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堂中語言藝術論文

時間:2022-01-27 04:41:20

導語:音樂課堂中語言藝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課堂中語言藝術論文

一、語言藝術的現狀

1.音樂環境音樂教學是在一定的環境下進行的,良好的音樂環境對于音樂教學活動的展開具有很大的影響。傳統的音樂教學一般是教師在演奏,講述,學生安安靜靜地聽,不提問不思考,這種狀況很不利于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不利于學習音樂知識的基本技能。在當今多媒體盛行的時代,音樂授課也應該開展多媒體教學,利用網絡、電視等音頻、視頻增加相關的音樂知識、文化素養,學校應該多添置音樂教學器材,布置專門的舞臺,不定時舉辦音樂晚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演出機會、演奏環境,同時也能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表演能力。

2.教學氛圍目前大多數的學校教育都非常重視學生專業課的教學質量,嚴重忽略了文化課的培養,許多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課時都被相應的刪減,學生的這些課程得不到相應的知識講解,文化練習,對于這些課程的興趣和愛好也無從談起。同時,學校聘請的教師有的不是專業院校畢業的藝術生,有的老師掌握的知識比較古老,不會演奏現代的流行音樂,不能跟學生進行很好的互動和交流,有的教師在授課時不注重自身的語言藝術,在上課時運用大白話、方言,這既不利于學生對音樂的文化認知,也不能講音樂的自身魅力展現出來。

二、語言藝術的應用策略

1.聲音語言語言的種類有很多,其中講解性語言主要是指音樂教師在授課時要準確講解理論知識,從而表達音樂中所傳達的思想,對于一門藝術性的課程來講,注重藝術語言的使用,對加深藝術課程的理解很有益處。專業性語言不言而喻是指針對不同的專業,授課時使用不同的語言風格、詞匯等,比如在講解科學知識時,要態度端正,不能嬉皮笑臉;在講音樂知識時,要注重文字優美,感染性強,遇到音樂專業詞匯時,要詳盡地進行解釋,不能以偏概全,草草了事。趣味性語言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音樂本身就是一門語言藝術,學習音樂就是為了獲得樂趣,獲得輕松愉悅的心情,教師在授課時運用趣味性的語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收獲知識,也有利于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注重語言的文藝性在音樂教學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音樂是一門文化審美的課程,運用文藝性的語言對于增加音樂課程的感染力有很大作用。在語言表達上要做到能夠簡練、準確,運用豐富的詞匯和句子使音樂知識完整地表達出來,是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誘發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語言上還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能流露出不滿和厭煩的感覺,這樣不僅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也會使學生排斥對音樂的學習,進而影響學生的未來。

2.肢體語言除了上面提到的文字語言之外,肢體語言對于音樂教學也很重要。肢體語言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動作等。我們通常都在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人際交往中注重眼神的交流,比有聲的交流更有力。比如在學生演奏音樂時,給予肯定和鼓勵的眼神對于學生來講都是很大的鼓舞,促使他們在表演中更加投入、更加賣力。在講課時,注重與學生的眼神交流,從學生的眼神中看出他們對于課程的理解程度,進而時刻準備著改變教學策略,合理安排教學課程。教師的手勢動作等也展現了肢體語言的藝術作用,例如在進行音樂指揮時,強有力的音樂指揮對于激發演奏以及演唱熱情都有很大的作用,平時上課中的肢體語言也能緩和師生關系,起到溝通交流的意義。面部表情對于教學來說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通過觀察教師的面部表情,講課時候的聲音來展開知識的學習,如果教師在上課時太過嚴肅,面部表情凝重,教室氛圍十分壓抑,那么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教師注重自身的肢體語言,在音樂教學中針對不同的音樂作品做出不同的反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音樂課堂的質量,增強音樂文化知識的藝術感染力。

3.音樂教師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知識的傳播者,如何運用語言進行教學,對于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師還是循規蹈矩地照本宣科,不加創新,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不會主動提問題,也不會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既浪費了有限的課時,學生的音樂素養也無法得到提高。音樂教師的情緒也會直接影響課堂氣氛,當教師用低沉無力的嗓音授課時,學生的情緒也比較低落,嚴重影響了課堂氣氛,倘若教師熱情洋溢、聲音充滿魔力,那么教室的學習氣氛也會熱情高漲,相應的學習勁頭也比較充足。在課堂教學中,還應該搭配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比如課堂提問、角色扮演,課堂提問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鍛煉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角色扮演是指在音樂教學中,可以設計情景劇,讓學生進行角色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項音樂演出,既鍛煉了個人能力,展現了個人魅力,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音樂教師要培養自己的語言藝術,爭取做到每節課都生動、吸引人,音樂老師的語言藝術直接影響了課堂的教學質量。音樂是進行情感的溝通和交流,也是觸動心靈的最有效的門路,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把握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點燃他們對音樂的熱情,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自主表達對音樂的理解、看法,使學生保持平和的心態,充分感受音樂的樂趣和魅力。同時,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聲音特點,“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剛開始進行教學時,可以先放一首舒緩的音樂平復學生的緊張心理,幫助學生調整氣息,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使其在后來的學習中跟上教學進度,充分理解課程內容。

4.學生自身對于學生自身來講,由于學校、家庭等各種環境的影響,對于音樂藝術的應用就少之又少,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比如教學環境、教學理念,學生只注重數理化的學習,不注重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放棄了音樂、繪畫等能力的培養,更不能熟練地運用語言藝術,課下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根本無暇去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文化修養。學生應該加強個人愛好的培養,經常與家長、老師交流溝通,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在加強專業課學習的同時,還要加強對于音樂興趣的培養,感受音樂演奏的魅力,音樂的深厚文化底蘊,針對自己的聲音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音樂形式,比如民歌,流行歌曲等,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參加社團組織的音樂活動,比如校園歌曲大賽,金曲演奏,紅歌演唱等,在參與這些活動的時候,注意多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溝通,找出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的演唱經驗、表演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積累舞臺經驗。

三、結語

總結通過對于音樂課堂現狀的分析,我們發現了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不高,學生自身不注重加強,教學環境不好等,針對這些問題,制定了相關的對策,如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合理運用語言藝術,肢體語言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修養,使語言藝術在音樂課堂中展現出應有的水平。

作者:張姝彧單位:漳州第二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