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2-24 02:32:00
導語:語文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于漪認為,語文教育要以學生為本,著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教語文千萬不能只重視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對學生的培養。語文教育要牢牢把握兩個基本點,一是要為培養“四有”新人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教文育人,為培養學生成長、成人、成才服務;二是要準確把握語文學科的性質和功能。語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見影,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國家建設者的素質要求、德才標準指導今日之教學。當前,在語文教育中應克服“三多三少”,即知識看得多,學生的能力和整體素質考慮得少;分數看得多,實際才干重視得少;對學生眼前關注得多,對將來建設者的素質要求考慮得少。忽視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只在學科的某個局部、技能、技巧上下功夫,將會小得而大失。
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功能性質。不能只強調語文的工具性,片面夸大訓練功能,在個別詞句上下功夫,將文章肢解成一個一個零部件,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搞文字的排列組合,好端端的文章被碎尸萬段。這樣搞,閃光的思想不見了,啟迪人的智慧不見了,感染人、凝聚人的情感不見了,留下的只是一些雞零狗碎的符號。只有對語文學科性質的全面把握,才能滿腔熱情地將靈動的、豐富的母語教育教得豐富多彩。當然,必要的盜肥且械模皇腔檔匱盜貳1熱紓識潦且幌詈芎玫難盜罰扔醒盜飯δ埽鐘薪逃δ埽黃夢惱驢梢遠戀玫雌爻Γ蚩犢ぐ海蛭慮槁雎觶寡艿礁腥競徒逃=逃皇強斬吹乃到蹋嵌潦槊骼恚畝琳廡┘炎髏牢模呱械那椴佟⒊綹叩乃枷刖突嵬ü镅暈淖至魅牒⒆擁男奶錚岣呶幕肺弧⑸竺狼槿ぃ寡鮮渡緇帷⑷鮮度松煳蜃鋈說牡覽懟?
語文教育不能單打一,不能以偏概全。新修訂的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祖國語文的感情,培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這些都準確、充分地反映了語文學科的特點。語言文字滲透了民族個性,負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文化,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極其輝煌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學中應當使語文的工具作用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不能人為地割裂。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有感情地用民族的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功。如果舍棄了人文精神,就是舍棄了語文的靈魂。
課堂究竟是誰的用武之地,于漪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誡同行,過去認為教師只要講深講透,學生自然就會了。實踐證明,這是極大的誤解。教不等于學,教過不等于學會,教師的滔滔不絕,占用了課堂寶貴的時間和空間,機械重復的訓練充斥課堂,學生被動接受,主動性、創造性難以發揮。學生應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應啟發、引導、點撥,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學生,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把學生思維的時間、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因為語言文字當中蘊涵的語音感、語意感、語境感不是教師能夠全部講出來的。弘揚人文、熏陶感染,強調一個“潤”字,在反復的朗讀吟誦中,高尚的愛國情感、強烈的民族自尊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同時,課堂結構要改變,改變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問、教師答的單向型直線交流。教師要把所有學生組織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的角色作用于每個學生,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思想、知識、情感、能力交流的網絡,使學生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信息量大大增加,能力獲得發展。
語文與生活同在,把學生關在教室里,局限在課本中,必然遠離實踐。教師要抓住兩個板塊不放松,一是課內引導學生自由閱讀,自主表達,多讀多寫,千萬不可越俎代庖,削弱學生的語文實踐;二是抓住課外陣地不放松,課內教在點子上,課外延伸、拓展、深化,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課外寫作、課外活動。讀寫是語文的雙翅,讀得少,讀得不得法,無疑是對語文教學的釜底抽薪。一定要打開學生課外生活的大門,讓學生在豐富的社會實踐中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 上一篇:中學生人文素質培養論文
- 下一篇:文學鑒賞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