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語智訓練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13 06:22:00
導語:語文語智訓練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智”是人類在語言活動中顯示出來的一種特有的智慧。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經常進行語智訓練,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大有益處。所以建議如下:
1、接語。即要求學生根據前半截話的意思,較快地說出后面相應的話來。
如:“金錢能買到奉承,但……”。可接“買不到崇敬”。進行這種接語訓練,以動觸動,用前半句來刺激學生言語思維的觸角,培養快速擇語的反應能力。
2、妙對。用接對偶句以訓練語言能力,上句一出現,下句接對。必須與之聯系又受其制約。學生必須很快地理解上句,同時調動自己語言材料的積累較好地完成下句,這對語言知覺和言語生成的敏捷準確都是極好地鍛煉。如“嘻嘻哈哈喝茶”,可對“嘰嘰咕咕談心”。諸如此類的妙對,學生會感到通俗風趣,饒有興味。
3、快問快答。這是對突發性提問轉瞬作答的強化訓練。教師設計一套難易適中的簡答題,在限定的時間內作連續性的步步深入的提問。問語要干凈利索,要求學生用直言句式簡潔明快地做出回答。由于詰問內容廣泛,跨度跳躍,要答得快、答得巧,必須使整個思維處于高度亢奮狀態,使大腦的語言功能得到較好鍛煉。
4、速喻明理。即迅速地用比喻說明一個抽象道理。如,“學習不能偏科,各門功課都很重要”,請同學們打個比方說。(可以是:“各門功課形成的知識結構,好像是由若干木板箍成的木桶,缺一塊也不行”)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喻理構思、句型轉換與整合,并流暢地表達出來,是頗有些難度的,但此訓練具有實際意義。
5、一語中的。口語表達中“一語中的”,是思維和表達的化簡。清代鄭板橋有詩曰:“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以簡馭繁的簡語答對,常能一語道破玄機,閃爍著語智的光輝。訓練時,可開列出一批有思維含量的問題,讓大家當場選擇作答。
6、限時反駁。即提出一個似是而非的論題(如“嚴是愛,松是害,罰他每個錯別字寫100遍有什么不對?”)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語意構思,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有說服力的反駁。這種訓練使學生在短的時間內通過縝密的思考抓住問題的要害,邊想邊說,隨時對觀點表達作出調整。這對提高其動態語境中口語表達的邏輯性是一種鍛煉。
7、“反常合道”,提出某個固有的觀念或習慣說法(如“忠言逆耳利于行”),要求學生換個角度作“反常合道”的闡釋(如把前面的說法改變為“忠言‘順耳’利于行”)。要做到自圓其說、言之成理,就必須有創造性的認知思維。蘇東坡說:“文以反常合道為趣。”培養學生逐步形成富有靈性的“語智”,不僅會用書本知識,更多的是用“活”的知識、“再生”的知識、使他們的應變性表達更具有創造性、批判性特色。
8、“舌戰群儒”。用這種形式訓練,以“一”對“眾”,以強化思維與表達同步反應的難度。唯一的主辯者“背水一戰”力排眾議時,會催逼“語智”靈感火花的迸發。為使訓練能順利進行,可給辯者一點“優惠”:讓他事先就論題的答辯稍做些準備。
- 上一篇:語文科聽說教學論文
- 下一篇:閱讀教學改進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