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2 10:46:00
導語: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是工程常見的質量通病。文章分析了住宅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并從設計和施工兩方面提出防治對策。
【關鍵詞】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產生原因;防治措施
前言
隨著城市住宅建設步伐的加快,不少住宅小區相繼建成,許多住戶陸續搬進新居,他們對住房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對一些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出現的裂縫情況非常關注,擔心這些裂縫最終會引發不安全事故。因此,分析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的原因及探索裂縫的防治措施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一、住宅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
混凝土的收縮變形是混凝土的固有特性,主要表現形式為澆筑初期(終凝前)的凝縮變形、硬化過程中的干縮變形、在恒溫絕濕條件下由凝膠材料的水化作用引起的自生收縮變形和溫度下降引起的冷縮變形。影響混凝土收縮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種、骨料品種和含泥量、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劑種類及摻量、介質濕度和養護條件等。混凝土的相對收縮量主要取決于水泥品種、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絕對收縮量除與這些因素有關外,還與構件施工時最大連續邊長成正比。當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收縮受到其支承結構的約束,板內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縫。
(一)澆筑初期(終凝前)的凝縮變形
凝縮變形產生的裂縫發生在混凝土結硬前最初幾小時內,通常澆后24h即可觀察到。這種裂縫有兩類:一類是由于塑性混凝土下沉產生的裂縫,在梁、板中都有可能產生;另一類是塑性收縮裂縫,常出現在板中,裂縫逞不規則的雞爪狀或地圖狀。凝縮變形產生的裂縫多與混凝土的泌水現象有關。
新澆筑的混凝土經壓實后,由于重力作用,重的固體顆粒向下沉,迫使輕的水向上移,即所謂“泌水”。當固體顆粒彼此支撐不再下沉,或水泥結硬阻礙了它的下沉,泌水即停止。如混凝土中固體顆粒能不受阻礙地自由下沉,則僅使結硬后混凝土的體積減少,并不會產生裂縫。
塑性收縮裂縫并不受混凝土中鋼筋的影響,影響塑性收縮裂縫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表面的干燥速度,當水分蒸發速度超過了泌水速度時,就會產生這種裂縫。因此凡是能加速蒸發速度的因素(如氣溫高、相對濕度低、風速大以及混凝土中溫度高于周圍空氣溫度)都會促使塑性收縮裂縫的發生。塑性收縮裂縫的表面寬度有的可達1~2mm。這種裂縫在自由支承板的四角處則很少出現,因為角部的干縮不受約束;相反,如板的邊緣受到約束(磚墻等),則將出現與板邊呈45°的一系列平行裂縫。
(二)硬化過程中的干縮和水化作用引起的自身收縮
自身收縮與干縮一樣,在澆筑后相當長的時間約1~2a才會出現,它是由于水的遷移而引起的。但它不是由于水向外蒸發散失,而是因為水泥水化時消耗水分造成凝膠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彎月面,產生所謂自干燥作用,使混凝土體的相對濕度降低和體積減少;水灰比的變化對干燥收縮和自身收縮的影響正相反,即當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時干燥收縮減少,而自身收縮增大。如當水灰比大于0.5時,其自身干燥作用和自身收縮與干縮相比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當水灰比減少到0.35時,混凝土內相對濕度會很快降低到80%以下,自身收縮與干縮則相接近。在硬化混凝土收縮受約束的條件下,收縮應變將導致彈性拉應力,拉應力可被近似看作彈性模量與應變的乘積;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材料出現開裂。但是由于混凝土的粘彈性(徐變),部分應力釋放,徐變產生的應力松馳后的殘余應力才是決定混凝土是否開裂的關鍵。
(三)溫度下降引起的冷縮變形
由于建筑物各部位在各季節所受溫度變形不協調,從而導致裂縫。當結構周圍溫度變化時,梁、板、墻體均要產生變形,降溫時梁的溫度變化滯后于板,特別在急冷降溫時更為明顯,板的收縮大于梁,梁相對于板而言為外約束,由于板的收縮變形受到梁的約束,故在板上產生拉應力,這種應力是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這種裂縫在板上常為貫通裂縫。
(四)現澆板上過早施工而加荷引起的裂縫
《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混凝土強度達到1.2kg/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但開發商為了搶時間,趕進度,在剛澆好的現澆板上或混凝土尚處在初凝階段,就任意踩踏,搬運材料,集中堆放磚塊、砂漿、模板等。過早的加荷人為地造成了現澆板裂縫。
二、防治措施
(一)設計方面
在設計方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現澆板結構設計中除考慮強度要求外,還應進行撓度及裂縫驗算,考慮施工不均勻性及混凝土本身的收縮因素,適當增加板厚,增強板的剛度。
2.宜采用較小直徑密度分布的方式進行布筋,為防止溫度及收縮引起的應力影響,應適當提高配筋率,這樣可提高混凝土體的極限拉伸應變及混凝土抵抗干縮變形的能力,防止因混凝土自身收縮出現大量的應力集中點,使局部出現塑性變形產生裂縫。另外混凝土標號設計強度不宜太高。
3.應在樓板上每隔20m左右處設置一后澆帶,并在樓板中間墻體支座處設一條伸縮縫,使其釋放內應力。
4.樓板因四周嵌固于墻體內,應在四角部位按要求配置雙向鋼筋,伸出長度應小于1/3L(L為短向邊長),且不小于1.2m為宜。
5.在抗震非設防地區,也應適當增設混凝土構造柱,提高房屋整體抗震強度。
(二)施工方面
1.應嚴格按配合比進行計量投料,控制攪拌時間及水灰比,并根據現場砂含水量變化及原砂中含粒徑5cm以上的礫石篩選調整施工配合比,保持混凝土強度及坍落度一致,防止因水及水泥用量過多而增加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及空氣,從而產生較大的內應力,導致產生收縮裂縫。
2.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占體積的70%左右,必須注意粗骨料的質量,宜用粒徑15~20mm的石子進行合理級配,含泥量<1%;砂子應用中、粗砂,含泥量<3%,砂率控制為40%左右,坍落度控制為14~20cm;水泥應選用非早強度型、水化熱低和質量穩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減少混凝土自身收縮。
3.嚴格控制板面負筋保護層厚度。現澆板負筋按設計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過或隔斷時,一般放置在梁鋼筋上面或與梁鋼筋綁扎在一起。為了控制好負筋保護層厚度,必須采用Φ10~14的鋼筋馬凳,縱橫間距為800mm左右來固定負筋的位置,并用電焊把馬凳與負筋焊牢,使馬凳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移位,保證負筋不下沉,從而有效控制負筋保護層的厚度,不使板負筋保護層過厚而產生裂縫。模板中線管鋪設密集處的上部及下部鋪放一層18號鋼絲網,寬度每邊應大于管區100mm為宜。
4.現澆板上不要過早上人、堆料和施加荷載,因混凝土澆筑后要有一個硬化過程,才會有強度;在這個過程中,應對混凝土加以保養,不能對混凝土施加任何外力。必須做到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kg/mm2后,才允許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5.現澆混凝土樓板必須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水平和垂直方向各一遍,每次振搗相互重疊1/3的振搗寬度,不留施工縫。
6.在初凝后和終凝前應用木抹子趕平壓實及用鐵抹子趕壓三遍,減少收縮裂縫的出現。
7.混凝土澆筑完畢12h內,及時進行合理養護,保證規定的養護時間,一般情況下不少于7d,對摻有外加劑或抗滲混凝土養護不少于14d,提高混凝土自身拉伸應變能力,防止干縮變形出現裂縫。
8.發展纖維混凝土,在普通混凝土中摻入少量的抗裂合成纖維,其摻量為0.6~1.8kg/m3,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早期裂縫。
三、結語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是工程常見的質量通病,大量工程實踐說明,只有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針對各影響因素考慮全面、細致,嚴格遵守設計和施工規范,弄清裂縫出現的原因,再加以正確的處理措施,裂縫是可以得到控制和預防的。
【參考文獻】
[1]羅先兵.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西部探礦工程,2006,(1).
[2]郭敬.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的成因及預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5,(1).
- 上一篇:綜治部門人民調解經驗交流
- 下一篇:文學翻譯核心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