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馬斯洛理論商業空間與公共藝術
時間:2022-05-14 11:09:42
導語:談馬斯洛理論商業空間與公共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馬斯洛理論將人類基本需要層次由低到高分為若干個等級,在不同領域基于此理論基礎的研究成果頗豐。該理論同樣適用于城市公共藝術的相關理論研究,特別是針對城市商業空間的公共藝術創作實踐研究。
關鍵詞:馬斯洛理論;商業空間;公共藝術
在這個線上銷售模式蓬勃發展的時代,實體銷售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劇烈沖擊,這一現象已經持續了十多年,無數實體銷售終端迫于業績下滑紛紛退市或轉型向線上銷售。大浪淘沙,現如今存活的實體銷售終端往往是融合了大量資本或服務于地產、交通、綜合市場的行業佼佼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繼續穩步提高,消費轉型迫在眉睫。曾經單純為了滿足使用需求的消費行為正在減少,轉而向體驗性消費和娛樂性消費等方向轉型。這樣的需求是線上銷售終端所無法給予的,消費行為有了大量回流向實體銷售終端的趨勢。為抓住這一趨勢,各商業綜合體開始了新的競爭與革命。而公共藝術行為的介入,為解決當下商業空間所面臨的問題提供了系統性的優秀解決方案。基于馬斯洛人類基本需要層次,對當下消費者在實體商業空間的各類需求進行研究分析,從低到高基本可總結為這四點,即:安全需求、綠色需求、社交需求、多樣性需求。
一、安全需求
城市家具概念的提出將公共空間中公共休閑服務設施、交通服務設施、公共衛生服務設施、信息服務設施等項目實施納入公共藝術設計所涵蓋的范疇,商業空間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表現形式也大量包含這樣的城市家具。而作為城市家具,滿足參與者最基本的安全需求是該類別介入的最基本準則和底線。設計人員在進行商業空間內的公共藝術創作時,應當充分考慮商業空間作為人員大量集中聚集的場所在突發狀況下的行為邏輯,不能在人員疏散通道、應急出口等處設計諸如座椅、垃圾桶、雕塑等阻礙疏散的設施。易燃物品也應當盡量少的使用,如現在諸多商家和設計者為節約成本依然使用大量泡沫雕塑作為商業空間裝飾的主力軍,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相當程度上的威脅了安全需求的保障。公共藝術行為還應當考慮到為空間參與者提供安全保護的可能,如:融合自然災害中的庇護設施;為極端狀況下的人們提供應急飲食和救護設備等等,這是在目前公共藝術設計領域還極少能涉及到的。精神安全也是安全需求中不能忽視的部分。部分商家和設計者為追求標新立異博人眼球,推出了許多怪誕、扭曲甚至恐怖的裝飾作品,這些作品不能夠被稱為公共藝術作品。它們雖然滿足的部分人獵奇和尋求刺激的感官體驗,但給大多數空間參與者,特別是老年人、未成年人、精神疾病患者等群體帶來了諸多不適,這與公共藝術的公共性原則毫無疑問是相悖的。
二、綠色需求
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運用到商業空間的公共藝術創作中再合適不過了。綠色需求在這里是一個泛指,商業空間中的植物配置、景觀小品、水體設計等諸多元素均服務于綠色需求,更籠統地說這是一種生態需求。親近自然是人類的本性,大量運用自然素材或仿自然素材可以滿足人們的綠色需求,從而幫助商業實現更高的人流。綠色元素的介入可以幫助公共藝術作品更充分地與空間參與者互動,幫助他們理解作品,升華對作品的感受,以形成良好的共鳴效應。可以設想,當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在模擬自然環境的水體邊嬉戲玩樂,即滿足了他們想親近水體的人性需求,又可以杜絕真正自然環境中的水體往往存在的安全隱患,同時由人群和景觀共同營造出的人與自然交融和諧的美好畫面在每一個空間參與者的眼前展開,并深深映畫在他們的記憶中,這是由參與者和公共藝術作品本身共同完成的公共藝術行為。大量自然元素的介入和運用還將極大程度上改善商業空間的空氣狀況,幫助那些處于封閉環境中的商業空間實現內部環境微循環,有效緩解視覺和肺部的生理疲勞,完成普通中央空調等人工設備無法完成的生態凈化工作。綠色需求的提出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際倡導,將綠色設計引入商業空間將輔佐商業空間實現環境的和諧,同時,這也是對現有已建成商業綜合體進行改造較為經濟實惠的方向。
三、社交需求
社會交往是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的本能,忙碌的城市生活往往讓人們缺乏時間進行必要的社交活動,特別是面對面的社交機會顯得更加彌足珍貴。當人們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進行社交活動時,更希望與此同時能滿足一些其他的實際需求,如購物、觀影等,這為商業空間的改進提供了可能性和方向。在進行空間布局的規劃設計時,可將傳統的餐飲在上、購物在下的二元化模式進行更加詳細的分類,如咖啡、音樂、健身、茶道、手工俱樂部等等,并預先為這些分類提供適宜的環境設計。利用公共藝術的介入幫助各類場所展現該場所特有的藝術氛圍,比如在咖啡和茶道等較為安靜的區域設計半封閉的微空間,這有助于該項目參與者安全感和氛圍感的建立,實現在這樣偌大的商業空間內也能找到三三兩兩說悄悄話的地方。又比如在中庭等人們行為路線較為集中地地方,應合理設計公共座椅,滿足空間參與者停下來休息交談的需求。國內現代商業綜合體在建筑設計之初往往就忽略了樓頂露天平臺這一特殊而極富人情味的空間,它是打破原有閉塞建筑體的最佳途徑,通過公共藝術行為的介入,將這一空間打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共空間,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極大程度上的解決商業空間參與者的社交需求,空曠的視野,換個視角看這座忙碌的城市,為社交活動提供全方位的不同感受。上述這些都集中展現了商業空間中迫切的社交需求,盡可能滿足人們的社交需求,利用好公共藝術設計對商業空間環境感受的決定性作用,體現商家對消費者濃烈的人文關懷。
四、多樣性需求
每一個商業空間就像一座城市的縮影,涵蓋了各類不同個性、不同年齡、不同群體的社會細胞,城市巨人的每個組成部分都有著不同的使用需求、情感需求以及審美需求。當公共藝術介入商業空間,實現滿足大部分空間參與人群的種種需求時,公共藝術行為本身的哲學邏輯也被完善,商業空間與公共藝術在滿足參與者多樣性需求的過程中實現了價值上的高度統一。商業空間需利用公共藝術行為作為手段,營造更為豐富的空間氛圍,幫助更多人群在商業空間中找到與自身特點相符的局部空間,實現個人意志與商業行為的共鳴,最終通過直接或間接地方式幫助商業行為造就利益最大化。社會的多元化和人群的多樣化帶來了滿足此項需求的較高難度,這也是本文基于馬斯洛需求理論將多樣性需求放在金字塔頂端的原因之一。公共藝術所展現和代表的場域精神必須滿足所處環境社會主流文化審美與意識形態,商業空間也必須明確自身所代表的主流消費群體的精神意趣,這也催生了近年來數量眾多的城市商業空間向差異化競爭的方向轉變,不再一味地去滿足絕對意義上的所有群體的喜好,以避免競爭中喪失特色及平庸化。城市中的每一個商業綜合體如同人體的每一個器官,它們分司其職,有的主打針對兒童及其背后家庭的消費行為習慣,將商業空間中的公共藝術作品設計地多彩艷麗,充滿童趣和想象力,并對所有城市家具設施進行針對兒童保護的特別設計;有的坐落于寫字樓集中的辦公區,空間內部所陳列的公共藝術作品簡練沉穩,充滿商業氛圍,以滿足該商業空間所輻射的廣大年輕白領的審美和使用習慣;有的主打主體性特色概念,將某種音樂、某部電影、某款游戲的主題作為核心設計元素,打造讓消費者有特殊觀感體驗的主題式商業街。
五、結語
將馬斯洛需求理論運用到商業空間的公共藝術行為中,有利于商業空間自身精準定位、精準施策、精準建設,更有利于滿足廣大消費者和潛在空間參與者的精神文化生活。一個成功的商業空間能在人們進入時感受到強烈的文化氣息,感受到這個空間在訴說些什么,離開后最觸動心靈的難以忘懷的依然是其中滿滿的人文關懷元素,從而讓人們對這樣一個曾經感受冷漠的場所改變固有的看法,產生精神上的依戀,這應當成為當下商業空間公共藝術設計實踐的初衷,也是實體商業吸引人的特色和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晉銘銘,羅迅.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淺析[J].管理觀察,2019(06).
[2]任留柱,劉源.商業空間公共藝術設計的問題及對策[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作者:王潤知 劉雅婷 單位:常州大學
- 上一篇:醫療設備消毒劑耐受性研究
- 下一篇:光影聲音在公共藝術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