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價值源于藝術管理研究
時間:2022-09-11 09:01:47
導語:藝術價值源于藝術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社會的不斷發展帶動著大眾的審美需求的發展,如今人們不斷提高的物質水平同精神文明建設并不成正比,有些甚至對于藝術毫無所知,因此提升大眾文化素養是如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藝術的推廣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有藝術就需要去對藝術市場進行專業性的管理,因此藝術的發展離不開藝術管理,而藝術管理則就需要具有專業的藝術知識和市場研究的藝術管理者。藝術管理者是藝術作品傳播的篩子和門檻,是藝術作品傳播的橋梁和紐帶,在藝術作品面向市場的過程中藝術管理者處于一種媒介的作用,挖掘優秀的藝術作品公之于眾。藝術管理者具備一定的藝術鑒賞力,了解受眾群體意向,確定經濟效益藝術效益的主次關系,從而準確的將藝術作品推進市場,推動藝術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藝術管理者;經濟效益;藝術效益
藝術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管理能力,包括一種活動、一場演出所需要的策劃、管理、人員安排、財務贊助、活動場所等除演出技能以外的所有能力。譬如一場音樂會,除了音樂演奏家之外的一系列活動人員都在進行著藝術管理的職能,藝術管理表意為藝術的管理,其本質其實可以理解為一切為藝術創作鋪路的方式和手段。此處管理一詞并不是上下級的階級關系,而是藝術作品策劃及展示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的藝術工作分支的總和。
藝術管理者則是這些能力的實施者和活動演出的操控者,藝術管理人是位于藝術與受眾之間的一種媒介形式存在,其本身應具有一定程度的審美鑒賞能力,并了解時下所需要的所流行的藝術元素和受眾群體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興趣,因此藝術管理者是一種從內(自身藝術造詣)而外(對市場和受眾的了解)修養發展的一種“傳播媒介”。藝術管理者策劃一種活動或者一場演出時首先要對這場活動或者是演出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對于演出要有足夠的鑒賞能力,并用接觸產生的演出感受來總結策劃適應人群和演出主題。一場活動、演出的成功包括內容和形式的雙方面進行,內容就是藝術產品自身,形式就是藝術管理人員對藝術產品的推廣宣傳力,策劃活動、演出的成功二者缺一不可。藝術管理者需要在保證藝術家進行藝術作品演出的同時保證藝術演出的經濟效益,因此一名合格的藝術管理者是需要將藝術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來對藝術演出進行綜合性策劃。藝術管理者在目前藝術管理領域中被分為兩種層次:1、經濟效益大于藝術效益;2、經濟效益藝術效益兩手抓,綜合效益最大化。
經濟效益大于藝術效益是目前國內大多數劇院團體藝術管理者所追求的一種管理目標。目前國內大眾藝術鑒賞能力尚不夠高,因而各大劇團劇院都將發展目標定位為以經濟效益為主。中國正處于藝術發展的初級階段,將發展重點定位于經濟效益是具有時代性的藝術發展的必然過程。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就會產生受眾與演奏者之間一系列的矛盾沖突,演出團體是有一定的受眾數量承受上線的,并會受到演出場所的制約,如一場小提琴獨奏音樂會,演出場所過大會導致弦音區域性的不同;受眾數量過多則會導致音樂會現場糙亂和音樂的視聽效果。因此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有可能導致演奏者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而影響整場演出的水準,降低了藝術作品自身的藝術性,同時也導致現場觀眾藝術欣賞效果。藝術作品的創作不僅是為了展示藝術作品自身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將藝術作品傳播給更廣泛的人,使觀眾從中能得到心情的宣泄與品性的升華。
經濟效益藝術效益兩手抓,綜合效益最大化是目前藝術管理者理論中普遍所要追求的一種管理方式,這也是目前所有劇團劇院藝術管理者和與藝術管理有關的書籍都以此作為藝術管理者工作的最終目標,在保證藝術家藝術演奏的同時保證受眾數量,從而可以使劇院自給自足運營或產生盈利而更好生存。經濟效益藝術效益共同追求,在現在藝術行業中是沒有一個準確的衡量標準的,如馬克思哲學中所說事物矛盾要明確矛盾中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經濟效益和藝術效益是兩個點,而重點論的研究就在于藝術管理者自身的追求目標了,因而筆者認為經濟效益與藝術效益的平衡是不存在的,若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肯定是會喪失藝術價值,若是以藝術效益為中心肯定要維護藝術作品所需要的演出氛圍從而喪失一定層次的受眾。
藝術效益大于經濟效益,筆者認為這才是藝術管理者所應追求的最終目標,保證藝術家演奏出超水準的藝術作品,帶給觀眾一種更好的藝術欣賞環境,而損失的則是一定層次的受眾數量。藝術不同于一般商品,藝術作品是一種即興的、無復制的商品,因此藝術家的舒適度則是影響藝術演出水準的最重要的硬性要求。如今各地劇院都追求藝術經濟效益最大化發展,但劇院影響力擴大受眾群體廣泛后,經濟效益則不再應是演出首先考慮的因素,藝術作品演出的水準和受眾是否具備此次藝術作品鑒賞能力則是藝術管理者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改變受眾選擇藝術的狀態,而是藝術選擇受眾,減少沒有鑒賞能力的或者被動欣賞的群體從而減少藝術資源的浪費。
藝術管理者未來應該追求的發展方向,是控制一定層次受眾數量,保證藝術家的高水準演出;目前藝術管理者普遍理論追求的發展方向,只能保證藝術家對藝術作品的正常發揮;而超過演奏團體的受眾承受力則會產生一些外界因素影響藝術家或藝術團體的演奏水準。隨著國內藝術市場的發展,大眾藝術鑒賞能力的普遍提高,未來藝術市場的發展將會形成藝術管理者篩選藝術作品(藝術管理者不能引導藝術創作的方向只能客觀篩選藝術作品)、將優秀的藝術作品帶入藝術市場、篩選藝術作品受眾鑒賞能力的構架,藝術作品與觀眾之間進行一種雙向選擇,劇院團也將會以藝術效益的最大化來保證藝術作品的藝術性和對藝術本身的繼承與發展。
作者:李欣澤 單位:天津音樂學院
- 上一篇:教學空白藝術在學前領域的運用
- 下一篇:社區藝術教育發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