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怎樣走出語文教學的誤區

時間:2022-03-16 04:31:00

導語:解析怎樣走出語文教學的誤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析怎樣走出語文教學的誤區

在中學所有學科的教學中,語文是最受指責和抨擊的一門學科。很多業內人士為此憂心忡忡,他們對傳統語文教學的質量深表懷疑的同時,卻又難以指明語文教改的切實可行的新方向;教育界人士對傳統語文教學也貶多褒少。

其實,造成語文教學的現狀絕非只是老師教法上的問題,過分地指責中小學語文老師的素質低下是輕率的,也是有失公允的。事實上,語文教材和現實生活的嚴重脫節,教學觀念與教學手段的陳舊落后,中高考指揮棒的語文考綱的誤導,不能不使語文老師困惑無奈,無所適從。我們無法改變大局,那就只能改變自己。走出誤區,也許柳暗花明。

一、走出“備課只備教參”的誤區

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永遠能與時代合拍。徹底地更新教育觀念,明白“教是為了不教”的最淺顯的教學原則,大膽的發動學生自己破疑。不必事事庖代,要明白知識的傳授永遠不如技能的傳授的道理,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漁。

要研究教材和學生,吃透兩頭,教材中哪些是最應該講的又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嘗試創新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破疑。

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縛,因時制宜,大膽取舍,力求一點突破,學有所獲。要及時了解語文教學動態,針對學生的實際開展研究性教學,利用活動課來引導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提高語文能力。

要使自己知識廣博一些,要成為一個雜家。上課時能旁征博引增強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內容的單調,氣氛的枯燥,方法的古板都會成為語文課的硬傷。傳統的教學不注重研究學生的做法應及時得到校正。所以,每個教師都要與時俱進,要掌握最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現代信息技術有效的服務教學。我們只有熟練地駕馭它,才能勝任二十一世紀的教學。那種只抱著教學參考書布道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二、走出“語文小課堂”的誤區

語文學科課外獲取的知識量隨時展不斷擴大。因此,必須讓學生改變單一從課堂獲取知識的途徑,走出只向課堂攝取信息的區。

1、重視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以課本為載體,向課外延伸語文課本的文章,我們只能把它當成一個例子,講課時,不能眼光只盯住課內,要注意以篇引類,拓寬語文的空間。

2、充分發揮《語文讀本》的作用《語文讀本》是配合教科書從語言的綜合范例中學習語言培養語文能力的。它既注意了課堂內容的延伸性,選用了與教科書內容相關的文章,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又注意了鑒賞性與知識性,能夠讓學生豐富文學底韻,增進文學素養;充實語文知識,增強讀寫能力。

三、走出“華而不實”的誤區

語文教改應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的路子。語文老師不能只去追求形式而不求效果的花里胡哨的做法。課堂不是老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對話、交往的舞臺,是引導、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的場所;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應是探究知識的場所。

總之,我們要走出教學的誤區,更新教育觀念,求實務新,與現代教學技術接軌,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駕馭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才能在未來的教育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