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古代詩詞鑒賞教學方法研究

時間:2022-01-07 11:17:28

導語:高中語文古代詩詞鑒賞教學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古代詩詞鑒賞教學方法研究

高中階段語文作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階段,其中古詩詞的鑒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雖然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手段,但是基本的教學思路是不變的。詩詞的教學重視對經典詞句的運用和提煉,重視對文字的反復推敲,要求語言簡練,能夠準確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將從以下幾個角度對高中的古詩詞鑒賞教學進行闡述。

一、古詩詞鑒賞歷程

我國的古詩詞鑒賞,在建國之前就有很高的水平,很多作品都闡述了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且有周密的鑒賞體系。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十年間,我國的詩詞鑒賞取得了空前的發展,可以說是古詩詞鑒賞發展的繁榮時期,而1983年出版的《唐詩鑒賞辭典》和1981年出版的《唐詩鑒賞集》都是這時期的代表作品,這些作品對于后來的詩詞鑒賞很有幫助。一些人受到這些作品的影響,將自己對詩詞鑒賞的意見編寫成文,雖然水平不一,但也促進了古詩詞鑒賞的發展。古詩詞鑒賞至今為止已經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文學成就,鑒賞作品和鑒賞大師層出不窮,為教師進行古詩詞鑒賞的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古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

(一)選材與吟誦

對古詩詞教材的選擇和對吟誦古詩文本教材的選擇要與教師的閱讀和鑒賞水平保持一致,還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特點進行教學。

(二)明訓詁與通典故

對詩詞的鑒賞,既可以根據其現代含義進行理解,又需要根據其古意來理解。如在思鄉詩詞中,“綠窗”就不能理解為綠色的紗窗,而要理解為溫暖的家庭氛圍;又如玉門關、長城、羌笛等多用來代指邊塞。

(三)知人論世

古詩詞中的知人論世不僅要正確掌握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經歷,還要顧全大局,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詩詞含義,見文如見其人。如陶淵明的《歸田園居》《桃花源記》和《歸去來今辭》等,表達的就是作者厭惡官場,崇尚隱居生活的思想,而《閑情賦》則表達的是對唯美愛情的贊美。

(四)句法與章法

古詩歌的句法和章法一般都不遵循傳統的語言規律,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幾句,就是只羅列了名詞,而沒有動詞。又如岳飛的《滿江紅》中“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這幾句,如果按正常邏輯順序,就應該為:“瀟瀟雨歇,憑欄處,怒發沖冠”。

(五)比興寄托

《詩經》《楚辭》強調比興寄托,而漢魏至唐的古詩中,一般是以詠史、感遇、無題為題的詩詞,多是對個人遭遇或者歷史的感悟和理想的寄托。

(六)比較

對古詩詞鑒賞,還需要用到比較的鑒賞手法,如同樣是寫邊塞的詩歌,就可以進行如下對比:王翰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體現的是豪邁之情,曹松的“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則是體現憤怒之情。

三、古詩詞鑒賞的實際應用

(一)注意古今語序的不同

在古詩詞中,無論是語序還是詞序,都是可以突破原有的邏輯限制的,例如《迢迢牽牛星》中“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句,可以理解為“迢迢牽牛星皎皎,皎皎織女星迢迢”。

(二)注意古今句式的不同

古詩詞的韻律,對于初學者來說一般都會有一定難度,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進行語句的變換,幫助學生理解,也就是通過對詩詞的改變使學生領會原詩詞的精美之處。如對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一句進行改寫,之后學生經過對比,就可以充分理解詩人的壯志未酬。

(三)注意詞語的替換

詩詞中對很多字詞的運用是很精妙的,用其他詞語替換是達不到相同的表達意境的。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對詞語的替換來進行比較,幫助學生理解,同時深刻體會這些字詞用法的精妙。如曹操的《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這一句,在《三國演義》中也有類似的“皎皎如月,何時可輟”,不同的詞體現出的是不同的意境。“掇”字顯示的是曹操的求賢若渴之心,暗喻自己的理想還未實現,而“輟”字則體現的是截然不同的意境。

(四)注意增減詞語

教師在教學時,可先對原有詩詞進行增字減句,再與原有作品進行對比,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原有作品的表達效果和精妙之處。

(五)注意詩歌的整體意境

在詩詞鑒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比較教學,比較不同作家同類題材的作品,或者比較同一個作家的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引導學生進行不同作品的誦讀與推敲,逐漸掌握詩詞整體的意境和語言風格。如同樣是對岳陽樓的描寫,杜甫用的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而孟浩然用的則是“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樓”。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更有利于學生體驗語言的魅力。古詩詞在我國古代文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進行古詩詞鑒賞教學時,要根據詩歌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并根據學生自身的身心特點,制定適宜的教學計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有所收獲。同時,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時,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學修養,不僅要教授學生鑒賞古詩詞的方法,還要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古詩詞的內涵。教師只有將正確的故事表達和寫作手法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鑒賞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作者:吳憲軍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興業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