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語文實踐論文
時間:2022-08-30 03:42:34
導語:高職學生語文實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語文實踐教學的內涵
語文是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一體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不管我們將來從事什么職業,我們都離不開語文。傳統的語文教學只停留在對文章的閱讀與賞析方面,沒能對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提供很好的平臺。隨著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社會對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視,筆者認為在高職類的學校中,應強化語文的實踐教學,努力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個性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語文的實踐教學課程主要有兩大類:一、表達與交流;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其中表達和交流主要是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這類課程主要是訓練學生的社會能力。在現代社會里,話語得體,口述準確清晰,會說良言,是任何一類人才都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孔子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鄙朴谘哉f,就是一種促使事業成功的得力之“器”。作為現代化人才骨干的大學生,不論攻文攻理,不先“利”口語這個“器”,就不能很好地“善”未來之“事”??v有“經綸”滿腹,遇到問詢不能迅速準確解答,公開場合不能準確精辟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在現代這個合作競爭的社會就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才。此外,口語交際的即時性還決定了交際主體必須具有敏捷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現代高職學生注重口語交際,常說良言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這兩種能力也是現代人才的基本能力,是社會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一類重要的語文實踐課,是寫作訓練,即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其職場適應力。新教材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傳統的作文訓練方式有所減少,但增加了不少實用性強的應用文,如條據類、申請書、啟事、說明書、廣告詞、創業策劃書、求職應聘信等。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就業需要,結合專業特色,設置更為合理、有用的命題,著力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其職場適應力。另一類重要的語文實踐課程,即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指將已有的語文知識技能在實踐中應用,又在應用中獲得新知提高能力的過程。筆者認為這種訓練應該有三個關鍵詞:一是語文,這是目的;二是綜合,這是方式,不是單一的,是多種語文要素的結合,又是師與生、生與生、學校與社會多個主體合作進行的;三是實踐活動,這是手段,以區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它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
二、語文實踐教學活動案例分享
筆者曾在某高職學校學生中開展了一次“分享我的創業策劃”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班級44名同學,分為7個小組開展活動。具體活動如下:
1.以自愿組合為主,教師是當調配,6-7名同學一組,組成若干創業團隊。
2.每個創業團隊結合所學專業,通過市場調查和創業環境分析,選擇一個合適的創業項目,并根據創業策劃的要求開展活動,編制創業策劃書。每個創業團隊自選隊長,隊長要做好創業項目籌劃、創業策劃書編制和創業策劃匯報交流的分工。(調研能力、寫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3.創業團隊上交創業策劃書,并根據教師的指導意見作適當修改。(寫作能力)
4.由教師指派或大家推選一名同學擔任分享活動主持人;分享活動主持人閱讀各個團隊的創業策劃書,準備主持詞。(口語能力、溝通能力)
5.每個創業團隊推選一名評委;要請班主任、相關課程及企業人士擔任特邀評委。
6.由教師指派或各創業團隊推選分享活動工作人員2-3名。(溝通能力)
7.各創作團隊根據創業策劃書制作演示文稿,用于匯報和分享。每個創業團隊的匯報時間為8分鐘,答辯時間不超過4分鐘,合計不超過12分鐘。(演示文稿能力)在這個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調研能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使用演示文稿的能力。綜合實踐的目的得以實現。目前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教材、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專語文教材,其教材組元還是比較合理的,每單元分為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三個部分。但就目前的高職語文教學來看,后兩類的內容訓練并未真正引起老師的重視,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所占比例很小,甚至都未能把此類訓練納入正常的教學過程,即使有正常的教學訓練,也沒有相應的考察,這是教材和教學的脫節,也是需要引起重視的。
三、結論
筆者認為,應在高職語文的教學中加大此類口語交際的教學力度,以人為本,為學生將來的就業、生活提供更大的幫助。如每單元需要三周教學時間,那就必須有一周(約4課時)的時間來完成表達與交流及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訓練,并體現在授課計劃中,期中、期末考試中也必須有相應內容的考察。至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筆者認為一學期大概4個月,每月實踐一次即可。因為準備一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所花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多,一月進行一次訓練,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對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選擇,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民主決定。學生的就業與人才市場的需要息息相關,學生在校期間所接受教育的成果是否有效將由社會需求檢驗,所以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以就業為導向。現在的用人單位除了對學生專業能力有所要求外,更多的是對學生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希望學生具有較高的個人素養和道德修養,有較強的心理素質,能夠獨立完成工作,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企業忠誠度等。學生只有具備這些良好的職業能力,才能在就業市場上具有競爭力。語文實踐課,就像蒲公英的根,應深深的扎根在整個語文的教學中,它對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為高職學生將來的就業提供了很好的能力保障,使高職學生更能從容應對將來的職業需要。
作者:嚴敏單位: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信息工程系
- 上一篇:小學語文實踐論文
- 下一篇:新課改下語文實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