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策略研究
時間:2022-03-25 08:42:04
導語: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展幼兒民間藝術教育不僅能豐富幼兒的知識,還能很好的培養幼兒民族意識、豐富幼兒的審美情感等。然而在開展幼兒民間藝術教育中,由于各種原因,教師與幼兒都會面臨各種問題,若這些問題不能及時的得到解決,將會直接影響到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的教學效果。為提高教學效果,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結合實際,我采取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一、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幼兒學習民間藝術的興趣
(一)多觀察,發現幼兒感興趣的民間藝術話題
我們會發現幼兒對于一些民間藝術還是有一定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有敏銳的洞察力,發現孩子感興趣的點,從而有點到面,不斷的拓展孩子的知識。例如在一次偶然的談話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昆山三寶之一的昆曲也是非常的感興趣,因此我們也是抓住這一興趣點,開展了主題活動“我家鄉的昆曲”,從昆曲的唱腔、服飾、道具等多方面進行拓展了解。
(二)多途徑,激發幼兒學習民間藝術的愿望
1.聯系實際的基地,幼兒實地參觀
我們深知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思想。幼兒切身實地參觀是學習很好的途徑。開展“昆山三寶”活動之中,我們帶領幼兒參觀了昆石館,并接受專業的老師的講解,孩子們親眼看到了晶瑩剔透、造型各異的昆石。到了并蒂蓮盛開時節,孩子們去亭林公園,實地觀看并蒂蓮,顯示的花型、花色孩子們都震撼了。
2.觀看現場表演,激發幼兒的愿望
在開展“我家鄉的昆曲”這一活動時,我們邀請了小梅花藝術團的哥哥姐姐來到幼兒園為幼兒表演,孩子們看到表演的時候情緒非常的高漲,對于演出的妝容、演出的道具、演出的形式、演出的唱腔等都有一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3.收集活動,激發幼兒了解的欲望
具有一定年代感的連環畫也是民間藝術的一種較好形式。在這一主題開展之初,我們就請家長和孩子利用多種的途徑收集各種各樣的連環畫,與現在各種五彩斑斕、絢麗奪目的幼兒書籍相比較,黑白的形式加上其特殊的形式,孩子們還是具有很強的好奇感,收集的愈多,孩子們的興趣愈強。
4.創設情境,調動孩子參與的興趣
在班級中搭建了周莊特色的小橋流水,孩子們扮演搖快船的農民,孩子在情境中,提出的問題也是愈來愈多,“為什么他們要要快船,他們是在什么時候要快船的呢?”這一個個問題的提出充分的說明了孩子們對于這個民間文化有深刻的興趣。在情景中孩子們深知周莊的搖快船有著很多年的歷史,搖快船已成為民間良辰佳節、喜慶豐收、婚嫁迎親時群眾喜聞樂見的大型娛樂活動。
5.作品欣賞,直觀的調動孩子興趣
喬姆斯基認為:環境可以產生激發效應和塑造效應。環境的設置能很好的為幼兒營造一種氛圍。在藍印花布這樣活動當中,我們在班級中設置了利用藍印花布制作的各種作品。這一環境的創設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很好的熏陶,為了解藍印花布的制作工藝、文化奠定經驗基礎。
6.利用游戲,在學學玩玩中激發興趣
昆山童謠也是民間藝術的特殊形式,深受孩子們喜歡。在學習昆山童謠的時候,我們利用游戲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幼兒生活的原有經驗,激發學生興趣,也實現了對民間藝術的傳承。
二、多方式,持續調動幼兒參與民間藝術活動的積極性
陶行知等許多的教育學家都反復強調,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構建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因此,幼兒自己切身實踐、親身體驗是幫助孩子獲得認知的最好途徑。以主題活動“我家鄉的昆曲“為例。
(一)通過調查搜集活動,奠定經驗
活動開始前,我們就請家長與孩子共同搜集了關于昆曲的各種知識,通過調查表,收集了昆曲的各種服飾、妝容等。
(二)開展昆曲迷相約的活動,進一步感知昆曲魅力
我們通過開展請昆曲迷走進來表演的形式或者我們去社區觀看昆曲迷的表演,在活動中孩子、家長與相對專業的人士交流、學習又一次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
(三)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親身的體驗昆曲魅力
社會資源的利用,也是很好的為民間教育的開展服務。我們參觀了昆曲表演的排練情況,并且在有名的昆曲館中觀看戲曲的臉譜、服飾等,讓幼兒真正的走進昆曲,了解民間藝術。
(四)制作表演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我們在圍繞這一主題的時候,我們與孩子共同商量了我們開設的昆曲表演可以有什么樣的形式,在活動的時候我們也是請幼兒自己制作了邀請別人觀看表演的邀請卡,孩子們還制作了道具等輔助材料。
三、多創設,幼兒切身感受民間藝術
幼兒民間藝術教育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內容之一,也是美育的一部分,在創設了客觀環境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很好的做起,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
(一)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幼兒,尊重幼兒想法
教師對幼兒應該做到充分的尊重,教師對幼兒的理解能從實質上對幼兒產生積極的影響。做為教師,我們不難發現,在平時的生活中每個孩子的發展能力都有所不同,個體差異較強。對于民間藝術,每個孩子可能在理解、思想上都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我們應該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學習中的每一位幼兒,用客觀公正的態度理解、接納每一位幼兒。
(二)實現師幼學習民間藝術的共同體
在各種活動中,我們也應該充分的讓幼兒了解,不僅是只有幼兒在學習,師幼也是一個大家庭,一起在學習。讓幼兒感知不僅可以從老師身上學到東西,有時候老師也會從幼兒身上學習東西。如在我們班就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個生活在巴城的小朋友,給我們講解了一些巴解的故事,孩子們也從他的身上學習到了一些陽澄湖螃蟹文化。
四、多尊重,幼兒成為學習民間藝術主人
在幼兒園教育中,我們深知幼兒才是活動的主人,特別是在民間藝術的活動中,我們都發現很多的民間藝術形式需要孩子加以自己的認識,是相對比較感性的,然而平時我們會發現教師的單方面的教導很容易使得幼兒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得到限制。因此我們可以從多方面著手,在民間藝術活動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五、多合作,家園共同支持幼兒民間藝術教育
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生活教育,然而對于民間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還是相對不夠,因此在活動中我們還是通過了多種的教學途徑,通過家校路路通、家長園地等形式讓家長了解了民間藝術教育對孩子的意義。從而讓幼兒的學習得到延伸。
作者:王麗雅 單位:江蘇省昆山高新區九方城幼兒園
- 上一篇:科普宣傳活動月情況匯報
- 下一篇:藝術創作中的“鶴文化”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