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對幼兒語文素質的培養

時間:2022-06-10 04:42:42

導語:語文教學對幼兒語文素質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學對幼兒語文素質的培養

語文是一門比較講究基本功的科目,這些基本功與我們平時的耳濡目染及努力是分不開的。語文素質不僅包括文學方面的素養,還包括一定的內在素養,如日常的說話、行為舉止,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幼兒教師一定要讓自己的言談舉止更文明,同時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因為這將影響這些剛剛接受教育的幼兒,因為幼兒時期,幼兒園是孩子相對比較正式接受教育的場所,這個時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而幼兒教師的言行,很可能會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對幼兒進行一些比較基礎的語文素養的培養。筆者主要從幼師語言表達、幼師語言漢字和幼師閱讀寫作三個方面闡述幼兒教師的語文實踐教學。

一、幼兒師范語文教學幼兒的口語表達

語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語言的使用不僅會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效的語言表達還會為我們贏得更多的機會。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多與學生交流,例如在講關于水果的話題時,可以問孩子都有一些什么水果(香蕉、蘋果、葡萄等)并向學生說說一些水果的用處,比如抽筋的時候,可以吃香蕉。教師在日常教學可以多向學生講一些擴展的知識。平時也要讓學生多多朗讀,可以選擇一些簡單優美的詞句讓學生閱讀,學生也會在平時的閱讀中增長知識。為了增強朗讀的趣聞性,可以以對話的形式讓學生朗讀,使孩子在課堂上的發言更勇敢。尤其是在日常課堂上,可為孩子提供提問和回答的機會。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有趣的小題目,對孩子進行提問。同時,在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注意給孩子適當的鼓勵,提高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通過創設各種情境,讓孩子越來越自信,敢于表達自我。

二、幼兒師范語文教學中幼師語言漢字

漢字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寄托了從古至今的名人政要的思想,每個漢字都有其背后的意義。幼兒時期,孩子的認知能力不是很強,幼兒教師在進行漢字教學時,要注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漢字的結構是相對比較復雜的,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不知道從哪下筆的情況,幼兒教師教學時一定要注意每個漢字的筆畫,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孩子對漢字的興趣。為了提高孩子對漢字學習的興趣,可以教孩子一些比較簡單的象形字,比如“山”、“火”、“水”等,因為這些漢字代表的事物都是孩子熟悉的,這樣孩子理解起來就會更容易。教師也可以將文字的象形字畫出來,讓孩子思考這些都是什么漢字,讓孩子知道這些漢字的來歷,這樣孩子學習漢字時就會更感興趣,也會激發孩子的想象力。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學習漢字,教師可以在教室的墻壁上掛一些關于漢字的字畫,讓孩子識字,因為這些圖畫都非常有趣鮮艷,孩子容易被這些漢字吸引,對漢字的記憶更深刻。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識別漢字,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讓孩子學習漢字,將一些相同部首的字寫在一張紙上,比如“江、河、湖、海”或者“樹、林、楊、柏”等,孩子找到相同部首的漢字,培養孩子對漢字的辨知能力。教師通過這些方式讓孩子接觸漢字,會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認識漢字,寫漢字。

三、幼兒師范語文教學中幼師閱讀寫作

幼兒時期孩子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強,幼兒師范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對文章進行閱讀和理解甚至進行簡單的寫作,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重點對孩子進行培養。童話故事是小朋友都喜歡聽的,童話故事帶給孩子的不僅是一個一個牽動人心的小故事,而且有對人性真善美的體現,這對提高學生的審美等品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對孩子進行童話故事的培養,還要對學生進行一些國學方面的灌輸,例如《三字經》、《弟子規》等,這些對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文學作品。孩子閱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要孩子加深對一篇文章的理解,對于《弟子規》,也許孩子能夠流暢地背下來,卻不一定能理解。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排演,例如對于“入則孝”這一部分的內容,可以讓孩子進行排演,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等,這樣孩子對文章的理解會更深刻,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言行。寫作方面,幼兒教師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文字處理能力,可以給學生講一個童話故事,例如《白雪公主》。讓學生用簡單的幾句話,概述下心目中的白雪公主是什么樣的,通過對熟悉人物的描寫,慢慢地培養孩子對人物描寫的能力。

總之,語文的學習需要的是時間的累積,幼兒語文的啟蒙更多的是讓孩子簡單地掌握一些語文基礎知識,養成一種習慣,對語文學習更趨向于語文素養的培養,這對孩子學習語文非常有幫助。

作者:石宗珍 單位: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