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與生活結合

時間:2022-03-01 08:29:15

導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與生活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與生活結合

摘要: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中,語文課的教學已經不僅僅是只停留在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這個比較簡單的層面上,將生活結合到教學中也是現在語文課堂上學習的重點。將生活與課堂的距離拉近,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將語文的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也有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生活;結合;高中語文;教學

教育與生活的結合使教育充滿了生機,當前的語文課上語文教師是要鼓勵學生走向生活,拉近生活與課堂的距離。但是現在教師普遍重視教材上的內容,對語文課堂回歸于生活做的還不夠好,甚至有些教師完全不考慮這個問題,那么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的能力。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師要將教學活動與生活聯系起來,這樣能夠激發學生作為活動主體的動力,愿意去獲得知識。

一、語文教學目標要回歸生活

語文源自于生活并且扎根于生活,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更加接近于生活,也使課堂內容更加便于學生理解。大教育家杜威曾經說過:“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這就很好地體現了在生活中學習這一真實情況。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在課堂或者是課文中找到能夠聯系生活的切入點,將課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將語文教學生活化。這就要求教師要把握好切入點,并且能夠將課堂完美的與生活結合到一起。例如:教師在進行文言文的教學時是比較困難的,也是學生和教師都比較頭疼的事,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就值得教師考慮。教師在講解《琵琶行》這篇文言文時,由于距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遙遠,學生感受不到當時的情況,理解起來可能就會有些困難,比如說女子彈琵琶時候的神情或者心境之類的。這時教師就可以找一些網上的短片和關于這方面的視頻,或者是教師找一些演奏琵琶的圖片給學生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教師也可以聯系實際的歷史知識給學生進行講解,這樣都有助于學生的學習。

二、語文教學內容回歸生活化

文學是源于生活的,而且課文中大部分都是源自于生活實際的,教師對于課文的講解也是和生活實際有聯系的,目的是讓學生重視生活中的體驗,思考生活中出現的現象。這樣很多課文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該注意將教學內容回歸于生活,讓學生能夠真實地感覺到語文課文可以貼近于生活,并且來自于生活。教師要利用好這些內容將教學回歸。課文內容回歸于生活對學生的理解也是十分有幫助的,為此,課上教師要改變以前只是重視講解分析的方式,在與此相關的其他內容的課堂上也要注意講課的方式。例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課文,就是可以聯系于實際進行教學的。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聯系還有父母對孩子的愛等,這樣就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們對我們的愛是最無私的,也是最偉大的,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細細品讀這篇課文,然后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對這篇課文的理解,相信每個同學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通過讀課文也會感覺到自己生活的幸福,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這樣貼近于生活的課文講解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三、語文作業實現生活化

教師應轉變傳統的只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語文知識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學會從課堂和課外生活中學習語文。布置語文作業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將課內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培養他們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一定要多花心思,把握“出題是為了讓別人解出來”的設計原則,深入挖掘生活元素,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精心設置學生喜歡的作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因素和生活背景,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來呈現作業,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又能達到檢測的目的。高中的語文作業不能夠只限制于書本上的字詞,以及課文的內容,更應該注意將課本中的知識學以致用。那么高中語文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就應該注意,不應該只是留一些書本上的詞語和背誦課文的任務,更多的是要留一些實際的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綜合性的作業,讓學生進行動手實踐,比如說讓學生去圖書館查閱有關作業的資料和完成一些調查報告等,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能培養學生對于信息的運用以及收集的能力。教師在作文的作業中也可以將作文的內容與生活的實踐聯系起來。例如,教師在作文課上留的作業就可以是和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師可以給學生留寫一篇游記,這時學生就可以利用假期的時間去旅游或者是有一個小郊游,在回來之后寫一篇關于自己的旅行感受或者是見識過的風景等,這樣留給學生發揮的空間很大,而且這種貼近于生活的作業也可以使學生在感覺到放松的同時又完成了作業。教師還可以留的內容是讓學生寫一篇觀后感,在課堂上看過《建黨大業》之后,回去讓學生寫一篇觀后感,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將生動別樣的生活引入到課堂中,這樣使課文更加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做到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同時也在語文中學習生活,將抽象的語文變成活潑開放式的。高中的語文教師已經不能只停留于傳授知識這個層面上,更重要的是拉近與生活的距離,這樣就能更好地指導學生語文的學習。在教學中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擴大學生的想象空間,這樣也能夠讓學生養成隨時隨地學語文、隨時隨地用語文的習慣。

參考文獻:

[1]黃文俊.高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4):11-12.

[2]陳強.源于生活回歸高中語文生活化[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05):92-93.

[3]王愛泉.談高中語文教學如何生活化[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S1):69-70.

作者:聶國艷 單位:山西省侯馬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