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技巧分析

時間:2022-02-28 10:13:46

導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技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技巧分析

一、多元互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是一種對話活動,其開放性比較突出。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培養學生養成隨筆的良好習慣,具體的內容和形式都可以自主決定,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感和意思進行暢談,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把作文的閱讀對象不斷擴展,這樣多元互動能夠幫助學生養成積極的寫作心態,用樂觀的情緒看待生活。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發揮,不能強制學生寫作,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心中有“讀者”,找出寫作的趣味。具體途徑如下:首先,可以在班級中開辟相應的作文發表園地,展示優秀作文,那些連續展覽三次以上的學生可以享受一次免寫作文的特權,提高學生自主寫作的欲望。其次,多元化交流,鼓勵學生自主投稿,可以把稿件投向校園文學刊物,也可以參加社會上舉行的作文大賽。再次,建立班級作文博客,大家可以在博客中發表對寫作的見解,找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為學生寫作交流提供平臺。

二、共造良好寫作課堂氛圍

良好的高中語文寫作學習氛圍,是提高學生學習寫作興趣的基礎條件,而這個寫作學習氛圍,是由師生共同營造而成的。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應以一種平等的方式進行互動,尊重、互助以及信任有利于營造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并通過建立教師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寫作課堂活動的興趣。好的寫作課堂氛圍,能使學生精神與思維得到釋放,對寫作教學內容進行思維發散與想象,除此之外,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學生寫作情感想象給予肯定與鼓勵,因生活的經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心理狀況的差異,每個學生對寫作課堂的問題會有不同的回答,但同時也是創造力的開始,教師應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展開思維想象,將情感想象融入寫作內容中。

三、要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

寫和讀密切相關,是相互作用,相互轉移的。讀是寫的基礎和源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既道出了讀與寫的因果關系,也符合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為古今中外的作家所證實。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的習慣,培養豐富的閱讀興趣,這樣在書中去感受閱讀的興趣,教會學生在寫作上學會說話,加強學生的寫作水平,以及寫作內容的豐富程度。使文章具有更加突出的色彩。積累的途徑是多樣的,比如博覽群書。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此,教師要抓住語文閱讀課引導學生積累素材。如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典故:匡衡鑿壁偷光、祖逖聞雞起舞等,引導學生學習這些典故時,也能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注重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寫作文,徹底打消他們為考試而寫作的思想,要讓他們明確寫作是現代生活的需要。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了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見,生活是最好的寫作素材,脫離了生活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教師在傳授寫作技巧和基本功之后,要組織或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感知感悟生活,并讓學生在習作中提煉生活,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葉圣陶也說過:寫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種點綴、一種裝飾,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認識文字,練習寫作,并不是為著給自己一個“讀書人”或者“文學家”的頭銜,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見豐富、更見充實。既然寫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就有責任將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學,讓學生像熱愛生活一樣去熱愛作文。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作文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部分,必須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通過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培養高中生獨立寫作的能力。通過對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啟發學生采用創新型的寫作方式,運用新穎的觀點和內容來提高高中生語文作文的創新程度,以便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梁順強.淺談新課標下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創沒[J].教育教學論壇.2011(01).

[2]李艷.在自由的芳草地上馳騁———探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新模式[J].理論導報,2011(12).

[3]李海兵.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析[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2(08).

作者:陳學華 單位:云南省永勝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