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積累學習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9 11:28:00

導語:語文積累學習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積累學習教學管理論文

1高中語文積累學習”的涵義

高中語文“積累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學好高中語文在不斷進行的漢語言文字、詞匯、句子、文段、文學、文法及文化常識的知識和素材積累的同時,進行語文學習方法和生活的積累的學習。這種“積累學習”是一種有目的的學習,它包含語文知識和語文學習習慣兩個積累層次,尤其強調學生有意識培養學習習慣,增強自己學習語文的條件的學習。語文學習離不開語文基礎知識的獲取,如何評判一個人語文素質的高低,人們常常會以詩書滿腹、能說會道,下筆千言、一揮而就來衡量。詩書滿腹、下筆千言就是語言積累豐富,能說會道、一揮而就是語文能力強。那么說什么,寫什么?其實說的寫的都是自己心中的積累。離開了積累,說、寫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要學好語文必須強調“積累學習”。一提到積累學習,有人就想到了死記硬背,就想到了食古不化,就想到書袋子和書呆子,好像強調了積累,就一定會阻礙學生的靈性和創造力。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是一種機械認識論?!胺e累學習”,它是一種能力取向,具有多層次性。尤其是高中階段,“積累學習”的能力取向性主要強調積累習慣的培養?!胺e累學習”的多層次性主要就積累的內容而言,既包括字詞句篇等語言素材,又包括聽說讀寫等言語經驗。“默而識之,學而不厭”,這是對積累學習的強調。認為“識”是積累的重要手段,而且要“不厭”,即對知識的積累不產生滿足感,不能停止?,F在高中多數學生認為語文知識已經在初中學完了,漢字也基本認識,語匯也有了相當的基礎,覺得語文的積累學習已經到了放一邊的時候。再加以高考的壓力,語文的功利效果很不明顯,不如多花點精力在數理化上。因而,現在的高中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的對象往往不是語文,語文學習之風“式微”而“式微”了。這種局面的出現自然與考試評價機制、選拔制度有著直接關系,但要改變它,語文教育本身并非沒事可做。正如于漪老師在談及語文教育面臨的尷尬局面時所說:“語文教學要多一點腳踏實地,少一點形式主義。”[1]語文教育工作者引導學生加強語文積累,樹立“積累學習”之風就是腳踏實地的一項工作。高中學生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積累是非常必須的:字的積累、詞的積累、名言名篇的積累、言語方法的積累、生活言語的積累和語文學習習慣的積累等。

2“積累學習”的理論依據

(1)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

布魯納認為,學習包括三個幾乎同時發生的過程:習得新信息——這種新信息常常是與一個人已有信息相背的,或是已有信息的替代,或是已有信息的提煉。轉換——這是一種處理知識以便使其適應新任務的過程。人們可以通過外推、內插或變換等方法,把知識整理成另一種形式,以便超越所給予的信息。評價——檢查自己處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適合于這項任務,如概括是否恰當?外推是否合適?運演是否正確?如此等等。布魯納認為,學生在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的同時,還要掌握學習該學科的基本方法,其中發現得當方法和發現的態度是最為重要的。[2]布魯納的理論受到格式塔心理學和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的極大影響。他強調“頓悟”學習,但把它說成是“直覺”,格式塔學派關于知覺組織性的概念也是布魯納的基本概念。他也接受了皮亞杰的認知結構的觀點,認為人們通過認知過程把獲得的信息和以前構成的心理框架聯系起來,積極的構成自身知識框架。布魯納認為,所謂知識的學習就是頭腦中形成一個知識結構,知識結構具有一定的層次,它可以通過一個人所發展的編碼體系從3種表象模式(動作性模式、映象性模式和表征性模式)的每一種模式中表現出來。學習過程就是使編碼系統的概念不斷概括和深化,使之成為更完整、更概括的系統。

高中生學習語文應具有關于字、詞、句、篇、方法、生活等較為理性的認知結構,它們依賴于“積累學習”而獲得。

(2)加涅的累積學習理論

加涅是行為主義與認知心理學派的折衷主義者,他認為,人的發展取決于兩個因素:生長與學習。加涅強調,引起學習的條件有兩類:一類是內部條件,即學生在開始學習某一任務時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包括對目前的學習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這對即將進行的學習某一些外部條件起重要作用。另—類是外部條件,這是獨立于學生之外存在的,即指學習的環境。學習任何一種新的技能,都是以已經習得的、從屬于它們的知識技能為基礎的。學生心理的發展過程,除基本的生長因素外,主要是各類能力的獲得和積累過程。

高中學生要學好語文其前提條件就是要具備較好的語文知識和能力的積累,不但要了解自己的“內部條件”,而且還要有意識地提升“內部條件”,即要加強語文的積累。當然,作為老師也有必要了解學生的“內部條件”,而上還要有意識地為學生提升“內部條件”提供最大的環境支持。

3高中語文“積累學習”的策略

(1)“積累學習”手段的策略

從手段來看主要介紹:札記積累、筆記積累、日記積累等。

札記積累

札記積累,可主要對自己的思想火花進行記錄,如讀了一篇好文章,心里有了感慨,或見到諸如古人遺物、生活異常現象等觸動了心靈,將這些以札記的形式記下來,從而就有了思想的積累。高中生思想活躍而新鮮,有的甚至還比較敏銳,思想積累不僅能促進由思想到言語的生成,而且還能促成學生思想系統化。????

筆記積累

筆記積累,可主要用作對自己比較欣賞的他人的語言材料的積累。如好詞好句,好文段,乃至好的整文,用筆記的形式將其記錄

以便于需時使用或平時記誦。

日記積累

日記積累,可主要用于對生活的積累,可看成是心里言語的文字表現。

由于高中學生心理發展、文化修養、自控水平都已達到一定的水平,同時正向更高層次發展,因而札記積累、筆記積累、日記積累既能做到又有必要。

(2)“積累學習”技巧的策略

從技巧來看,主要介紹:“星火式”積累、“串珠式”積詞法、循序積累等。

“星火式”積累

????高中階段對字的積累,其要求在小學和初中以識記為主,即記住某字的音形義的基礎上,更強調準確性和辨誤性。對此,不妨學習現在流行的一種英語單詞“星火式”記憶法,也叫作“星火式”積累。利用音形義的相同或相近進行星火式發散,相關字被某種相同之處而串聯在一起,比較、辨析,從而達到記憶的準確性和辨誤性目的。例如,“咸”字,由它進行形近發散:咸→減、緘、堿、堿、感、緘、喊、械、崴→撼、憾等;“單”字,形近發散:單→彈、撣、鄲、憚、殫、簞、癉、禪、樣、蟬、嬋、闡等。

“串珠”積詞法

除了通過筆記做好課文詞語積累外,高中生更要突出對鮮活詞匯和成語的積累。許多人抱怨現在高中生詞匯貧乏,語言干癟,尤其是高考作文,語言乏味,令人生厭者甚多。其根本原因就是詞匯積累不夠。關于詞匯積累古人在行酒令時有個方法很值得學習,先報上一詞或成語,再由一個人以上詞詞尾字作開頭,另說一詞。這既可以作為一種課堂活動,也可以作為一項課外活動;既可以集體進行,也可以自娛自樂。既然是積累,當然是個人自行去做。不妨把它叫做“串珠”積詞法。也可以采用發散法,如寫出所有以“一”開頭的成語和諺語等。

循序積累法

《朱子讀書法》著重從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的角度強調積累學習的:“讀書之法,當循序而有?!保耙远灾?,則通一書而后及一書。以一書言之,篇章問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量力所至而謹守之;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3]這就是說學習需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扎實積累。許多學生知識系統不完整或知識結構混亂,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循序積累。所以循序積累不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也是—種優良的學習品質。

名言名篇的積累最好是采用分類的方法,并借助電子的手段進行積累的辦法?;蛞詴r代分類,或以地域分類,或以作者分類,或以作品內容分類等等。

方法的積累,最好采用札記的方式,將自己在學習中總結出來的寫字方法、記憶方法、計算方法、寫作方法等及時記錄下來,有利于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生活積累,最好采用寫日記、寫作品的辦法。高中階段是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學生的思想世界和感情世界極為豐富,通過日記等的寫作一則積累了生活,二則能促成自己成熟。

[1]唐曉云《基礎教育是樹,語文是根——訪問著名語文教育家于漪》《語文學習》2003年第4期,第5頁。

[2]參見施良方《學習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頁。

[3]轉引自張隆華《中國語文教育史綱》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第1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