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文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8 03:12:00
導語:語文教文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語文不能無目的無計劃,不能只跟著教材轉,教一篇算一篇,教一課算一課。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清晰藍圖,既認識學生的現有情況,更規劃他們成長的前景,把握準教學的出發點,向著教育計劃、語文教學大綱規定的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辛勤耕耘。
記得初當教師時,眼晴只盯著教科書,以為鉆研了教材,講出一點名堂來,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如今想起來,很覺可笑,因為目中只有教材,沒有學生。教學,教學,“教”要在學生身上起作用。要把學生培養成為怎樣的人,到中學畢業他們能達到怎樣的語文水平,教師心中要有譜。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一代新人,這些人能為振興中華,能為四化建設大業艱苦奮斗,積極貢獻聰明才智。這是我們培養的大目標,教文的任務必須與這大目標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學國語言文字,培養他們聽、讀、說、寫能力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但是,教師的視野不能只局限在“文”,教文須服從育人的大目標,為這個大目標服務;也只有心中有活潑潑的一代新人的生動形象,想得遠些,想得深些,才能站在高處認識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意義,才會在培養學生掌握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滲透時代的精神,才不至于把語文教學的這樣那樣的活動只單純作技術上的處理。
教文育人的藍圖須由三個部分有機組成。一是如上所述的培養目標。除了總體形象之外,語文能力要考慮得具體周到,如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政治、科技和文藝等讀物,能寫比較復雜的記敘、說明、議論的文章,能較為敏捷地接受語言和文字信息,能即席發言,言之有物、有序、有理、有情,能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等等。二是學生的現狀。學生的現狀是教學的出發點,對他們的思想、性格、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語文基礎、語文能力等諸多方面進行了解與研究,摸準了他們的實際,知之準,識之深,藍圖的繪制才有依據,教學才會避免盲目性,加強針對性。我了解學生常用的方法是:望、問、聽、閱和材料跟蹤。望:目測,課內課外與學生接觸中察言觀色;問:作口頭和書面的詢問、調查;聽:諦聽學生背誦、朗讀、說話、講演;閱:看閱學生各種語文作業及其他書寫的有關材料。根據平日了解所得建立每個學生的學習資料,定期填寫有關項目,進行材料跟蹤,研究他們在語文學習上的發展變化。悉心研究一下,就可發現當代中學生與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中學生有不同之處,有今日新的特點。簡單說來,他們敏于思索,善于質疑,興趣廣泛,見識寬廣,科技知識起點高,看問題尖銳和深刻的程度,往往大大超過他們的年齡。但與此同時,他們身上又存在明顯的不足,如該具備的愛國主義思想、集體主義觀念、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不周全、不扎實。認清這些特點,從他們的實際出發,教學時心中就有了底。三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階梯。從出發點到目的地有一段路程,在這段路程中要步履清楚,一個一個階梯上,循序漸進,重點突出。教師心中須有強烈的階段感,引導學生在一定的學習階段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語文教學大綱上的要求是全局,是語文教學的“面”,這個“面”是由初中、高中兩個大階段、六個年級分年要求的小階段組成的,每個小階段又有明確的培養目標。當然,六個小階段又可劃分為十二個小小階段。心中牢記分年要求,牢記每個年級要達到的語文方面的培養目標,就能拾級而上,擺脫教學中渾沌籠統、模糊不清的狀況。由于每個小階段有語文知識和聽、讀、說、寫等語文能力各自具體的要求,故而階段與階段之間知識的銜接和系統化,能力的一步步提高,都要力求有合理的布局,安排好恰當的“序”。
胸中既有教文的近景,又有較長時期的規劃,步步踩在實地,就提高了教語文育新人的自覺性,而不是在“暗胡同”里徘徊。
- 上一篇:高校旅游產品實際消費市場論文
- 下一篇:語文聽說訓練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