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裝飾藝術風格論文
時間:2022-05-13 09:28:35
導語:中外裝飾藝術風格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中外裝飾藝術風格都十分重視“線條美”
自古希臘到中世紀,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對于室內裝飾更多的是關注通過使用新奇的裝飾材料、靚麗的色彩和炫目的燈光效果來裝扮室內漂亮的外表。至于線條在室內裝飾中所發揮的自然效果則往往被忽視,線條便成為不被強調和突出的符號。但新藝術運動就如同一聲霹靂,使得富有幾何化、層次感和序列感的線條成為塑造空間形象的主要素材,將我們對室內設計的視覺形象以V字形、扇形、弧形等通過線條的形式勾勒出來,并以符合設計理念的材質和色彩表現出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其已經逐漸形成獨特的形式語言。比如羅馬藝術流派對安全的渴望通過反復的線條來體現厚重的體積感,哥特式的陡直而細長的線條則詮釋出了人們對天國追求的一種信仰。崇尚線條的裝飾藝術風格恰如一顆從遠方漂泊而來的種子,從落地那一刻起就深深地扎根于中國文化的沃土上,并不斷在成長過程中實現了與本土的共鳴。在中國的傳統藝術中,線條也是公認的造型基礎和最重要的形式語言,它可以通過抽象的上古彩陶紋樣、原始洞窟壁畫、嚴肅規矩的夏鼎商彝上的線、春秋戰國時期銅器上放蕩不羈的線等來加以表現。傳統的國畫,也是通過線條的不同變化將國畫的意境之美體現出來的。然而,這種線條在傳統藝術中的應用除了體現在繪畫上之外,在書法、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上也是十分受人關注的。在我國的傳統建筑里,線條造型更是最基礎的符號,我們通常所見的斗拱、墻壁、天花板等也是通過幾何線條體現的,這就提示我們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也十分重視線條的勾勒作用。這正是中外裝飾藝術風格的異曲同工之妙。然而,裝飾藝術風格之所以能踏上異鄉土地,在很大程度上與其同中國的傳統藝術文化之間存在著的形似是分不開的。但使其真正植根于異鄉土地、深入人心,需要的還是其獨特的性格特征。
(二)中外裝飾藝術風格均具有包容性
裝飾藝術風格是在借鑒多種設計思想的基礎上,對多種元素的集大成者,其從形成初期就十分注重以謙虛的姿態和寬廣的胸懷集思廣益。具體體現在,其以新藝術運動、新古典主義、未來主義、表現主義、現代主義以及維也納分離派、格拉斯哥學派作為其靈感的重要源泉,在吸納了精髓之后將自己在設計風格與方法定位為“非主義意識”,并將這種“非主義意識”發揮得淋漓盡致。裝飾藝術風格在創作思想上沒有特定的堅持與大是大非,只是通過對樣式與風格恰當與正確的表達,強調最終的形式效果或是某種空間氛圍所帶給人的華麗的視覺體驗及精神意義。此外,裝飾藝術風格是對傳統歐洲文明的傳承,在此基礎上將非洲原始部落、瑪雅文化、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甚至將現代科幻小說中的橋段等多種文化集于一身,也恰恰因為其吸收和包容了這些悠久、復雜而豐富的異邦文化,才使得裝飾藝術風格具有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同樣,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最初只是黃河中游若干民族的集團,經過不斷與其他民族融合、匯集,形成了多元化和混合型的中華民族,這就奠定了這個民族具有無可比擬的包容性。對于其裝飾藝術風格,自然也會散發出包容性的氣息。我國的裝飾藝術風格注重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形成了完美的簡約主義風格。比如利用傳統的木構架建筑配合現代化的雕刻、工藝美術以及色彩裝飾手段來營造設計師想要達到的意境。我國的裝飾藝術風格所體現的包容性由此可見一斑。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深受傳統哲學思想影響的民族,傳統哲學思想的精髓和文明形態已在人們內心深處打上深深的烙印。這種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對我們民族發展方式、生命軌跡上,對國民生活態度、處事方式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受這些思想的影響,人們在接受非本土的新鮮事物時,往往會心存芥蒂地進行嘗試,寄希望于內心期許的時尚,又因歷史的陰影和文化的差異而徘徊不前。即便是思想意識比較前衛的設計師,在面對異國風情的新鮮事物時也會猶豫不決。但是裝飾藝術風格作為站在時代前沿的“混血兒”,其包容性賦予了中性溫和的特性。這就確保其能夠滿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會階層和不同品位人們的需求,使其屹立于中國大地并生根發芽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由此可見,恰恰是裝飾藝術風格所具有的特殊的包容性,才是其能夠存活于深受傳統哲學思想影響的中華大地的關鍵因素。裝飾藝術風格在經歷了20余年的發展后,因為自身難以避免的某些弊端和戰爭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而走向下坡路,并逐漸衰落,但這無法將裝飾藝術風格所發揮的作用抹殺。裝飾藝術風格作為設計風格的一種,在室內設計領域所發揮的作用是無法磨滅的,且在國際室內設計領域所產生的影響也是空前的。裝飾藝術風格憑借著與中國文化的高度融合而使這種時尚元素快速在我國國民內心與之產生共鳴,裝飾藝術風格自從在中國落地,就以光輝燦爛的形象留下了芳香而清晰的印跡,讓我們回味,使我們留戀。
二、中外裝飾藝術風格的差異
(一)裝飾藝術風格地域文化的不同
裝飾藝術風格起源于20年代的西方,之后隨著各國經濟社會交往的頻繁而傳遍歐美,并波及世界。希臘藝術是西方文明的源泉,現實生活賦予西方藝術無窮的魅力,充滿了浪漫、幻想及現實主義色彩。歐洲的室內設計裝飾中透露著莊重而和諧的美感,活力與生機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其偏愛于更多的展示出人的精神氣質多元性的獨特藝術風格。在表現形式上,注重于比例、勻稱、莊重、諧和的規律。中國文化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體現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在裝飾藝術風格中具有廣泛的題材,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往往可以通過繪畫、雕塑等形式來體現。形式與內涵融為一體后擁有了強大的生命力,室內設計承載著傳統文化,無不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比如驅邪鎮宅的瑞獸、贊嘆情操的梅竹、中國獨特的中國結等,這些簡單的裝飾都體現著深遠的中國文化內涵。
(二)裝飾藝術風格空間形態的不同
西方在空間形態上傾向于通透,在過道、落地門窗等方面的設計都體現出了強烈的通透性形態,具有鮮明的延伸感。在室內設計中,利用多個拱形門、窗戶將室內與室外巧妙地連接,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效果。在墻體上開窗、開洞,會以拱形作為空洞外形,以鐵藝欄桿裝飾外部,從而體現出一種隔而不閉的藝術美感。中國空間形態傾向于內外融合,不同的室內裝飾會有著不同的效果劃分,以便最大化地提升室內裝飾效果。通常以虛擬分隔法對空間實施分隔。室內裝飾設計注重似斷非斷的空間分隔的審美布局,利用精致的珠簾、屏風、玄關等室內裝飾物對空間進行裝飾、隔斷、連通,不僅賦予室內虛靈典雅的藝術美感,而且還體現著含蓄、虛實結合的文化思想。
(三)裝飾藝術風格色彩特征的不同
西方的裝飾風格以現實生活為核心,色彩大多以自然條件為主,呈現出強烈的飽和度。色彩搭配主要是以藍和白,土黃和紅褐色,金黃和紫、綠三種為主。藍白搭配的室內裝飾主要分布于希臘等地區,窗、家具等采用此種搭配,制造出冷靜的效應;土黃和紅褐色的搭配主要分布于北非地區,當地沙漠、巖石等天然景觀造就了此種顏色的搭配,墻面、木欄等采用此種配色,營造出自然、古老的田園效果;金黃、紫、綠的配色多分布于意大利南部和法國南部,與當地向日葵、薰衣草的大量種植有著直接的關系,體現著與自然的親近。中國室內空間裝飾十分注重色彩的象征,在民族、地域、觀念、時代等方面都有著鮮明的體現。比如在中國古代,黃色是權利的象征,只有帝王才能夠使用,而紅色代表著喜慶和吉祥等。中國室內裝飾風格有淡雅,也有重彩,無論是哪種風格,都十分注重色彩的運用,比如色彩變化、對比、協調、統一等方面,善于通過色彩來營造空間氣氛和劃分空間。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對室內的裝飾設計藝術風格有著不同的審美,中外裝飾藝術風格既有共同之處,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本土的傳統與外來的時尚造就了一種新的風格,而折衷和本地化是裝飾藝術風格本身的一種特征,其將原生的文化形態進行延續,使裝飾藝術風格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作者:劉瑩單位:河南省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農耕文化中園林藝術風格論文
- 下一篇:高校思政課教學語言藝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