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素質教育貫徹

時間:2022-05-06 11:31:27

導語:高中語文素質教育貫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素質教育貫徹

一、語文的定義

一般而言,語文是語言和文字,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語文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統稱。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哲學認為語文是進行表述、記錄、傳遞口頭或書面信息的文字言詞的物質存在形式;語文是描述事實、引證思維、陳述思想、表達意志、抒發情懷以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種意識存在內容。語文具有統一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等性質。《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漢語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與上層建筑關系密切的語文教育也面臨著創新發展的需要。恰逢此時,時任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主任的葉圣陶先生提出了“語文”這個新概念。

二、如何做好高中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貫徹

(一)樹立教師的素質教育的觀念

素質教育屬于一種高質量、高層次的教育模式,既符合教育的目的,也促進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而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是語文教師的選擇。語文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學觀、教育觀、質量觀,在素質教育中要保證實施的有效性和全面性,采用科學的教育原則和觀念實踐語文教學。同時,語文教師不但要增強自身的教學水平,也需增強自身的教學素質,從而滿足素質教育的實施要求。語文教師在樹立素質方面,不但需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也需樹立崇高的教育責任感以及較高的思想覺悟能力,把重心放在教育事業中,樹立自身偉大形象作為教育學生的榜樣。語文教師在教育能力方面,必須具備較高的知識掌握程度和教育理論素養,同時也要提升自身的書寫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審美能力和教學能力,將現代教學運用到教育當中,善于分析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總結教育經驗。

(二)完善教材體系和課程結構

在教材體系中,對于說話和寫作都未設立專門的教材,在語文教材中只有閱讀教材一部分涉及到了說話和寫作訓練。采用這種編排方式,主要為了結合閱讀與寫作,但是閱讀、寫作和聽說的訓練要求和內容都有不同之處,如果結合閱讀、寫作和聽說對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會產生干擾,因此,對提升學習能力沒有太大的好處。如果將三者分開編排,三者間可以相互促進,對語文訓練有很多益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編排教閱讀教材可以采用互相銜接、逐步遞進的方式。高一的閱讀教材主要以淺易文言文和現代學為主,進而增強學生對淺易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和現代文理解分析能力;高二的閱讀教材主要以外國、國內當代以及國內古代的文學作品為主,進而增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高三的閱讀教材主要以科技說明文、議論文、名家名作為主,均屬于氣息濃厚的文學作品,進而增強學生對文化論著的研讀培養以及文學作品的評價水平。隨著年級的提升,閱讀教材形成由簡單逐漸增加難度的訓練方式,也使編排的層次得到提升。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或行為,也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對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都非常有利。寫作訓練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層次,高一上期主要是對學生的作文能力進行訓練;高一下期和高二主要是對寫作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的寫作能力進行訓練;高三主要是以實用文的寫作能力進行訓練,并對各具特點的理科生、文科生、預備就業生的寫作能力進行訓練。

三、結束語

以上分別從樹立教師的素質教育的觀念,完善教材體系和課程結構兩大點,介紹了高中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貫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作者:王賀工作單位:北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