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腸外營養并發癥護理論文

時間:2022-11-09 09:20:00

導語:全胃腸外營養并發癥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胃腸外營養并發癥護理論文

【關鍵詞】胃腸道

當胃腸道功能障礙時,全腸外營養(TPN)可以提供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糾正營養不良,提高機體抵抗力,加速傷口愈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本科對實施TPN的病人采取一系列的護理措施,預防并及時處理TPN并發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00年1月至2007年11月,本科接受TPN治療病人96例,男51例,女45例;年齡18~83歲。按病因分類:急性胰腺炎36例,腹部創傷或大手術后35例,胃腸道瘺8例,惡性腫瘤放、化療8例,其它9例。合并糖尿病11例。均經中心靜脈留管行TPN治療5~38d。置管時間8~35d。給葡萄糖加脂肪乳劑25~30kca/kg,復方氨基酸0.15~0.2g/kg,加3L容量輸注。

1.2并發癥

術后25例出現TPN相關并發癥,其中導管脫出2例,導管相關性感染7例(霉菌2例);高血糖17例,酮癥酸中毒2例;心力衰竭3例,脫水6例;電介質紊亂18例;低血鉀12例,肝功能損害8例;膽囊炎1例。中止TPN治療8例,其中因難以控制高血糖2例,心功能不全2例,肝功能損害4例。未發生因TPN并發癥死亡病例。

2護理措施

2.1中心靜脈穿刺插管過程中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在中心靜脈穿刺插管過程中可造成氣胸、胸腔積液、空氣栓塞、導管栓塞、神經和血管損傷等并發癥。穿刺后要嚴密觀察病人的呼吸及一般情況,一旦出現上述并發癥,必須迅速通知醫生及時處理。拔管后空氣經竇道也可進入血管。作者在置管過程中迅速封閉針口或管口,拔管后按壓住皮膚孔口并封閉皮膚孔口12h,無1例空氣栓塞發生。本組2例因導管固定不牢固病人燥動時脫出。一旦發現導管脫出,即應檢查病人全身和穿刺創口局部情況,如無空氣進入及出血,常規壓迫穿刺創口并用敷貼封閉。

2.2感染性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導管感染容易產生的原因有: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長期應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調;自身存在感染灶;導管留置時間較長等[2]。此外TPN同時與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混合注射,配制時增加了污染機會,容易發生導管感染。注入導管系統如處理不當,均有污染可能。作者在TPN配制中嚴格無菌操作,輸液瓶口膠塞處應用聚乙烯吡咯酮碘和70%酒精清洗消毒。對TPN外接管道系統更新1次/d,接頭部分每天消毒,導管只限于TPN,不使用三通管。一旦出現發熱寒戰無其它病因,就應考慮導管相關感染。及時拔除TPN導管,取導管尖端及血培養,根據藥敏情況調整抗生素。

2.3代謝性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ASP患者TPN過程中代謝性并發癥主要有高血糖和低血葡萄糖兩種情況。前者由于手術或創傷患者為高分解代謝狀態,體內存在著胰島素抵抗,加之胰島細胞破壞、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高血糖很容易發生。同時隨著手術適應證的擴大,部分病人伴有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主要表現為血糖升高,尿糖和滲透性利尿,進一步發展可出現最為嚴重的高糖高滲性昏迷。本組發現高血糖17例,血糖最高至29.6mmol/L。為預防高血糖的發生,作者除應用足量外源性胰島素外,還采取嚴格控制葡萄糖的輸注量和速度,一般將速度控制在3~4mg/(kg·min),3L袋總量在20~24h內均勻輸入,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嚴密監測血糖和尿糖,應用TPN3d內測血糖1次/d、測尿糖1次/6h,依據尿糖水平皮下注射胰島素,血糖穩定后測血糖、尿糖1次/d;糖尿病病人或血糖控制不良者減少葡萄糖的輸入;加強病情變化時血糖的監測,一旦病人出現口渴,多尿等臨床癥狀,血糖升高,及時減慢輸液速度并通知主治醫師。本組2例在病情加重時未控制葡萄糖的輸入,加上外科并發癥致體液丟失,發生了酮癥酸中毒。對酮癥酸中毒需密切觀察神志和血壓,按血糖、尿糖檢測結果調整胰島素用量,補充足夠液體糾正脫水,持續至酮體消失。低血糖也是TPN過程中一個嚴重的代謝性并發癥,病人表現為焦急,常伴心悸,心動過速,多汗及饑餓感,重者可出現昏迷。檢查可發現低血糖,補充葡萄糖后癥狀減輕或消失。為防止發生低血糖,不要突然中斷或突然減慢3L袋的輸注,及時調整外源性胰島素的用量,尤其是在病人后期病情好轉時,內源性胰島素恢復,要及時減量外源性胰島素的用量2.4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預防及護理

TPN病人主要依靠3L袋補充水、電解質,內環境比較脆弱。同時高血糖可導致水電解質排出增加,鉀轉移入細胞內。因此TPN治療時容易發生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低鉀血癥是最常見的類型,本組12例。如果血糖持續偏高,可產生滲透性利尿作用,致體液總量不足甚至造成脫水。作者在TPN治療期間觀察尿量及皮膚彈性,記錄液體出入量,了解水平衡情況。定期測定電解質水平,根據需要補充鉀、鈉和微量元素。高消耗性疾病病人,為補充足夠熱量的氮,每天液體總量可能超過3000ml。對于年老、心功能不佳病人,如果輸液速度過快,量較大,可造成心功能不全。本組2例高齡病人TPN治療時出現胸悶、氣急、心率加快等心功能不全表現,經強心、利尿、控制液量和滴速后好轉。作者對液量超過2500ml心功能不佳的病人采用24h均勻輸入法,減少了心功能不全的發生。

2.5淤膽及肝功能異常觀察和護理

在TPN過程中,可出現淤膽和肝功能異常,表現為AKP、γ-GT、SGPT、膽紅素水平增加,膽囊脹大,膽泥形成,膽囊炎癥和結石。終止TPN后多能好轉。TPN期間應密切觀察黃疸及肝功能變化,使用利膽藥物緩解肝功能損害,必要時終止TPN。TPN過程中如胃腸道功能改善,應及時恢復腸道營養。

3小結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以及手術適應證的不斷擴大,TPN發生并發癥可能性會增加。作者對接受TPN治療的病人采取一系列的護理措施,預防并及時處理TPN并發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TPN并發癥減少,未發生因并發癥死亡病例。

【參考文獻】

1李丹,薛秀麗,郝維.營養支持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8):6.

2周霞,鄭紅毅.全胃腸外營養液配制使用中感染源的控制.中國藥房,2007,18(23):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