發現,山東中煙集團生產香煙占據攤位銷售產品的80%以上,而在剩余不到20%的其他品牌產品中,萬寶路、555等國外香煙也占據著一定的比例。但在省外,山東中煙集團的產品則相對競爭力不強,像紅塔山、云煙、芙蓉王、中華等品牌占據著各個價位產品的主導,山東中煙集團影響力的局限性較大。

3煙草市場隱患

3.1內部隱患:煙草專賣壟斷制度

通過上文分析可知,目前山東中煙市場地域局限性較大。這主要因為目前我國實行煙草專賣壟斷制度,該種制度的形成,是煙草制品自身特點、煙草行業行政利益、我國財稅體制、審批制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長期產物。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的深入,WTO入世所帶來的政策變化,以及國外煙草公司的進入,專賣制度對市場交易規則、公眾合法利益的損壞等方面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問題。這對我國煙草市場的發展產生了較為嚴重的阻礙,其具體危害可概括如下:

(1)行政壟斷違背了自愿、平等的市場交易原則,破壞了統一、競爭、開放、有序的現代市場秩序,從而直接阻礙全國統一、開放大市場的形成。煙草專賣體制下的行政壟斷狹義上就是指地方行政壟斷。例如,據統計2002年湖北省煙草業共上繳工商利稅49.9億元,比前一年增加11.5億元,占到全省財政收入的10%左右。面對這樣的一個利稅大戶,湖北政府采取了各種限制外省煙進入的措施,在湖北的卷煙市場上,本省產卷煙的銷量占到將近90%。

(2)煙草專賣體制下的行政壟斷嚴重損害了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影響了整個社會財富的積累和提高。對煙草行業經營者來說,行政壟斷形成的市場準則、行政審批等壁壘,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公平競爭權;對于煙農來說,煙葉種植收購環節的“統吃”政策(其實是地方行政壟斷)剝奪了廣大煙農對市場和價格的選擇,使他們無緣分享煙草專賣所產生的壟斷利潤;對于消費者來說,行政壟斷也直接侵害消費者的經濟權益。

(3)形成了特殊利益集團,助長以權謀私的不良社會風氣。在行政壟斷中,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常常扭合在一起,行政人員在對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的同時,也借行政權力為地方或部門謀利,甚至為個人謀取私利,使以權謀私的土壤得以滋潤。受害者眾必然會導致受益者寡。

(4)煙草專賣體制下的行政壟斷降低了煙草企業的生產效率,導致企業經營機制落后,改革動力不足。隨著時間的推移,煙草行業對建立在“專賣保護”基礎上的“壟斷經營”的制度依賴性越來越強,從根本上制約了全國煙草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企業規模效益的有效發揮,從而使行業盈利水平不斷下滑,行業競爭力也因此而呈現出日益下降的趨勢。

(5)與WTO規則相違背。中國人世使世界貿易組織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組織,同時意味著中國將按人世前的承諾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放力度。煙草行業要求降低關稅壁壘和撤除非關稅壁壘,要求取消許可證和配額。可見中國煙草專賣體制下的行政壟斷是與WTO原則水火不相容的。

3.2外部壓力:國際競爭對手強勢推入

雖然我國近些年來煙草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和國外煙草巨頭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2002年,國內卷煙單一品牌銷量第一的“白沙”為85.4萬箱,第二名“紅河”為82萬箱,第三“紅梅”為60萬箱。2001年,菲莫公司(PM)、英美煙草公司(BAT)、日本煙草公司(JT)銷量分別為1800萬箱、1650萬箱、900萬箱,分別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7%、15.3%、8.3%,合計占全球市場40.6%,僅僅“萬寶路”單個品牌的銷量也超過900萬箱。而即使將“白沙”、“紅河”、“紅梅”的全部銷量都加起來,也只占到“萬寶路”的1/4。

4維護煙草市場穩定新舉措

就目前狀況來說,我認為:宏觀方面,煙草市場首要任務即是逐漸放開市場,加強市場化運作,加強營銷網絡的構建,形成完善的市場機制以打破壟斷情況;在微觀方面,企業應切實努力提升自身營業能力,加強市場競爭力,同時,做好外資煙草巨頭來華沖擊的準備。據此,我將從以上兩個方面做出分析。

4.1渠道拓展

(1)合理布局。

合理的網點布局是銷售網絡健康運行的基本前提,采取合理的方式,我們應該按照“便利消費,成本最佳”原則,對卷煙零售市場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商戶布局按照合理布局的要求,實行動態控制,做到出一進一,即總數不變,個別調整。

(2)委托代辦。

委托代辦是網絡建設的關鍵,具體辦法就是煙草公司委托代辦戶卷煙零售業務,并以勞務部門為中介,給代辦戶發放勞動報酬,從而形成利益共同體。統一實行最低的建議零售價供貨,對以往零散的卷煙零售市場資源和卷煙經營利潤進行了集中。利用批零差價,由煙草公司每月按時兌現折讓金的方式進行二次分配,這樣就解決了以往卷煙零售商戶經營效益差,零售市場混亂等不規范經營現象。煙草公司和零售商戶以誠為本,逐漸實現雙贏,保護了雙方的權益。

(3)網絡管理。

通過與零售商戶簽訂協議,明確責、權、利關系,實行網絡化正常運行,真正建立卷煙網絡新體系。達到協調統一,把握滿足消費、規范行為、提高素質三個重點,對入網商戶實行協調統一管理。鼓勵社會大眾對不規范經營的網絡店舉報等,使煙草公司的政策透明化。

國家煙草專賣局姜成康局長曾說:“誰擁有了零售戶,誰就擁有了市場”。構建卷煙銷售網絡是對中國卷煙流通體制的一次大改革,不但會引起煙草企業經營機制方向性的變化,使得企業機構設置、硬件配置、經營方式等方面煥然一新,更為關鍵的是引發了煙草人觀念上的根本轉變,服務觀念實實在在地樹立了起來。

4.2品牌戰略

渠道拓展是宏觀企業策略,而在微觀戰略中,品牌才是企業的核心,中國煙草的營業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都將通過自己的名牌產品來體現。在加入WTO之時,國家已經做出了整合煙草品牌、做強勢名牌的策略,隨著中國品牌擴張和整合的推進,中國煙草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市場資源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對于具有品牌擴張能力的企業,要搶占市場,抓住機遇做大做強。依靠技術創新不斷強化品牌自身的競爭能力和擴張能力,努力維護品牌的信譽,謹慎實施品牌擴張。如果一個企業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品牌實力,盲目進行市場擴張,往往會適得其反,因此,對于實力稍弱的企業,要切實轉變觀念,以行業可持續發展大局為重,積極尋求與優勢企業的合作。只要能遵循市場規律、價值規律、工業生產規律,以樹立中國煙草大品牌、提高中國煙草總體競爭力為己任,共同推進中國煙草的優勝劣汰,就能使強的做大、大的更強,從根本上提高行業的總體競爭實力,實現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公務員之家

5總結

未來的煙草大戰必將以渠道為王、品牌為王。渠道靠實力擴展,有一定的調控因素,而品牌的競爭力和品牌內涵卻不是煙草寡頭們所能夠一廂情愿的。因此,能夠洞悉中國消費者消費習性,并以此構建卷煙品牌屬性,構建暢通渠道的煙草巨頭將會在中國市場的競爭中勝出。而面對原有的壟斷制度,面對入世后政策改變的沖擊,面對國外煙草巨頭來華壓力,唯有宏觀上加強市場化運作,加強營銷渠道的拓展;微觀上加強企業競爭力,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才可以讓中國煙草市場不斷健康發展,繼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為我國財政收入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建華.論中國煙草專賣體制下的行政壟斷[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4,(4).

[2]雷全林.“洋煙”的壓力-煙草巨頭內引外聯中國煙草市場[J].中國外資,2004,(3).

[3]沖天.卷煙:“狼煙”四起的品牌搏殺[J].名牌評價,2005,(5).

[4]丁達駿,楊德才.構建卷煙銷售網絡[J].產業縱橫,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