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及實踐

時間:2022-03-03 03:27:04

導語: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及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及實踐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是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學生通過學習語文閱讀知識,能夠學習更多的更加豐富的知識。然而,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語文教師展開教學大多根據各種題型進行講解,欠缺對閱讀文本的深入研究,缺乏對文章情感的品味。因此,本文針對高中語文深度閱讀進行了探索實踐,從而提升學生語文閱讀理解的能力,拓寬其視野。

關鍵詞: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探索;實踐

在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的情況下,高中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改變教學觀念,繼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高中階段,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科目,對學生學習文學素養和語言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學生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閱讀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為了學生可以深入挖掘閱讀知識,體會其豐富的內涵,所以高中必須進行深度閱讀教學,從而確保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明顯的提升。

一、深度閱讀的內涵

所謂閱讀指的是讀者從書面材料中獲取相關信息的過程,讀者通過主動閱進而學習到豐富的知識。深度閱讀是復旦大學提出的,它是一種全新的閱讀模式,其在知識圖譜的基礎上,將知識集成在一起,讀者在此模式下能夠達到深度閱讀的效果。當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通過在閱讀時,整合和擴展相關知識,學生的思維呈現立體化。總之,在教學中采取深度閱讀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都得到提高,從而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發揮巨大作用。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一)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

當前,高中生面臨著較大的高考壓力,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將更多的精力用于講解教輔資料上的閱讀內容,在中外名著和哲學書籍等方面對學生閱讀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學生語文閱讀的深度不夠,進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產生不利影響。

(二)教學方法單一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方法單一,所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閱讀深度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對文章分析和判斷的準確性不高,在單調模式下展開閱讀教學,學生探究的意識未能得到提升,久而久之學生閱讀的主動性降低。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達到深度教學的效果,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三)深度閱讀意識不足

在語文閱讀教學期間,由于一些高中對深度閱讀的意識不足,所以導致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層次不足。學生在學習語文閱讀時,對閱讀內容的深度挖掘力度不夠,因而對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產生不利影響。總之,部分高中教學因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對深度閱讀意識不足,因而語文閱讀深度教學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及實踐

(一)采取深度對話

某高中為了加強深度閱讀教學,通過探索和實踐采取深度對話,從而為深度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在語文深度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師生和文本間的對話,并改革教學理念,使得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發揮其巨大的作用。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教學中,對人物林黛玉進行分析時,師生通過對文本加以分析可以了解到林黛玉多愁善感、體弱多病的特點。同時,師生間相互對話,繼而使得學生對使得閱讀內容有深度理解[1]。在林黛玉與鳳姐的對話中,能夠可以給人“絕美”的形象,而且在對“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能和柳扶風。”進行分析過程中,可以對林黛玉的性格予以深入剖析。因此,采取深度對話能夠有利于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合理利用現代多媒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多媒體已經與教育有機聯系在一起,所以為了提高高中閱讀教學質量,語文教師必須積極探索和實踐深度閱讀。例如,在《記念劉和珍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合理利用現代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運用現代多媒體搜集相關資料,然后制作成課件,進而為閱讀教學的開展提供有利保障[2]。教師先向學生介紹作者魯迅的信息,比如,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近現代最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魂”。同時,語文教師將劉和珍和楊德群、張靜淑等被害青年予以闡述,通過明晰線索,痛斥走狗文人的惡劣行為,告誡愛國青年采取正確的斗爭方式。另外,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還向學生播放與《記念劉和珍君》相關的視頻,使得學生對教學內容有全面的理解,進而對深度閱讀奠定良好基礎[3]。因此,通過合理利用現代多媒體站教學,從而有助于深度閱讀教學的開展。

(三)深化閱讀文化

高中為了提高語文深度閱讀教學質量,需要深化閱讀文化,進而確保學生能夠進行深度閱讀,從而閱讀文化的內涵得以充分體現。首先,加大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力度。例如,在“荷塘月色”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通過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深度理解。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學生自行組織閱讀,每組學生之間進行閱讀交流,而且相同組別內的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學生結合閱讀內容予以隨筆記錄,學生之間相互討論,進而對閱讀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4]。學生通過深度閱讀,能夠了解到作者在漫步荷塘時的所見所聞,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可以得知作者難以排解苦惱來到荷塘,借助于觀察相關景色,進而擺脫現實的束縛;其次,開展閱讀競技活動。為了深化閱讀文化的內涵,高中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大力開展閱讀競技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進而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有利條件。總之,深化閱讀文化,能夠推動閱讀深度教學的發展。

四、結束語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正確引導學生學習閱讀內容,需要加大深度閱讀教學力度,使得學生對作者和創作的情感有深入理解。因此,高中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深度閱讀教學,繼而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學生能夠體會閱讀的內涵,最終提升其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蔡潤圃,張建梅.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教育科學,2015(4):52-55.

[2]歐秀蓉.略析提升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實踐方法[J].讀與寫(上,下旬),2015(11):96-96.

[3]孫雁群.淺談閱讀教學的“深度閱讀”[J].語數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8):47.

[4]仲東.淺探學生“深度”閱讀教學[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4(12):24.

作者:李永 單位: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