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口語交際的培訓
時間:2022-03-13 03:29:00
導語:探析口語交際的培訓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口語交際訓練是新課程理念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具有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就明確地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并把語文教學中的“聽話說話”要求改為“口語交際”,改變了原來的純知識性介紹,現(xiàn)行的中等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定教材也將口語練習的內容作單獨專單元的要求,進行實踐性的教學和練習。口語訓練必須要有計劃、有內容、有措施。方法要靈活多樣,要面向全體。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作文教學更上一個新臺階。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口語訓練必須要有計劃、有內容、有措施
要堅持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把握好訓練題材內容,并以課本中的口語訓練內容為基點大膽地向社會生活領域拓展,每次訓練要有專題、有教案。
1、知識示范。按訓練專題精心備課,用至少一節(jié)課給學生講清專題的知識要點,基本要求、基本技巧。并通過一定數(shù)量的范文分析,圍繞該專題做比較具體的示范,講清系統(tǒng)知識,使學生作文有章可循,教師作好示范,學生訓練有“法”可依。如;平常練習的題材內容可直接或間接或有所側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幾個方面:①傳統(tǒng)美德;②人物及物品介紹;③應用文的運用;④時事論述;⑤如何進入職場;⑥做人與處世。教學中,注意在其中找到聯(lián)系生活的切入點。既與現(xiàn)實社會聯(lián)系起來,又能對活生生的社會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作為指導者可適當“拋磚”(明確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學生參與進來,爭做確定題材內容的先鋒)題材內容一經(jīng)確定,就要圍繞它做好系統(tǒng)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給學生,分任務到小組或個人;教師把主動性完全交給學生。
2、根據(jù)材料來擬定題目。主要是進行一些在短時間內可以完成、內容相對比較簡單、形式活潑的話題訓練,介紹類、獨白類、聽說類話題的訓練。
介紹類話題的具體內容可以選擇:自我介紹、介紹朋友賓客、介紹自己的家、介紹曾經(jīng)旅游過的城市、介紹熟悉的名勝古跡、民族等。例如:開學之初,來自各個初中的學生走到一起,坐在同一個教室里,彼此互不相識而又對對方充滿了好奇心,渴望著在新的環(huán)境里交到新的朋友。利用這個契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并進而介紹自己的家、自己的興趣愛好,非常有效,學生也非常歡迎。當然,介紹類話題在開始前要對學生提相應的要求,比如說要求有一個明確的中心,要讓同學聽完你的介紹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獨白類話題的具體內容可以選擇:說笑話、說故事、說自己的愿望、說目前情況、小小新聞等。一般要求說得自然流暢,有真情實感,要能吸引聽眾。
聽說類話題的具體內容一般是聽完或看完一段故事后進行復述,或展開想象續(xù)說故事的下文等。例如:在學習《項鏈》一課時,讓學生充分的預習,上課時看完故事后進行簡要的復述,以此了解學生對課文大致內容的掌握情況,在上完課后請學生想象故事的下文——佛來思節(jié)夫人明白真相后會怎樣做,路瓦載夫人以后會過怎樣的日子……學生為人物設計了多種結局,既深化了主題,又使學生在靈魂上受到洗禮。
二、口語訓練的方法要靈活多樣,要面向全體
即席發(fā)言、交談、討論等方式組織起來并不費時費力,同時可以讓更多的同學參與。演講、辯論、表演(對白)等形式更能制造熱烈的氣氛,激發(fā)全體的熱情,增強同學們的參與意識。“口語交際”重在“交際”,口語練習是一種雙向或多向的交流,在一定的主題范圍內,沒有什么形式上的生硬限制和束縛,學生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個性特點、興趣特長出發(fā),說自己想說的話,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識,方法靈活了,氣氛活躍了,聽者也會投入地聽出些門道來,產生躍躍欲試的沖動,積極地參與進來,語言交流就變得活潑、靈動而充滿趣味性。
三、口語訓練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
我在語文教學中,利用課前三至五分鐘進行口語訓練。讓學生或講一條新聞,或說一個笑話,或繞一段口令,或講解一首詩,等等。內容上不需貪多,不求過深,只要能給同學們表現(xiàn)和訓練的機會就可以了。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我便轉換角色,成了參與者,而把組織和主持的權利讓給了學生。這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諸如評論時事、拉家常、家鄉(xiāng)美(方言)等新穎的形式,大大拓寬了口語訓練的形式。只有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新形式,才能創(chuàng)造機會,口語訓練也才是更直捷、更實際、更有效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苯處煶艘龑W生怎樣“說”之外,還必須引導同學們學會“聽”,學會評價。主角在臺上,其他同學和老師自然是“聽”者。聽眾情緒的起伏變化就是對演說者最直接的評價;而組織聽者對說者進行點評是對口語技巧的矯正、模仿、學習和掌握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把說與聽有機結合的過程。在長期的堅持和訓練中,同學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便在互動中得以培養(yǎng),在促進中得以提高,并自然地從課堂推向了課外,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交往中,他們的言語行為變得文明、禮貌、得體。同時,這種方法也成了我的每節(jié)語文課的“新視窗”,不僅便于活躍課堂氣氛,便于向新課過渡,而且使同學們真正認識到語文天地的寬廣與深厚,認識到語文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fā)了他們通過不同渠道學習語文、廣泛獲取語文信息的自覺性。
四、強化課外活動
“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息。”材料來源于生活。教師可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春游活動、文體活動、讀書活動、演講活動、看電視、聽廣播、參加招聘會、參加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參加校類的各種團體等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積累寫作素材。
這些實踐活動,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中他們將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與交流”,學會“進行人,學會與別人“合作”,而且這個學習過程更自然、更開放,也更生動、更活潑,其效果也往往最明顯、最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