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及染織藝術教育
時間:2022-08-21 04:43:51
導語:傳統文化及染織藝術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設計相關專業的設計與表現,都應該趨向多樣化,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染織藝術設計也不例外。科學的迅猛發展,電腦技術的普及,為設計界帶來更為廣闊的設計技術前景。只有注重傳統文化、本土文化的設計,才是全球化,現代化的設計。我們在校的學生,未來的設計者是設計作品的決定性因素,他們是否接受、重視傳統文化,以及他們的文化素養水平高低,關鍵在于現行的教育水平及教師的教育引導,教學方法等,因此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安排合理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框架、教學計劃以及完善的教學體系。
二、如何引導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學習
1、課堂講解。目前我校開設的相關課程主要有民間美術、傳統圖案臨摹、中國畫、纖維藝術、編結藝術、印花圖案設計等課程。通過一系列諸如此類的課程,可以使學生對傳統藝術的門類、特征、風格、技法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拓展視野,開闊思維,培養學生對于各類傳統文化的興趣點。
2、考察與市場調研相結合。在掌握了理論與基本技法的大前提下,確定設計選題,并針對選題進行適當的市場調研或考察,搜集相關資料并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并最終確定設計的市場定位。染織藝術設計是針對市場、針對消費者的意識,對新的時裝和家紡的流行趨勢要有敏銳的覺察和準確的反應。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加強學生對市場的了解、分析產品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從開始就有一個較為正確的切入點。需要指出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傳統文化與現代染織藝術設計的契合點,不斷完善設計與調研考察內容。比如要對傳統刺繡工藝進行市場調研與考察,涉及的內容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國傳統刺繡有著悠久的歷史,無論是宮廷刺繡還是各種民間刺繡,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呈現多姿多彩的藝術風格,都借助多種多樣的表現技法,這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靈感來源。通過實地考察,可以讓學生親身體會,接觸藝人,獲得大量一手資料。與此同時,先關刺繡工藝的文化背景,自然生活環境以及現存狀況也會很明了的呈現出來。其次,通過考察與調研,可以直觀的掌握相關刺繡的工藝流程,彌補課堂理論講授的不足,同時體會傳統工藝文化在制作過程中所包含的智慧與情感。再次,總結相關刺繡工藝的技法、特點及藝術表現規律,根據調研所得圖片或文字資料再次總結分析設計的題材內容、造型特點、色彩特征、材質工藝等,最終根據自己的設計選題提煉元素,分析其與現代設計在色彩、形式、材料等方面的異同,從而奠定穩固的設計基礎。
3、通過實踐完成專題設計。在掌握了理論,了解了市場,明確了設計定位以后,就需要把選題構想明確化,具體化,這是設計的最終成果展示與關鍵環節。對于傳統文化,不能完全照搬或拋棄,要把握學習借鑒的尺度。首先要繼承與保持傳統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其真誠的生活態度和文化底蘊。無論時代怎樣變遷,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純真和意蘊只會加深而不會減退。要找到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要讓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匯,貼近滿足現代人的物質、精神需求。其次改進與完善傳統文化中不足,比如工藝限制、材料限制等。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我們應引導學生一方面進行完整的保護,一方面應該合理地與現代信息化相結合。隨著“數碼紡織”,“數碼印花機”等這樣一個個現代概念的提出和廣泛應用,對染織藝術設計教學也提出了緊迫的新要求。傳統的染織藝術設計主要以手繪為表達方法,雖然手繪可以豐富表達的自由性,迅速抓住靈感源的表現,但其設計效率卻大打折扣,在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設計師的創造性,更不可能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和信息傳播。因此我們應當在發揮手繪的優勢的同時能夠認識到電腦輔助設計在染織設計中的重要性,并加強電腦在染織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廣泛而深入的應用,尤其是高年級的染織專業設計。目前我校開設計印花圖案,室內紡織品配套(整體類)課程,都需要借助計算機輔助完成接版效果,合成效果圖等重要環節,從而更好的展示設計成果。
三、小結
通過理論講解,實地調研,分析比較,設計構思和實踐,使學生在短期內培養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并嚴格設計流程與制作方案,把握市場,培養學生認識、分析、深入、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學過程與理念,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專業知識,還可以使之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與認同感,自然地實現了教學的目的與要求,同時履行了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義務,這就是教育的關鍵和意義。
- 上一篇:新古典主義對室內裝潢的影響
- 下一篇:國內油畫人物圖式藝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