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時間:2022-10-29 11:16:37
導語: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1+X”證書制度是新時代我國深化職業教育制度改革、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而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和評價模式上做出的重大舉措和重大創新。這一制度的推行能夠大力提升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更好推進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該文以“1+X”證書制度為研究視域,對當前我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就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如何對接“1+X”證書制度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1+X”證書制度;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
職業教育是培養專業技能人才的搖籃。2019年,為了深入推進我國職業教育制度改革,進一步健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職業教育國家標準,國務院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下稱“職教20條”),正式提出了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這是新時代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和評價模式的重大創新,對于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推進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現代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1+X”證書制度的指導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該如何進行自我改革和創新,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1“1+X”證書制度概述
所謂“1+X”證書制度,是職業院校學生“1個學歷證書+若干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的簡稱,它是對我國傳統的職業教育學歷證書制度的創新和升級,旨在強調學歷證書價值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和強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地位和重要性。其中,“1”是“X”的前提,而“X”是在“1”的基礎上所獲得的職業技能的提升,它能夠促進職業院校深化教學改革,從而進一步提升“1”的價值和含金量。也就是說,“1+X”證書制度既強調了職業院校學生要努力獲得學歷證書,同時也要求他們在確保成功取得學歷證書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職業技能學習,并獲得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1+X”證書制度是新時代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大創新,它與我國以往實行的“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學歷學位證書+資格證書”等制度具有顯著不同,突出表現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職業資格證書的迭代升級方面。一是證書的具體要求更高。雖然職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都是職業院校學生職業能力的反映,但是職業資格證書只是職業院校學生能夠在某一特定崗位工作的前置條件,證明該學生已經具備了從事這一特定崗位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僅包括了職業資格證書所反映的內容,而且更進一步反映了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的實際水平,它可以劃分為初、中、高三個不同的等級。二是證書的內容具有顯著不同。以往的雙證書制度中,職業資格證書對于每個學生而言是相同化、單一化的,學生只能滿足某一類型的崗位需求。而“1+X”證書制度中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包括“X”個,每個學生可以持有證書的數量不一定是相同的,而且各個證書的等級也可以是不同的,這樣就可以使學生能夠達到復合型、創新型人才要求,從而適應不同崗位的需求[2]。
2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與“1+X”證書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重要的構成內容。對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而言,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主要包括商務英語證書(BEC)、商務英語翻譯證書(ETTBL)、國際人才英語考試(ET-IC)等語言類、商務類等級證書和跨境電商B2B數據運營等跨境貿易類證書。不同的技能等級證書包括不同的職業技能模塊,并對應不同的等級,不同模塊和不同等級所對應的職業技能、知識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要努力使專業教學與職業技能等級的標準有效銜接,將職業技能模塊所對應的知識內容融入教學計劃之中,并與企業每個專業崗位相符合,以達到“1+X”證書制度的要求。
3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對接“1+X”證書制度存在的問題
現如今,我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在與“1+X”證書制度的有效對接、融合發展上主要存在如下問題:3.1專業定位不準。商務英語專業主要包括“商務”和“英語”兩個模塊,其中“商務”模塊是本專業的重點,即商務英語專業應以培養懂商務的英語人才為重點。當前,我國多數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存在定位不清晰的問題,對“商務”和“英語”孰輕孰重、孰先孰后缺乏明確區分,在教學中主要參照英語專業進行課程設置,重點圍繞英語知識進行授課,而對國際商務知識的課程設置太宏觀,對本專業應該掌握的技能知識講授不夠。此外,大多數教師對涉及本專業學生職業生涯的知識和技能重視不夠,課程內容呈現出散、泛的特點,缺乏實踐性和職業目標性。3.2課程設置缺乏職業性。一是課程沒有充分結合職業技能需求。主要表現為涉及商務英語談判、商務電函合同書寫等方面的課程設置時間較少,對崗位特定職業技能的培養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核心職業技能素養不夠,不能很好地適應崗位轉換。二是課時安排不合理。主要表現為公共基礎課學時多于專業課學時,學生學習職業技能和特定崗位技能的機會太少;理論課時多于實踐課時,學生社會實踐課程安排不多。由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要求高職院校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外貿業務的操作流程。而這種缺乏社會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塑造與培養,也不能突出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特色。三是課程內容更新滯后。課程內容沒有充分融合行業標準,而且沒有根據崗位需求的變化而更新,這樣容易導致學生的知識架構與社會需求不符,不能有效實現專業培養目標。3.3教學評價體系不合理。教學評價體系是商務英語專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專業知識學習效果的綜合反映。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評價仍然存在重理論、輕技能的問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主要采取終結性評價方式,對學生技能的考核不足。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更加重了教師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的問題,與“1+X”證書制度所要求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相背離,不利于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職業技能,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
4完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要在“1+X”證書制度的指導下,從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優化課程設置、完善人才評價方式等三個方面著手,不斷強化學生職業技能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4.1明確以職業技能為重點的培養目標。要以當今社會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為依據,進一步明確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復合型技能人才。具體而言,即把人才培養的目標確定為使學生兼具“英語應用+商務操作+崗位拓展及創新”三方面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這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較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核心語言能力,而且具有熟練的商務談判、商務項目管理、跨境貿易等國際商務實務操作能力。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作為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符合“1+X”證書制度所強調的職業技能等級要求。4.2建立與職業技能要求相匹配的課程體系。要根據商務英語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目標,突出職業性和應用型要求,進一步完善建立與本專業職業技能要求相匹配、與“1+X”證書制度相適應的課程體系[3]。要把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和具體工作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以“1+X”證書所對接的崗位需求為導向,調整現有課程體系。以“1+跨境電商B2B數據運營證書”為例,可根據其對應的工作領域、工作任務和職業要求來調整課程設置,將商務英語課程劃分為語言應用課程模塊、跨境貿易綜合知識課程模塊以及實踐操作課程模塊等三個模塊。其中:語言應用課程模塊應包含跨境電商英語、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聽說等課程;商務綜合知識課程模塊包括國際商務導論、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務談判、跨境電子商務等課程;實踐操作課程模塊主要包括跨境電商平臺運營、跨境電商數據分析、跨境交易客戶管理等實訓內容。在實踐學習方面,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研融合等方式,依托“1+X”證書試點平臺,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豐富和拓展實訓資源,提高學生的實踐學習效果。4.3優化完善人才評價體系。要改變傳統的終結性評價和以學歷證書評價學生能力的方法,在人才評價體系中更加突出職業崗位能力導向,建立與“1+X”證書制度相適應的多元化的人才評估體系,進一步推動實施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就業為導向推動教學改革創新,實施課證融通的考核方式,鼓勵學生除了要努力獲得學歷證書外,還要在商務英語證書(BEC)、商務英語翻譯證書(ETTBL)、國際人才英語考試(ETIC)等技能等級證書考試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競爭優勢。
5結語
在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1+X”證書有機融合的過程中,“X”的確定、“X”的數量、教師團隊的建設、“1+X”證書教材開發、學生學習成果認定和社會服務方向,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探索解決,也是后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Z].2019.
[2]張偉,李玲俐.職業院校“1+X”證書制度實施策略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9(20):16-19.
[3]劉煒杰.1+X證書制度下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研究[J].職教論壇,2019(7):47-53.
作者:黃小蕊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學習需求狀況分析
- 下一篇: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教育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