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體育知識創新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30 10:35:00
導語:我國體育知識創新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知識產權是知識經濟社會勞動者的主要權益?,F代體育工作者用知識和科技改造體育,使體育發生了質的變化,也使體育知識產權成為其主要權益。我國體育知識創新獲得了豐碩的成果,這是體育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
【摘要題】社會體育
【【關鍵詞】體育/知識產權/知識創新
1體育知識產權的產生
1.1體育知識產權概念
它是體育組織、體育工作者、體育經營者和贊助者依法享有的體育智力勞動成果和經營標志、信譽的權力。國家在一定情況下也有知識產權。
1.2體育知識產權的產生
現代社會已進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知識經濟時代。智力勞動、智力勞動成果已經成為主要勞動和經濟形式。智力勞動創造的社會和經濟價值遠遠大于簡單的體力勞動,甚至某一項科技發明就使社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如電、蒸汽機、計算機的發明。智力勞動者所占的比例在發達國家已經接近甚至超過體力勞動者,知識產權成為現代知識經濟社會勞動者的主要權益。
傳統體育知識含量低。它是人們將生活、生產中的一些動作或技能提煉出來,重復練習以達到熟練,增強某種體能并獲得一定樂趣的活動。體育競賽只是民間中少數人參與的一種娛樂。參賽者僅僅靠天生的身體素質和簡單的技術或技能,不需要長期專門化訓練。那時體育沒有商業利益,也沒有以此為生的專業運動員和教練員。
體育開始從社會生產生活中單獨分離出來,逐漸專業化是近代,主要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的事情。出現了以教學、訓練、競賽、表演為職業的體育教師和教練員、運動員、管理人員,使運動技術水平快速提高,體育事業得到很大發展。
由于現代體育運動的社會化,使體育不再是運動員個人行為,而成為有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管理人員、傳媒人員和觀眾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的高度社會化活動。為了在體育競賽中獲得勝利,實現人生價值、理想和獲取精神及物質利益,人們把大量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運用到體育中,出現了運用自己知識和技能并專門進行體育教學、訓練、競賽、研究的專職教師、教練員、運動員、科研人員。體育的專業化、科技化,使運動競賽水平迅速提高,競爭更加激烈,參賽者僅僅依靠天生的體能及簡易技能是不可能獲取勝利的,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系統的專門化訓練,挖掘和發揮有運動天賦的運動員最大人體運動生理潛能。體育競賽已經成為以教練員為主導,運動員參賽為表現形式,有教練員、運動員、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參與的以知識和智慧為主的群體競爭。這種體育科技化、專業化使體育知識產權成為體育工作者的主要權益。
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為了保護和調動廣大體育勞動者知識創新的積極性,促進人類體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建立健全一套維護體育勞動者智力勞動成果合法權益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
從知識產權的角度講,體育開始正規的公平競賽就有了未公開信息權;體育的專業化、商業化產生了體育競賽表演權;體育知識化就有了體育著作權;體育科技化有了體育專利發明權、非專利發明權;體育產業化、市場化有了體育商標權、廣告權;有了體育競賽的廣播電視實況轉播,就有了體育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1.3體育知識產權的作用
(1)實現和保護公民、法人的體育合法權益。運動員、教練員、科研人員和體育經營管理者、新聞媒體及贊助商等公民和社會團體的知識產權是其現代社會合法權益中的主要權益,依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2)促進體育運動科技創新。保護體育知識產權就是調動和保護體育工作者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創造性,建立這種保護和激勵機制,對體育事業的快速和健康的發展將起極大的推動作用。
(3)拯救和發展奧林匹克運動。奧林匹克運動一度曾因所需資金巨大和經營不善出現巨額虧損而陷入危機。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進行商業化操作后奧林匹克運動才開始扭虧為盈。美國人尤伯羅斯最大貢獻就是開發利用奧林匹克運動的廣播電視轉播權和奧林匹克標志等奧林匹克知識產權巨大潛在的經濟價值,使奧林匹克運動柳暗花明,重新喚發勃勃生機?,F在奧林匹克運動的無形資產正迅速穩定增長,成為國際奧委會巨大的、永久的、無風險、快速增值的財富,是奧林匹克運動持續發展的經濟基礎。
(4)保障體育運動健康順利發展。體育知識產權可以使體育科技創新不斷涌現并迅速推廣應用,有效地防止濫用和隨意歪曲篡改,體育無形資產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使體育運動的發展得到穩定可靠的資金支撐。
2科學知識和技術根本性地改造了體育
現代體育與傳統體育相比,技術動作更加科學,戰術水平更為先進,運動成績大幅提高,競賽更加精彩激烈。其主要原因是體育工作者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投入了大量的智力勞動,進行廣泛的科學研究,把數學、物理學、仿生學、生物學、流體力學、美學、美術、音樂、舞蹈等知識,運用到田徑、體操、游泳、滑冰等項目的技術動作設計上;把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人體生物化學、人體遺傳學等知識,運用到運動員選材、訓練、恢復上;把材料學、機械制造、儀器儀表等知識運用到體育運動器材的改進和制造上;把哲學、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政治學運用到運動項目的設計和競賽的組織、編排、裁判和獎勵中去,有力地推動了體育理論的發展,訓練方法的改進,器材和設備的更新換代,使體育的科技含量大大增加,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茖W技術使體育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質的改變。
人類體育運動的發展史,可以說就是一部體育科技的創新史。每一項重大體育科技創新都帶來一場體育技術的革命和進步。跳高運動過桿動作經歷了多次重大技術創新,每次創新都帶來運動成績的大幅提高。第1次是1864年由蹲踞式改為跨越式,使成績上升到1.70m。第2次是1895年由跨越式改為剪式,又使高度升到1.97m。第3次是1912年改為滾式,使高度突破2m大關。第4次是1936年出現了俯臥式,又將紀錄達到2.07m。第5次是1973年發明了背越式,世界紀錄竟超過了2.30m。
1877年英國人發明了乒乓球運動項目后,人們經過改造創新使球、球拍和技術逐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890年英格蘭人詹姆斯·吉布用空心賽璐珞球代替開始的軟木塞和橡膠球,使球的重量減輕、彈性增強。球拍開始時是用羔皮紙貼成的長柄圓形空心的球拍,后演變為梨形木板拍。木板表面平整、堅硬、彈性小,球拍擊球的摩擦力較小。1903年英國的庫特發明使用了膠粒拍,擊球時使拍與球的摩擦力大大增加,既能進攻還可有效地制造旋轉。1951年奧地利人發明了海綿拍,為進攻性打法尤其是弧圈球打法提供了物質基礎。3我國體育知識創新獲得了豐碩成果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體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群眾體育蓬勃發展,人民身體健康狀況有了很大增強。競技體育實現了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創造了許多世界紀錄,在奧運會、世界杯賽、世界錦標賽和亞運會等重大國際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國運動員、教練員、體育科研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研究了大批體育科研成果,創新了許多世界高難度技術動作,探索出一些先進的訓練和管理方法,研制了一些先進的設備器材等。
3.1進行體育理論創新,創建了中國體育學
我國體育理論工作者經過艱苦努力,創立了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體育學,并成為國家一級學科。在體育自然學科上建立了運動訓練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體育統計學、體育測量學等。在體育社會學科上建立起體育史學、學校體育學、社會體育學、體育管理學、體育經濟學、體育法學、體育哲學、體育倫理學、體育美學、運動心理學、體育概論等。體育專家學者在這些領域上撰寫了大量的論文、專著,編寫了大量教材,進行了許多國家級、省部級等級別上的科學研究,取得許多重大科研成果。如完成了《我國公民身體素質調查》、《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狀況與發展趨勢》、《乒乓長盛考》等課題。
3.2創新了大批運動技術動作
國家乒乓球隊保持長盛不衰,是教練員、運動員、科研人員一直居安思危,不停探索乒乓球技戰術創新的結果。據不完全統計,截止于2001年,自1902年開始的世界乒乓球運動以來的百年歷程中,共有46項技術和打法的創新中其中中國原創的有27項,占創新總數的58.7%。其中有容國團的正手轉與不轉發球;李富榮的直拍近臺左推右攻;莊則棟的直拍近臺兩面攻;張燮林的長膠粒直板削球打法;許紹發的高拋發球;鄧亞萍的橫拍反膠與長膠全攻型打法;丁松的橫拍攻削結合等。
國家體操隊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一直保持較高技術水平,成績穩步提高,在第27屆悉尼奧運會上勇奪含金量很重的男子團體金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不斷地進行運動技術創新。截止1999年10月,國際體操聯合會以我國運動員名字命名的體操動作就達到27個。在自由體操上有童非的旋子轉體270°;在鞍馬上有重非的隔兩環挺身轉體360°;李寧的環中托馬斯全旋捷式轉體180°和正交叉經倒立轉體180°落下;吊環中李寧的后懸垂擺上成支撐和支撐后翻經后懸垂前擺上成支撐;李小雙的從支撐開始慢落下成懸垂直臂壓上成十字;盧虞富的冢原屈體后空翻2周等。
女子體操高低杠中莫慧蘭的高杠倒立扭臂握向前回環擺動團身前空翻越高杠至高杠懸垂;馬艷紅的低杠或高杠腹回環繃杠團身后空翻轉體360°下。
國家女子排球隊曾獲“五連冠”,譽滿世界,重要原因之一是國家男女排球隊在技術上有許多創新。如“平拉開扣球”、“雙重迭攔網”等十幾種創新技戰術。我國跳水運動居世界領先水平,總是不斷有創新的高難動作出現。
在大型團體操、廣播體操、男女自由體操、花樣滑冰、花樣滑水、跳水、健美操等項目上創編了許多上佳的體育藝術作品,有的并在世界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和受到國際體壇的贊譽。如第11屆亞運會大型團體操《相聚在北京》,陳露、趙宏博、申雪在重大花樣滑冰賽的幾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獲獎動作編排。我國建國以來,先后創編公布并在全國成年人和中小學生中廣泛推廣廣播體操,成人就有8套,加上中學生、小學生、幼兒的廣播體操、韻律操共有近30套,對普及和促進群眾性體育運動的發展、增強人民體質起了很好的作用。
3.3在球類、體操、游泳、跳水、長跑等項目的訓練方法創新上有重大突破
我國體育工作者把軍事訓練的原理移植到運動訓練中,提出了“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和大運動量訓練”的“三從一大”的訓練原則;在籃球、排球、乒乓球、摔跤、柔道等項目訓練上廣泛實行“男幫女”訓練法,獲得很好的訓練和競賽效果。
3.4發掘和弘揚了大批優秀傳統民族體育項目
我國優秀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大體可分為3大類。一類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體育項目。這類傳統體育項目,應是在我國大多數地方普遍開展,而不是僅限于某個地區、中華民族內的某個民族,并在我國內已經有全國性的正式比賽項目。主要有武術、中國式摔跤、圍棋、中國象棋、風箏、龍舟等。二類是民間體育項目。這類項目僅限于民間廣泛開展,沒有正式的比賽。如拔河、跳繩、踢踺子、氣功、舞獅、舞龍等。三類是少數民族體育項目。這類體育項目只是在某少數民族內部開展得較為普及,其他民族和地區開展較少。我國民族體育項目上數量眾多,風格各異。有壯族的搶花炮、僚球、維吾爾族的達瓦孜,朝鮮族的跳板,藏族的響箭,羌族的推竿,彝族的跳火繩,拉祜族射弩,佤族的打陀螺等。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近千種。
3.5創造出一批著名體育商標產品和重大體育科技發明專利
以我國著名體操運動員李寧為代表的體育工作者創造了李寧牌服裝和紅雙喜乒乓球產品系列、回力牌籃球鞋、雙星牌運動鞋等世界知名體育服裝品牌,以及航空牌羽毛球拍、火車頭牌籃球,利生體育器材商店等國內知名體育品牌產品與體育商業店鋪;體育科研人員研制出《ZR-WI型半導體激光器》、《水中等動力量練習器》、《游泳多指標測試儀》、《運動錄像解析儀》等體育訓練健身器材和“舒活精”等運動醫療藥品。
3.6出現了部分重大非專利發明成果
我國在北京建立的興奮劑檢測中心已經建成國家重點試驗室,連續12次順利通過國際奧委會的年度復試,始終保持國際A級實驗室資格,取得許多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科研成果。
我國已經多次進行全國公民身體素質普遍調查,收集整理出許多寶貴的中華各民族體質的有關數據,建立起了我國國民體質數據和體質健康標準。
【參考文獻】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S],1995-08-29.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S],1990-09-07.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S],1984-03-12.
[4]張厚福.體育法理[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 上一篇:油田工作者建國60年優秀征文
- 下一篇:報社文明單位標兵申請申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