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測試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4 09:04:00

導語:語文測試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測試管理論文

一、今年試題與去年比較,從各方面看,都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今年試題的長度,全卷學生文字閱讀量6000字左右,答題書寫量1000字左右,與去年大體相當,這對學生在考場上完成答卷比較適宜。試題的卷式分為Ⅰ、Ⅱ卷是比較科學的。第Ⅰ卷25個選擇題,賦分60分;第Ⅱ卷是非選擇性的文字表述題或填空改錯題,其中一個現代文閱讀大題20分,兩道文學、文化知識填空題5分,一道文段語言改錯題5分,小作文20分,大作文40分,第Ⅱ卷共90分。總的看,試題的長度、難度、卷式、題型分類、各類測試點的賦分比值等,除個別地方稍有變化外,與去年基本相似。這種相對穩定性的命題,給中學語文教學以正確的導向。這就啟示我們,對近一兩年的試題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對于指導明年考生復習是大有裨益的。同時啟示我們,只要在平時教學中扎扎實實學好基礎知識,并加強運用能力的培養,再加臨場較好地發揮,即可適應高考試題,完全不必猜押寶或大搞題海戰術。

二、試題內容材料出自課內的不到10分,其它全部都出自課外,特別突出重在測試運用知識的能力,符合“既有利于為高校選拔有學習潛能的新生,又有利于中學語文教學”的高考命題原則。同時,試題的測試點覆蓋面比較寬,“高考語文說明”中列出的所有測試點幾乎都涉及到了。這就啟示我們,平時教學和高考復習中,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考語文說明”,全面、辯證地掌握知識和能力的測試點,不能有所忽視。今年與往年相似,試題內容材料絕大部分出自課外。這就啟示我們,單靠對課內內容的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必須重視培養舉一反三的運用能力。這一點應該從高一就開始注意,不應等高三總復習。

三、在語言知識及運用方面,突出了“語境”分析應用及聯系實際生活。

第Ⅰ卷1——8小題18分和第Ⅱ卷第31小題語言運用修改5分,這23分語言知識運用試題,雖然涉及到語音、漢字、詞語(包括虛詞和成語)、句式語法等等,但“語料”幾乎全部選自實際生活。例如涉及到“經濟協作區”、“新書征訂單”、“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儲蓄所吸收儲蓄額的高低”、“城市交通擁擠狀況”、“廣播藝術團的節目”,等等。不少題語言運用測試聯系到“語境”,這是今年試題的一大特點。例如成語的運用“莘莘學子”、“不孚眾望”、“趨之若鶩”、“萬人空巷”;“延續”與“沿用”、“考察”與“考查”、“進行”與“提供”等詞語運用的辨析;以及在一段文字中根據“語境”修改語言運用的錯誤;等等。這就啟示我們,雖然語言知識的學習來自于課內,但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應落腳于生活。學習語言,其重點不在于學習“死”的知識,而應重在生活中的應用。今年試題的這種導向,對于當前語文教學的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四、文學、文化知識測試方面,既考查了考生的知識積累,又突出考查了鑒賞能力,而且適當考查了知識的擴展。

這部分內容Ⅰ、Ⅱ卷5個小題共14分。文學鑒賞能力的考查今年是選了兩首唐詩,要求考生比較鑒賞分析,顯然比去年增加了難度。盡管考生得分很低,但其導向很有意義。文化常識的擴展,考了“五岳”的名稱,《四庫全書》經、史、子、集的四部分類,京劇行當的生、旦、凈、末,題目雖然不難,但導向很好,引導學生重視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這就啟示我們,高中學生應該增加文學、文化的知識,從高一開始就應該注意加強文學、文化知識的積累,尤其應該注意培養學生一定的文學鑒賞評析能力。

五、文言文閱讀方面,共17分,材料選自課外,但測試點涉及到的文言知識都來自課內。這就啟示我們,文言文的教學,首要的是認真學好課內文言文中實詞、虛詞、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要以此為基礎領會文言文語段的文意,萬不可忽視文言課文的語言學習而去望文生義地猜測句義,囫圇吞棗。

六、現代文閱讀方面,著重考查了理解文意,而且特別注重考查文章“語境”中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歸納,以及從“語境”中提取信息要點的能力。這一部分共2個大題30分,考生得分普遍較低。這就啟示我們,現代文閱讀教學要注重從文章“語境”中確切地理解詞語、句式、段意和文意,防止脫離“語境”孤立地解詞釋句。現代文閱讀試題幾乎年年考生失分較多,反映出這方面教學的弱點和問題。中學現代文閱讀教學應打破低效率的單純講析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加強閱讀訓練式的教學,大力進行教學改革。

七、作文方面。今年的作文題仍如去年,是材料作文,而且是“一材兩題”作文。總的看難度不大。

小作文是據材料寫一段人物行動描寫的短文。對于“人物行動描寫”,在初中也不能算難。由于題目比較容易,學生得分較高,據抽樣1000份試卷分析統計,20分的題平均得13.03分,多數在二類卷。為什么一類卷比較少呢?因為評分要求一類卷要“描寫具體形象”,多數學生達不到這個要求。由此看來,高中學生寫記敘文的水平還達不到應有的要求。

大作文要求把“多數人贊成助人為樂”與“不少人遇到別人有麻煩時自己悄悄走開”這兩則材料“結合起來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據抽樣1000份試卷統計,40分題中平均只有27分,多數考生得分在三類或二類中下。今年這個作文題并不難,為什么考生中優秀作文很少呢?主要問題有三。一是審題不準,多數考生不能按要求將兩則材料“結合起來”“思考”,只能就一則材料單一地論述,這就不符合題目的要求。二是立意不深,多數比較膚淺,不能按題目要求由兩則材料聯系社會現實,想到某個具有社會意義或教育意義的更深層的問題加以議論。三是不會分析,不會論證,多數考生的作文只是簡單的觀點加例子,比較生硬機械,看起來簡單幼稚。語言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達到一類卷標準的很少。今年大作文中的問題啟示我們,一是要注意審題。高考作文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命題作文,而不是自由作文,要求必須按照題意寫作,不能偏離題意,更不能“跑了題”。今年多數考生的作文,問題就出在沒有看清題目“要把兩則材料結合起來思考”的要求。因此,平時作文及高三復習都要加強審題的訓練。二是立意問題。作文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它不單純表現為語言表達及寫作技巧,還表現為知識的掌握、生活的閱歷、思想認識水平的高低。今年不少考生之所以得分不高,問題就出在思想認識水平不高。因此,高中學生議論文的寫作練習,不應忽視思想認識水平的提高,否則,就難以寫出水平較高的議論文。三是要學會論證。對高中學生來說,簡單的觀點加例子的論證,顯然不符合要求。今年高考作文題目不難而學生得分不高,較為普遍的問題就是不會分析問題。這就啟示我們,高中議論文寫作的訓練要在分析、論證上下功夫。文章要寫得邏輯嚴密,層層深入,論證有力,令人信服。許多老師的經驗證明,多作些列詳細提綱的訓練是很有益的。另外,語言表達也存在不少問題。語言表達是一項基本功,要長期嚴格訓練。高中學生的語言表達不能只停留在文從字順上,應該高一點要求,如寫議論文,就應力求做到準確、深刻、有力。語言運用的訓練是語文教學最基本的任務,在教學中只能加強,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