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實踐能力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5 11:13:00
導語:語文實踐能力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語文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能力,其重要意義在于使學生在學好語文的同時,形成主動學習的心態與能力,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并能把這種能力遷移至學習其它學科,乃至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
一、在語文實踐中學會閱讀
有目標地讀是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的有效策略。這里的“目標”,首先是指導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閱讀計劃和任務,如配合課文學習的拓展補充閱讀計劃、跨學科的知識性閱讀計劃等,讓學生明確讀什么、為什么讀、怎樣讀。其次是指導學生關注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及文章所表達的重要思想,關注自己認為重要的信息,使學生在閱讀中能有區別地閱讀重要的和非重要的信息。會精讀吟誦,感悟積累;會快速閱讀,瀏覽比較。掌握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能用“獨特的體驗”去理解各種形式出現的文字。
“角色”閱讀,能讓學生主動閱讀。可引導學生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進行理解和體驗,不但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記住課文豐富的詞匯和有趣的情節,還能促使學生思考文中所蘊含的道理,在愛讀書、會讀書的同時學會客觀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這也是培養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換位閱讀,這是更進一步的“角色”閱讀。根據不同的學習情景和要求,讓學生模仿教師、作者或其他人,講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敘述課文的重點和精彩之處;與同學討論,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等,甚至在閱讀中創造新的“角色”。這也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有效途徑。
二、在語文實踐中學習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
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指導學生把自己的經歷和知識帶入閱讀中,記憶會更自覺、更有意義。可以通過想像或其它方法創造出一個將文章內容重新組織起來的情景,讓學生通過“過電影”的方法記憶:先啟發學生把文中的內容想像成畫面,根據對畫面內容的排列和組合回憶文章的內容,使文章(詩歌)成為腦海中一幕一幕的“電影”鏡頭。也可以幫助學生重新組織文章的內容,如列提綱。加小標題、概括主要內容等。還可以把課文改寫成故事、詩歌,與同學交流、討論等,也能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學生的準備過程,如提煉要點,建立一個講解提綱,把文字材料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興趣合理地安排,這就是創造性的閱讀和記憶。而同學之間的討論,有助于彌補中斷的記憶。我們還應鼓勵學生在語文學習實踐中創造更多更好的記憶方法。
三、在語文實踐中學會準確、有效地表達
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能說清楚自己想說的話,會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會與老師和同學一起討論問題,會進行有創意的表達。
其二,要進一步提高學生“表達”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讓學生學會“在合適的場合說合適的話”。把握上述兩個“合適”,除了在語文實踐中實踐,還離不開生活的體驗。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進行正確表達的重要性,告訴學生正確表達的方法。要讓學生懂得,表達同樣意思的一句話,可以有多種措辭,而表達同樣的措辭,又可以采用不同的語氣、節奏、手勢和表情,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感受不同的表達方式所產生的效果和作用。
其三,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明顯強于書面表達能力,但如何使兩者同步發展,應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首先要讓學生養成想好了再說的習慣。其次要加強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要讓那些能把自己最滿意的話寫下來,但又不善于與別人進行交流的學生學會大膽表達。
- 上一篇:語文教改研究論文
- 下一篇:語文教材實踐因素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