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商銀行財務風險防控體系探究
時間:2022-04-01 10:32:54
導語:農商銀行財務風險防控體系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金融體制以及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農商銀行的業務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其運營過程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出納風險、會計結算風險等成為影響農商銀行和諧發展的重要瓶頸。鑒于此,本文將探究農商銀行財務風險防控體系的構建策略,旨在為一線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農商銀行;財務風險;防控體系
加強農村金融改革、盤活農村經濟是國家著力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農商銀行是農村經濟的基本組成單位,在解決三農問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農商銀行向著專業化、商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其自身存在的財務風險日益凸顯,加強農商銀行財務風險防控體系的構建策略研究,迫在眉睫。
一、農商銀行財務風險的界定
農商銀行屬于盈利性金融機構,在其運行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財務風險的影響。對于農商銀行財務風險的界定,可分為廣義與狹義兩個方面。狹義的財務風險指的是籌資風險:即農商銀行經同業拆借、吸收存款等運營方式形成負債,最終導致農商銀行利潤減少或償付本息的不確定性。廣義的財務風險指的是在農商銀行運營發展中,內外部不可控因素導致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出現偏差,進而導致農商銀行陷入財務困境。廣義的財務風險能反映風險的貨幣化價值,其存在于農商銀行財務管理以及運營的全過程中,主要包括投資風險、籌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收益分配風險等。
二、農商銀行財務風險的成因
(一)內控制度不健全。農商銀行內控制度不健全是引發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第一,內控制約機制缺失。農商銀行固有產權不清晰,內部機制不順暢,大部分基層網點在制度建設、人員配置以及業務開展方面存在一定問題。第二,內控制度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農商銀行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制度的修改與制定方面缺乏連續性與系統性,嚴重影響了制度的功效,且制度比較分散,很多制度散見于各種告知當中,使得內控制度的執行流于形式。同時,農商銀行的內部控制制度缺乏創新意識與超前性,事后補救制度較多。第三,員工缺乏內控意識,各項制度執行不到位。例如,在貸款三查環節中,貸前調查以及貸后檢查工作普遍不到位。第四,部分管理人員的計算機水平不高,缺乏網絡安全意識,計算機安全也已成為農商銀行內部控制的盲區。第五,內部稽核監督的范圍以及力度不足,對基層機構的業務核算、安全保衛、經營合規等情況掌握不到位,且內部稽查只局限在表面,未能深入到各項業務中。(二)管理體制有缺陷。體制風險是企業財務運行中的硬性風險指標。長期以來,農商銀行的管理體制都有缺陷,體制錯位的問題比較嚴重,體制問題導致的農商銀行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式等問題也都比較嚴峻。農民入股的農商銀行一直采用合作制管理模式,是民主化管理的金融機構,但農商銀行在具體運行中并未將“合作制”這一原則和目標貫徹落實,而是模仿其他商業銀行的運行管理模式,尚未凸顯自身優勢,這必然會導致農商銀行管理錯位與財務風險。若農商銀行管理體制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每一次的體制變更均會給農商銀行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進一步加劇其體制運行風險。農商銀行財務狀況不佳,表面上是風險積累的表現,本質上則是管理體制錯位所導致的。
三、農商銀行財務風險防控體系的構建策略
(一)建立科學的內控制度。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全面提升農商銀行的財務風險管理水平,及時化解各種財務風險的不良影響,對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農商銀行在內控機制的建設上應積極學習其他金融機構的優秀經驗,并綜合考慮財務通則、會計準則以及內控準則等要求,建立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第二,農商銀行必須明確不同崗位的風險控制職責,切實將責任落實到人,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制度對各類財務風險的規范和制約功能。第三,農商銀行應加大自身信息化建設力度,在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提高結算效率,防范各類資金問題。第四,農商銀行應提升員工的道德修養、專業技能、業務水平等,并全面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以及計算機操作水平,從而更好地保障農商銀行運行安全。(二)優化農商銀行經營環境。在社會主義市場環境中,市場規律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非常顯著。隨著農商銀行體制改革的深化,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誠信與信用體系建設,使欠債不還、不守信者在市場中再無容身之處。農商銀行也應在守法經營、合規經營的基礎上,加強自身信譽和形象建設,優化結算及信貸關系,進而形成良好的經濟發展循環。另外,政府部門也需要加強對農商銀行的政策支持,在遵循市場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更好地促進農商銀行的良性運轉。(三)完善財務風險管理辦法。良好的財務風險管理方式能充分發揮風險管理的重要作用,進而保障農商銀行的健康運行。新形勢下,農商銀行需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針對性分析自身運行中的可控與不可控風險,并充分借鑒不同銀行的風險管理方式,進而結合自身特點設計出科學的財務風險管理方式,減小財務風險及其影響。與此同時,農商銀行要積極開展理財業務,充分利用多種金融工具來防范財務風險。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農商銀行的業務范圍比較窄、業務種類較少,對此,農商銀行可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積極開展網上銀行、黃金債券、理財、外匯等新型業務,從而有效地減小財務風險。(四)增強財務風險管理意識。增強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是現階段農商銀行發展的重點,新形勢下,農商銀行必須將風險意識作為自身的企業文化來培育。農商銀行可以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風險教育活動,增強員工風險意識,并將這種意識滲透到銀行發展的方方面面。只有增強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才能更好地將這種意識轉變成實際行動。例如,信貸風險一直是困擾農商銀行的一大問題,農商銀行可開展信貸風險相關知識的專題培訓,使工作人員熟知信貸風險的成因與規避辦法,在工作中主動采取規避措施。農商銀行也可以將財務風險與制度管理相結合,嚴格貸款辦理流程、強化違規行為處罰,從而有效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的幾率。(五)加大農商銀行監管力度。新形勢下,必須加大對農商銀行的監管力度,相關部門必須結合農商銀行的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監管制度與金融預警機制,加大外部監督管理力度,尤其是重點監管農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等問題,及時化解各種不良風險。同時,農商銀行應進一步完善財務操作流程,嚴格按照規范化操作流程和標準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全面提升財務操作的科學性與規范性。此外,農商銀行應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例如,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崗位,并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提高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充分結合后續審計與序時審計,加強風險性審計監督,從而全面提升農商銀行的風險審計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農商銀行財務風險的界定為切入點,分析了農商銀行財務風險的成因,并從內控制度、經營環境、風險管理辦法、風險管理意識、監管力度等角度,詳細論述了農商銀行財務風險防控體系的構建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全面提升農商銀行的財務風險防范水平。
參考文獻:
[1]毛松堅.農商銀行風險經理制實踐與難題破解[J].中國農村金融,2019(7):57-59.
[2]劉中梅.農商銀行對公結算業務風險如何防范?[J].中國農村金融,2019(9):70-71.
[3]彭安明.農商銀行聲譽風險防范:挑戰、短板與策略[J].中國農村金融,2019(10):72-73.
[4]朱思爽.關于農商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農村金融,2019(3):48-50.
[5]張翰博.我國地方中小商業銀行經營風險管控對策研究———以菏澤農商銀行為例[J].菏澤學院學報,2019(4):33-36.
[6]朱建平.“望聞問切”農商銀行信用風險[J].中國農村金融,2019(12):76-77.
[7]馬菁菁.淺談非利息收入對我國農商銀行破產風險的影響——基于42家農商行非平行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8):129-131.
作者:許平 單位:棗莊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社交網絡市場營銷模式探究
- 下一篇:淺談銀行財務核算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