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口語交際能力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4 05:41:00

導語:課堂口語交際能力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堂口語交際能力管理論文

為什么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學生必須毫無例外的用自己的話口述一切領會的東西。”就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對小學生的成長來看,口語交際是訓練聆聽、表達、合作、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能力的綜合訓練,這種能力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能力,不僅表現在說的準確、流利上,更表現為說的狀態、形式上,也就是要求在口語交際的時候,要表達自己的思想,體現自己的修養和素質,是對學生道德認知和社會交際能力的綜合要求。從社會的需求看,口頭語言是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際工具,而且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成為了每個人適應現代社會的最基本的能力需求。目前小學生聽、說、讀、寫諸能力中,最不夠的要數“說”的能力,學生不善于用口語與他人溝通思想、交流情感的現象普遍存在。因而對小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是必要的,更是應該重視的。

“說”在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中,實踐性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內課外資源,雙線訓練,立足課文,創設多種多樣的情境,體驗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實踐活動──給孩子一個全新的“課堂”。

一、創設交際條件,誘發學生的交際欲望

口語交際課講究的是教師和學生的雙方互動,所以課前準備包括教師的課前準備和學生的課前準備。在課前,教師要認真備課,為口語交際課的話題做好準備,讓學生有話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如安排游戲、課本劇、參觀等,或者制作一些教學工具,如激發學生興趣的圖片、動畫等。由于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比較低,所以學生的課前準備往往還是需要教師的安排和指導。因此,在課前,教師要事先安排一些活動作業,讓學生熟悉口語交際的內容。例如,在上小學語文第二冊的口語交際《春天在哪里》時,課前我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春天的特點,然后我帶學生在學校內找春天。最后,讓他們把自己眼中的春天畫下來。這樣,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有了想表達的內容,想交流的愿望,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有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課內多項互動,培養交際能力

1.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的交際性的特點,即要進行多層次的互動交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如,我在教學《我們身邊的垃圾》這一課時,我由課件出示垃圾圖片引發垃圾從哪里來的話題,由垃圾的對話引發匯報垃圾處理方法,由評選環保小衛士引發說說自己處理垃圾的想法等。師生共創生氣勃勃、富有創意的課堂氛圍,同創生與生、生與師多項互動的口語交流的動態過程。這樣,才使學生從競爭、合作的經驗中獲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調整的能力。

2.創建自由、輕松的課堂心理氛圍,引導學生互動、交流。

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也是上好口語交際課的一個關鍵問題。(1)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走向民主、寬容。教師要尊重學生,對學生的發言要給予肯定,對學生的觀點要給予尊重,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發展的潛力,要理解他們的不足,盡量采取表揚的方式,鼓勵他們進行口語交際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一個威嚴的法官,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2)要處理好學生間的關系,營造一個輕松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境。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顯然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因素。如果一個學生在說時,其他學生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那么有幾個學生能順利、輕松地完成口語交際?可能連最后的一絲勇氣都要消失。所以,要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融洽與合作的陽光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

3.課堂評價,促進互動。

口語交際課提倡放手,讓學生真正得到自主發展,但是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任何語言都有一定的規范性。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學生在入學之前已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小學階段應在此基礎上,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因此,教師要致力于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當然,評價并不是教師的專利,因為口語交際課講究的是師生雙方的互動,所以,評價也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教師評價就是好讓學生明確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訓練的重點和要求,規范學生的口語交際;而學生互評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

“請大家仔細聽,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這是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請大家評一評剛才某學生的回答?”這是引導學生在聽的基礎上學會思考,學會給別人提出看法……

三、課外實踐,深入生活,讓口語教學活起來

訓練口語交際能力并不僅僅局限于口語交際的課堂內,正如口語交際的實踐性特點所要求的,課堂訓練并不能真正代表生活中的口語交際,口語交際的訓練還要在真正的生活情景這個“大課堂”中開展起來。

1.在語文教學的其他環節訓練口語交際能力。

如利用教材內容、插圖、課堂發言等機會,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運用語言的機會。

2.在學校活動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學校開展的講故事、演講比賽,課本劇的表演等等;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也是進行訓練的好機會;教師可利用課間時間,讓學生談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新鮮事。此時的學生無拘無束,十分樂意談感興趣的話題,這樣起到了交流信息、訓練說話的作用。今年,一年級的孩子們度過了他們在學校的第一個難忘的“六一兒童節”,我組織本班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這可打開了他們的話匣子,有的說:“在學校過節可比幼兒園有趣多了。”我順勢引導他比較學校和幼兒園過節的不同……有的說:“在學校過六一節真開心!”我打趣地問道:“把你的開心與大家一起分享好嗎?”……學生們爭先恐后,把自己演節目、看節目、游園活動時最難忘、最精彩的畫面都用語言表達了出來。

總之,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讓我們時刻給孩子們一個全新的“課堂”。無論什么時候,教師要以滿腔熱情關愛學生,以和藹的態度親近他們,和他們交談,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口語交際的“魅力”,都能使自己的交際能力得到鍛煉、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