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在語文學前教育的應用及發展
時間:2022-06-22 03:44:56
導語:兒歌在語文學前教育的應用及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通過聽兒歌,幼兒的學習興趣會被激發,所以,幼兒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兒歌引入到教學實踐中,增強幼兒語文學習興趣。不僅如此,幼兒教師還要整合豐富的語文教學資源,并且找到語文知識與兒歌的相似點,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將兒歌融入在語文教學中,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作用。所以,幼兒教師需要關注兒歌,并且將兒歌應用在教學實際中,發揮兒歌的價值和作用。
一.幼兒語文學前教育中融入兒歌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滿足幼兒的內心情感需求
歌曲可以豐富個人的情感,啟迪人的心靈,緩解個人的壓力,這些都是歌曲的優勢。對于幼兒來說,兒歌的旋律、節奏以及歌詞更加符合幼兒的特點,不僅如此,有一些幼兒在聽到一些兒歌以后,會不自覺的為其“伴舞”,這主要是因為幼兒的內心與這首兒歌產生了共鳴,表現出來了自然反映。所以,在幼兒語文課堂教學中,幼兒教師需要借助兒歌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通過播放一些符合幼兒需求的兒歌,鼓勵幼兒之間進行情感的交流,同時,如果幼兒的內心存在一些問題,也可以利用兒歌來修復。再者,通過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融入兒歌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學到豐富的語文知識。實際上來講,每個人都能欣賞音樂,對音樂產生一些自己的看法與觀點。比如,一些孕媽會借助音樂開展胎教,哭泣的嬰兒在聽到一些音樂時可能會停止哭泣,同樣的,在幼兒園中,通過為幼兒播放一些音樂,有利于他們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獲得心靈上的慰藉。由此可見,通過將兒歌融入在幼兒語文學前教育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刺激幼兒的情感,幼兒會更加熱衷于參與語文課堂,學好語文知識。比如,在教學幼兒一些語文知識時,像是認識一些漢字時,幼兒教師可以將一些漢字配上曲調為學生演唱,這樣學生可以在聆聽兒歌的過程中將漢字知識內化于心。再者,在教學語文《三字經》、《百家姓》時,幼兒教師也可以找來相應的兒歌演唱版為學生播放,讓學生通過模仿跟唱,更好的學習相關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對兒歌的演唱形成一種莫名的情感。不僅如此,在幼兒園中,還將兒歌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比如,一些幼兒園為了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將一些早睡早起、多吃蔬菜和水果等放置在幼兒歌詞中,在幼兒午休起床時會為幼兒播放,在幼兒吃飯的過程中也為幼兒播放,助力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行為和生活習慣。
2.有利于滿足幼兒的語言學習需求
幼兒的大腦正在處在發育時期,在這一階段,幼兒教師是助力幼兒頭腦發育和心智成熟的關鍵指導者。同時,在幼兒園中,幼兒需要提前學習一些知識,積累文化素養,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幼兒學習過程中,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一直伴隨著幼兒,并且語言知識屬于語文教學的范疇,需要幼兒打好基礎。那么,如果將兒歌內容融入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有利于加深幼兒對一些語文知識的深入理解,可以起到良好的語言教學效果。兒歌具有通俗易懂、趣味性的特征,同時,兒歌還比較押韻,不管是讀起來,還是借助一些音樂節奏唱出來,都是朗朗上口的。不僅如此,大部分幼兒也是比較喜歡聽兒歌的,像是在一些動畫片中,會涉及到一些兒歌內容,幼兒會對這些內容形成敏感的態度,并且有些幼兒還會模仿的唱出來。幼兒通過長時間的吟唱兒歌,會積累豐富的語文元素,其中語言知識是最關鍵的,這樣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同時,反映在學習過程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會獲得較大提升,思維也更加具有連貫性。再者,如果在語文課堂中播放兒歌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配備一些與兒歌內容相關的圖片內容,幼兒的語文視野會變得更加開闊,這對增強幼兒語文學習能力和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所以,幼兒教師要高度關注兒歌這一音樂形式,并且將其合理的應用在語文教學中,為幼兒提供優質的教育和指導。
二.兒歌在幼兒語文學前教育中的應用方法
1.選擇適合幼兒語文教育的兒歌,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幼兒教學中,幼兒教師首先要加強與幼兒的交流互動,在交流互動中了解幼兒的內心想法以及幼兒的喜好,同時,還要結合幼兒的實際學習特點和能力,選擇幼兒認可度比較高的兒歌、符合幼兒學習需要的兒歌為幼兒提供語文教育。值得關注的是,幼兒教師還要根據將要講解的語文內容進行幼兒兒歌的統一篩選,這樣才更加契合幼兒的學習需求。比如,在教學小班語文知識時,涉及到貓、狗、兔等漢字內容時,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歡快、富有靈動性的兒歌,比如:《小花貓》、《小燕子》、《小白兔》等等,幼兒教師在為幼兒播放這些兒歌時,還要借助多媒體,將字幕顯示出來,這樣幼兒在聆聽兒歌的過程中通過觀看字幕,能夠將一些漢字記在心中,深化理解和記憶。再者,對于一些年齡稍微大一些的幼兒,幼兒教師則可以為他們選擇一些知識內容豐富、有趣的兒歌,因為年齡較大的幼兒,學習、理解等能力會比年齡小的幼兒有明顯提升,也能掌握和理解更多的物業費內容,那么,幼兒教師可以選擇《過家家》、《三字經》等一些帶有實質性內容的兒歌為幼兒播放,幫助幼兒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總之,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內容才是值得融入和提倡的,所以,幼兒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心理需求等,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兒歌,這樣才能激勵幼兒主動的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去,廣泛涉獵語文知識,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和水平。
2.兒歌與游戲相結合,激發幼兒語文學習興趣
在幼兒教學中,游戲不僅可以應用在課外活動中,同時也能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將游戲與兒歌結合在一起,設置具體的游戲教學情境,助力幼兒更加有效的學習語文知識。不僅如此,在語文學前教育課堂中,在播放兒歌時,幼兒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加入一些舞蹈、動作等,滿足幼兒的愛玩、活潑的天性,這些動作和舞蹈可以有效的刺激幼兒的大腦,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在教學幼兒語文知識時,當涉及到有關拼音的知識時,為了可以幫助幼兒更好的了解和學習拼音知識,教師可以設置拼音接龍情境,具體的操作如下:在幼兒學習完一些拼音內容后,幼兒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卡片,在卡片中寫入一些拼音內容,當幼兒教師拿出來一張卡片時,幼兒要進行搶答,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有利于振奮幼兒心靈的兒歌作為游戲的配樂,激勵幼兒積極回答拼音內容。最后,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回答情況做出整合,對一些正確率高、搶答速度快的幼兒,教師可以給予紅花、糖果獎勵,這樣可以讓一些幼兒獲得榮譽感和滿足感,對于一些表現不太優異的幼兒,幼兒教師也要給予一些鼓勵,這樣才不至于讓他們失去學習語文知識的信心,這對提升幼兒班級內幼兒的整體語文學習效率有著重要作用。
3.幼兒活動、語文教育、兒歌三者結合,提高幼兒語文學習能力
在幼兒教學中,幼兒活動是重要的一項內容,通過幼兒活動,幼兒可以在具體的實踐中獲得豐富的內容。那么,為了助力幼兒語文學習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幼兒教師可以將幼兒活動、語文教育與兒歌三者結合在一起,開展幼兒語文教育。比如,幼兒教師可以開展課外語文比賽活動,將幼兒所學習過的所有語文漢字整合在一起,開展漢字聽寫大賽。同時,幼兒教師還可以轉換比賽的形式。比如,一開始可以設置相對簡單的比賽模式,教師讀出來漢字的讀音,幼兒寫在答題版上,如果幼兒寫的正確,幼兒教師則可以播放一曲歡快的兒歌,為幼兒示意。第二輪語文比賽可以加大難度。幼兒教師可以整合一些含有所學漢字的兒歌,為幼兒播放一遍兒歌,讓幼兒將聽到的兒歌內容中涉及到學習過的漢字寫下來,寫出的漢字越多,分數越多。因為大部分的幼兒都具備爭強好勝的心理,所以,他們會對參與比賽充滿的無限的熱情。同時,對于幼兒來說,參與兒歌漢字游戲課外活動也就是幼兒學習知識和鞏固知識的過程。除此之外,在教學有關大寫數字的內容時,幼兒教師可以借助《十四和四十》這首兒歌時,當幼兒吟唱這首兒歌時,幼兒教師可以為他們配上一些手勢,幫助幼兒學好相關的知識。所以,在兒歌中,蘊含著豐富的語文知識,同時也涉及到許多有趣的內容,這些內容足以填補幼兒心靈和精神層面的空缺,同時也能影響到幼兒的個人精神世界,可以助力幼兒語言表達水平的有效提升。所以,幼兒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兒歌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并且還要適當地融入兒歌游戲、課外活動等內容,開展多樣化的形式,讓幼兒意識到學習語文知識是一個豐富自我、有趣快樂的過程,這樣幼兒會更加深刻地記憶所學的語文知識,并且也會嘗試著將這些內容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有利于做到實際運用,切實助力幼兒語文學習與實踐能力的有效提升。總而言之,語文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這也是幼兒形成良好個人品德和修養的開端。不僅如此,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也會得到提升與拓展,所以,幼兒教師要將兒歌融入在語文教學中,起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效果。與此同時,幼兒教師還要借助多媒體等一些現代化教學模式,在播放兒歌的過程中配備一些有趣的圖片,激發幼兒的語文學習興趣,實現寓教于樂、寓教于學,讓幼兒可以在快樂中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幼兒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玉石.淺析兒歌在幼兒語文學前教育中的應用及發展[J].漢字文化,2018(06):83+95.
[2]侯曉莉.淺談兒歌在幼兒語文學前教育中的應用[J].留學生,2016(06):199.
[3]趙明霞.淺析兒歌在幼兒語文學前教育中的應用及發展[J].語文建設,2016(03):91-92.
[4]顧春蘭.淺談兒歌在幼兒語文學前教育中的應用[J].語文課內外,2018,000(005):8.
作者:張英
- 上一篇:中職語文教師執行能力教育意識探討
- 下一篇:高中語文教學及傳統文化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