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風險防范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4 02:31:00

導語:銀行卡風險防范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卡風險防范研究論文

摘要:當前,銀行卡業務風險處于多發、高發期,影響金融系統的正常運行。隨著銀行卡風險的不斷顯現,研究銀行卡風險及對策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銀行卡;風險分析;防范措施

銀行卡作為便利、快捷的電子支付工具,受到越來越多社會公眾的青睞。中國人民銀行的《中國支付體系發展報告(2008年)》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年末,銀行卡發卡總量18億張,人均持卡1.36張,城鎮人口人均持卡2.97張,同比分別增長19.3%和17.4%;銀行卡持卡消費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達24.2%,比2007年提高2.3個百分點,社會公眾用卡意識明顯增強,銀行卡已日益成為社會公眾消費最頻繁使用的非現金支付工具。與此同時,銀聯卡境外受理網絡也迅速擴張,銀聯卡已在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ATM網絡、30個國家和地區的POS網絡實現受理。銀行卡正以其攜帶方便、結算快捷等優勢,迅速成為廣大群眾普遍使用的消費支付工具,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和經驗的不足,銀行卡業務風險處于多發、高發期,影響金融系統的正常運行。隨著銀行卡風險的不斷顯現,研究銀行卡風險及對策具有現實意義。

一、銀行卡風險現狀

目前銀行卡主要存在四大風險:欺詐風險、中介風險、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

1.外部欺詐風險

在各類銀行卡風險中,外部欺詐風險是目前最嚴重、危害最大的一類風險。欺詐目的的實現渠道主要有三種:ATM機取現、POS機套現(消費)或網絡(電話)轉賬。從欺詐的手段看,主要是偽卡欺詐、直接騙取客戶資金和利用ATM機騙卡三類。

2.中介機構交易風險

中介機構交易風險主要是指特約商戶非法交易或違章操作引起持卡人或發卡機構資金損失的風險。中介機構的交易風險主要體現為兩類:一類是部分不法商戶提供信用卡套現交易,為犯罪目的的實現提供了渠道,引發交易風險;另一類是中介機構或者個人不規范(甚至是非法)的信用卡營銷行為引發的風險。

3.內部操作風險

內部操作風險是指銀行工作人員違規操作或操作失誤造成銀行資金損失,或者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與不法分子勾結、串通作案,引起發卡行或客戶資金損失的風險。與外部欺詐風險和中介機構交易風險相比,此類案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由于是內部專業人員作案,手段更加隱蔽,對銀行聲譽的影響也更嚴重。

4.持卡人信用風險

當前各行在信用卡業務的發展上,重規模、輕質量,不能有效區分潛在客戶,對客戶授信未予以嚴格把關,發卡對象有向高風險群體擴展的現象,過度消費、透支炒股等高風險事件時有發生。另外,不少銀行向收入不穩定人群發放信用卡,也埋下了較大的風險隱患。這些均反映出部分商業銀行盲目追求發卡量而對申請人狀況審查不嚴或者降低門檻的問題。

二、防范信用卡風險的措施

1.加強宣傳,提高持卡人的風險防范意識

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對銀行卡安全使用知識的宣傳,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增強宣傳實效。各發卡杭在銷售銀行卡產品時,不但要介紹銀行卡產品的優勢,也要注意介紹其風險點和安全使用知識。對于已發生的銀行卡風險案例,應通過媒體等方式及時進行披露,提高持卡人了解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和掌握相應的防范手段,提高持卡人防范意識和能力。

2.加強銀行卡特約商戶管理,防范欺詐風險

加強特約商戶準入審批和日常監督管理。一是嚴格執行特約商戶準入制度,重視對特約商戶的合法性和有關經營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進行認真審核和調查,根據其性質、經營范圍、規模和流動性分析其經營管理水平、風險程度和市場潛力,設置相應的風險控制參數,有效防控風險。二是強化特約商戶日常培訓,增強其風險意識,避免因人為操作失誤帶來風險,不僅要加強特約商戶業務技能的培訓,還要加強對特約商戶合規意識、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的培養和教育。三是加強對特約商戶收單業務行為和異常交易或變化情況的動態監控。如對外幣信用卡異常交易的金額、筆數、交易地點和交易類型的變化,分析判斷其風險程度,可通過手機短信和電子郵件等及時通知和提醒客戶,以提高客戶的參與度和安全感,更快地發現風險、防范風險。

3.強化內部管理,防范操作風險

要強化內部管理,制定和完善《信用卡業務操作規程》、《機具、密碼使用管理制度》、《商戶聯系管理制度》、《事中及事后監督制度》等一整套業務操作流程和規章制度,以規范業務操作,控制操作風險;同時,要加大制度執行力,增強風險控制力度。

4.建立和完善“個人征信系統”,防范持卡人信用風險

各家銀行應聯合起來,建立一個包含全社會的“個人信用數據庫”,內容應包括客戶身份證件、刑事犯罪記錄、辦卡記錄、納稅情況、在各銀行的存款狀況、使用卡透支與歸還情況等。這樣可避免各家銀行對同一客戶的資信重復調查以及調查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也可防止多家銀行同時授信的現象發生。由銀行業共同來防范風險,使不法分子無機可乘,這對保護銀行業的共同利益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當前銀行卡業務風險及其防范》.

[2]新疆銀行業協會:《加強銀行卡特約商戶管理,防范欺詐風險》.

[3]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支付體系發展報告(2008)》.

[4]薛嚴清王潮端:《銀行卡風險分析與防范對策》(金融會計200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