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時間:2022-01-15 03:20:00
導語:高中語文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中語文課程的現實狀況
在近階段,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高中語文課程在教學、教師素質、學生素質等各個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有些學校語文課程顯得非常有生氣,學校整體的語文教學效果比較顯著;有一些語文教師出于對語文教育事業真誠的熱愛,憑著自己的學養和對語文教育規律的認識,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有些學生,或是在學校和老師的教育之下、或是由于家長的幫助,或是受了社會其他某個方面的影響,語文基礎比較扎實,甚至獲得了非常出色的文學才能。
但是由于受未來就業需要以及社會的各種思潮的影響,學生本人以及其他可能對學生產生影響的人,對語文課程不夠重視。在多種媒體的沖擊之下,學生缺乏閱讀的興趣和習慣,課余閱讀的時間較少。許多學生學語文只是為了高考,語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全是圍著高考轉。許多地方的語文課程中,片面強調實用功能,偏重顯性的目標、“立竿見影”的目標,忽視人文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的知識系統,過于加強理性知識的傳授,忽視了語文教育的特點,削弱了語言的積累和語感的培養。因此從整體上來看,高中學生語文水平不高,高中語文教育確實存在著不少突出的問題。
二、正確認識高中階段語文課程的重要作用
在相當長時間內語文被人們視為是一種工具。掌握這個工具誰不會?無非是有層次地說話,有條理地寫文章,有觀點地與人交流,如是而已。尤其在高中階段,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的教學目標更加簡單化、任務化,其深層次的內涵沒有在教學中完全的體現出來。
1.語文的情感教育對高中生的健康發展起著無法估量的作用
高中生正處于思想成熟的階段,他們在校園中學習知識的同時,必然的受到浮躁的社會風氣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力求做到由表及里、從感性到理性的雙重思考,去探求語文的真諦;體會那些文質兼優的名家名篇中洋溢著的對祖國、對人民、對同志親友、對大自然的深摯感情,字里行間洋溢的或優美典雅、或清麗委婉、或崇高悲壯的美感。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傳授語文知識,而必須要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阿拉伯數字和X、Y無論經過怎樣巧妙的組合,都不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語文學科有著極強的人文性,而這些人文性因素則能糾正物質世界的偏差,使人文性與科學性相互補充,使人類社會得到均衡發展、持續發展、協調發展
語文著眼于人的終生發展,語文能力的提高卻是緩慢的,但只要善于學習和思考,也是有規可循的,它以讀書、感悟、寫作為基本手段,以身心體驗的快樂為旨趣,以提升人生境界為目標,它著眼于人與人的感應、人與外物的感應,以此為閱讀寫作對象,以對真善美的追求為使命,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三、高中語文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目前高中生語文教學現狀卻令人擔憂,高中語文教學無論是在教學管理的運作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還是教學評價體系的運用上都采用傳統的模式進行。而社會的發展對語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學工作者必須在課程的目標、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與評價方式等方面實行系統的改革,要讓全體學生都獲得必要的全面的語文素養,也要盡可能滿足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多樣化需求,盡可能適應學校發展自己辦學特色的需求。
1.引進開放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實現教學過程的開放。一方面表現在教師語言權的開放,另一方面表現在學生思維權的開放。課堂上教師應當走下講臺,取消語言霸權,使學生有機會發言,有權利提出不同意見,平等的交流自己的看法觀點。這正是開放式教學過程的特點之所在。教師應當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學模式,不應當過分強調每一個教學環節的按部就班,而應以學生樂于探究問題為中心展開教學。學習語文是一個學生思維能力多維發展的過程,教師不能用現成的固定答案去限制、束縛,甚至扼殺學生有價值的思維亮點。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多向思維,發散思維,學會從不同角度辨證的理解和分析問題。學生是有生命的個體,認知理解上的不同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個體價值的體現。
2.通過實踐,讓語文學習走出校園
語文教學的一個顯著矛盾是學科內涵極其豐富,但教學課時相對較少;加之語文學科具有適于自學的獨特性,因此,打通“課堂”這個瓶頸,溝通課內外學習環節對語文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索,例如:在“聽說”方面,每節課都抽出五分鐘時間用于學生演講,這樣一學年下來,每個學生至少有六到八次在大家面前大聲演說的機會。我還要求學生做“聽說”的有心人,在課堂外加強與別人交流學習,有意識地鍛煉“聽說”能力。在閱讀、寫作方面,我以加大閱讀、寫作量為突破口,以“讀”引“寫”,以“寫”促“讀”。在家長和學校的支持下建立班級圖書館,保證了學生的閱讀機會。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拓展寫作內容。
3.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實行激勵機制
要以“激勵”的方式引導高中生自始至終參與知識的積累過程,增強自信心和意志力。高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成長初期,他們的自我評價體系尚未完善,他們因學業上的挫折失敗,大有自卑感,常輕視自己,較低地評價自己,易產生學習焦慮、學校恐懼癥和人際關系緊張等各種心理障礙。他們很需要教師給予客觀評價。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多給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尋找他們表現中的合理因素,提煉優點,及時予以鼓勵和表揚。
總之,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語文課程的重要性,才能積極探索,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改革方案,進而付諸行動,最終迎來語文教學改革的春天。
[摘要]現今,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本文從實際工作出發,認真分析了當代語文課程的現狀,在充分認識到語文課程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學改革方案。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感教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周大志.寫給高中語文老師的一封信[J].校園文苑,2004,(05).
[2]江海清.“念高危”究竟“念”什么?[J].語文知識,2003,(09).
[3]梁捷.一個多年的困惑──高中語文究竟“高”在哪兒[J].課程.教材.教法,1996,(05).
[4]羅家剛.“臣請為王言樂”該怎樣理解[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6,(03)
[5]伍國林.淺談如何使用高中語文新教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06).
[6]李翠平.對《長亭送別》一處注釋的質疑[J].中學語文,2003,(17).
- 上一篇:語文閱讀與寫作分析論文
- 下一篇:共青團干部廉潔自律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