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3 06:08:00
導語:素質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小學是基礎,中學是關鍵。小學畢業生向初中過渡,兩個不同的群體呈現不同的認識能力及個性傾向,而兩類不同的學習環境、教學方法、教學要求又往往使相當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知識能力的培養出現斷層。因此,針對中小學生的不同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連貫地進行素質教育,使學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知識、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是個重要課題。
一、應持之以恒進行啟發式教學
學生獲得知識離不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堅持啟發式,教會學生掌握開啟知識寶庫鑰匙的能力。這種能力被人稱為“智慧窗戶的注意力、智慧眼睛的觀察力、智慧倉庫的記憶力、智慧中樞的思維力、智慧翅膀的想象力、智慧升華的創造力”。17世紀西方教育家夸美紐斯也非常注意開發學生的智力,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觀察力、思考力和把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主要有聽、說、讀、寫幾方面的要求。朗讀能力的形成除長期堅持朗讀訓練外,最重要的一條是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含義,理解句、段、篇之間的聯系,能歸納段意,概括中心。教師在教學上要注意貫徹啟發原則,講讀課文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注重問題的階梯性,引導學生循序漸進,了解課文“寫了什么”,“怎樣寫”,“為什么而寫”等,促進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在小學就堅持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語文素質的訓練,到中學后,仍然堅持,使之進一步完善,深化和發展。
二、應持之以恒地進行情感教學
情感是聯系師生心靈的紐帶,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是陶治學生道德情操的甘露。語言教學應持之以恒地進行情感教學。朗讀,要讀出抑揚頓挫的語氣,講讀要把全班同學帶入課文所體現的境界中去。如教《桂林山水》,能把學生帶入“人在畫中游”的美麗畫卷,得到一次美的享受和一次熱愛祖國美好的山河的德育熏陶,才是成功的情感教學。
三、持之以恒地進行第二課堂活動
第二課堂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部分,它側重于實踐,是綜合知識的運用,與課堂教學同時開發大腦功能,培養和發展各種能力。它能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使學生接觸社會新信息,獲得新知識,擴大知識面,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性。
開展課外活動,應針對中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愛好和特點,因材施教,內容要豐富多采,形式要靈活多樣。
從小學到初中,只有持之以恒地堅持語文素質教育,堅持知識與能力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才能使學生真正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素質,掌握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為以后的深入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 上一篇:語文減法思維管理論文
- 下一篇:電子商務發展對策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