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融資行為的實證芻議
時間:2022-04-26 11:44:13
導語:農業產業化融資行為的實證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融資意愿行為的企業自身影響因素分析從影響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意愿行為的企業自身因素看,當問及“企業在向銀行融資過程中得不到需求資金的企業自身主要原因”時,被調查的96家企業中,認為企業抵押不足的占65.63%;缺乏有效擔保的占40.63%;企業規模小及抗風險能力弱的占31.25;貸款附加成本較高的占37.5%(表1)。(二)融資意愿行為的企業外部影響因素分析在調查、訪談過程中,當被問及“造成企業融資難的外部主要原因”時,在市場環境、金融環境、政府政策環境、社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信用文化環境等六因素中,市場環境因素作為第一選擇的占34.38%;金融環境因素作為第一選擇的占21.87%;社會信用文化環境作為第一選擇的占21.87%。在第二選擇中,占主要地位的是金融環境因素及政府政策環境因素,比例分別為43.75%、28.13%;在第三選擇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市場環境因素及金融環境因素,比例分別為25%、21.87%;在第四選擇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經濟環境因素及政府政策環境因素,比例分別為28.13%、18.75%(表2)。這充分說明影響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意愿的主要外部因素為市場環境因素、金融環境因素、政府政策環境因素及信用文化環境因素。在其他因素都考慮完之后,社會法律環境因素及經濟環境因素也有相當的影響。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需求行為實證分析
(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需求動機分析(1)融資需求動機程度分析。根據行為科學理論,需要是行為產生的根本基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資金的需要必將產生融資動機,而融資動機又必將引發融資行為,行為的方向與目標就是滿足企業的發展資金需要。根據問卷調查及實地訪談顯示,同其他地區及其他中小企業一樣,隨著農業現代化的加速發展及黨和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當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也正加速發展。在加速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制約因素,如資金、人才、管理、經濟環境及其他因素,其中首要制約因素還是資金因素。在被調查的96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當被問及“當前企業發展的首要制約因素是什么”時,有51家龍頭企業選擇是資金因素,占總數的54%;有21家企業選擇是管理因素,占總數的22%。因此,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要發展壯大,首先要切實解決企業發展的資金與管理問題,尤其是資金問題,這也成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需求的主要動機。(2)融資需求預期用途分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需求的預期用途主要包括:用于企業擴大生產、用于企業更新技術、用于企業維持正常生產資金需要、用于企業歸還拖欠貨款、用于企業進出口資金需要等方面。在被問及“企業的貸款資金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時,在第一選擇中,選擇用于企業擴大再生產用途的占絕大多數,占總數的87.5%。在第二選擇中,選擇用于企業更新技術的最多,占總數的68.75%;其次是用于企業維持正常生產,占總數的18.75%,也有少量企業是用于歸還拖欠貨款及進出口資金需要的。在第三選擇中,選擇用于維持企業正常生產的占多數,有53.12%;其次是用于企業歸還拖欠貨款,占34.38%。在第四選擇中,選擇用于歸還拖欠貨款的企業較多,占總數的62.5%。這說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的首要預期用途是用于擴大生產;其次是用于企業技術更新改造;再次是用于維持正常生產;最后是用于歸還拖欠貨款。另外,還有少量企業是用于進出口資金需要(表3)。(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需求規模分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需求規模,亦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想要通過各種融資渠道獲得的資金總量。通過對96家企業的調查訪談發現,雖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需求較為普遍,但融資需求規模都較小。融資規模在500萬元及以下的占絕大多數,總共有85家企業,占總數的88%;融資規模在200萬元及以下的共有63家企業,占總數的65%。(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需求期限分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需求期限,表現為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間的長短,以及企業民間融資期限的長短。通過對企業的調查訪談發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其申請期限普遍較短。在被調查的96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總共有60家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期限在1年以內,占總數的62.5%;另外有30家企業選擇的申請期限為1~3年,占總數的31.25%;申請貸款期限在3年以上的只有6家企業,只占總數的6.25%。企業在向民間融資時,其融資期限偏向于選擇較長時間。在被調查的企業中,存在民間融資行為的企業有33家,其中融資期限選擇12個月以上的共有21家,占存在民間融資行為企業的64%;融資期限在12個月以下的只占36%。當然,通過訪談得知,存在民間融資的企業,其融資期限一般也不會超過3年。一方面說明,大多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都跟季節性因素有關,基本都是解決產品生產的季節性及周期性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也說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及銀行等金融機構控制風險的需要,很難進行期限較長的融資。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渠道選擇行為實證分析
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包括內源性融資及外源性融資,內源性融資主要集中在將未分配利潤、公積金、公益金等作為進一步融資,以及向企業員工集資等;外源性融資方式包括銀行貸款、發行股票、企業債券等。此外,根據融資是否通過第三方中介,企業外源性融資又可以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研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渠道選擇行為,目的是分析當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如何選擇融資渠道的,以便找出其規律性的東西。(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渠道選擇情況分析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渠道選擇上看,絕大多數是內源性融資及外源性融資兩者兼有,占總數的81%;有小部分企業單獨具有內源性融資,占總數的19%。單獨選擇外源性融資渠道的企業基本沒有,但當問及在內源性融資及外源性融資當中進行選擇時,企業還是更偏向于外源性融資,說明大多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具有外源性融資偏好。(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具體方式選擇情況分析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具體方式選擇上看,當被問及“當前企業融資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時,更多的企業選擇所有者投入、銀行借貸、未分配利潤、農村信用社及其他、民間借貸、員工集資等,其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為所有者投入和銀行借貸。在被調查的96家企業中,選擇所有者投入及銀行借貸作為融資方式的企業分別為84家及69家,分別占總數的87.5%及71.88%。使用未分配利潤作為融資方式的企業占總數的比重為15.62%,與農村信用社及其他這一方式持平。數據顯示,基本沒有企業選擇發行股票及發行債券融資。這說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方式還是有限的,應創造條件進一步拓展多種融資方式。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信用擔保行為實證分析
(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擔保需求行為分析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融資擔保需求看,絕大多數認為融資擔保是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問題。當被問及“企業是否認為擔保問題是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問題”時,在被調查的96家企業中,有75家認為是,占企業總數的78%。只可惜這種認識沒有轉化為企業的行動,當被問及“企業近2年內是否嘗試通過擔保機構進行貸款”時,有75%的企業回答沒有嘗試過。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面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擔保機構偏少,且擔保業務范圍不廣。(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擔保認知與評價行為分析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融資擔保認知看,絕大多數企業都知曉當地已建立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所以當被問及“企業是否知道當地建立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時,在被調查的96家企業中有87家企業知道,占總數的91%。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融資擔保的評價看,企業對信用擔保機構可以緩解融資難問題的評價較低。當被問及“信用擔保機構對緩解融資難問題是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時,絕大多數龍頭企業認為作用不大,評價為“一般”及“沒有作用”的占總數的75%,其比重分別為59.38%及15.62%;評價作用“非常大”的只占18.75%(表5)。這說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擔保機構成立之后,雖然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還有不少應改進的地方。
簡要結論及建議
通過對被調查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意愿行為、融資需求行為、融資渠道選擇行為及融資信用擔保行為進行實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簡要結論及相關建議:(1)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意愿行為看,影響企業融資意愿的企業自身因素主要是抵押不足及缺乏有效擔保,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貸款附加成本較高也是重要的因素;影響企業融資意愿的外部因素主要為市場環境因素、金融環境因素及政府政策環境因素,企業融資的意愿選擇渠道主要為四大國有銀行貸款及農村信用社貸款。可見當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自身條件確實不容樂觀,大多數企業都被自身因素嚴重束縛,同時外部環境也欠佳,主要包括市場環境不夠完善,其公平、公開、公正的規則還沒有最終形成;金融環境有待提升,金融市場尤其是資本市場較為落后,無法真正滿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的多樣性需求等。因此,一方面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要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盡快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強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變被動為主動;另一方面政府應不斷優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環境,包括市場環境、金融環境、政府政策環境等,加快建立整套政策保障體系。(2)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需求行為看,由于企業發展壯大的需要,企業的融資需求普遍較為強烈,其融資主要是用于企業擴大生產和更新技術設備。企業融資需求的規模普遍較小,融資期限普遍較短,主要是一些為解決產品生產的季節性及周期性的資金需求。可見,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安于現狀的同時,還有不少企業具有強烈的發展壯大的愿望,所以其融資需求較為強烈。融資的主要用途也與企業的發展壯大及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緊密聯系,從融資規模及融資期限上可以看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普遍缺少大的發展戰略和長遠的發展格局,企業發展融資的中短期行為較多。因此,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自身要破除小農意識,拋棄安于現狀的思想,謀劃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及廣闊的發展格局,增強投資者對企業投資的吸引力。而政府應在宏觀調控及制度設計上做足文章,在保持貨幣政策連續性的基礎上增強貨幣政策的前瞻性及靈活性,對金融機構給企業擴大再生產及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的貸款給予鼓勵與支持。(3)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渠道選擇行為看,絕大多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選擇的融資渠道是內源性融資與外源性融資兩者兼有,但都具有外源性融資的偏好。在具體的融資方式上,多數選擇所有者投入、銀行借貸、未分配利潤、農村信用社及其他。這就表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管理者尤其是財務管理者的財務管理知識較為欠缺,并且小農意識與家族意識比較嚴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股份制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同時融資渠道的選擇更多是一種自發的無規劃、欠戰略思考的行為。因此,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應提升財務管理能力,改變自己的融資偏好,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尤其是結合企業發展所處階段,反復考量各種融資方式的特點,構建合理科學的企業融資結構。政府應加快建立并盡快完善資本市場,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搭建良好的平臺,并加強監管,保障投資者的利益;同時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拓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渠道,加快其融資多元化進程。(4)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融資信用擔保行為看,大多數企業都對融資擔保非常看中,但都沒有把融資擔保的迫切需要轉化為企業的行動。多數企業都知曉當地建立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擔保機構,但對其實施效果普遍評價不高。可見,融資信用擔保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確實是新生事物,大多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者還在觀望,或者還不知道應該如何加入信用擔保行列,也不知道加入之后會不會有很大的風險,加入之后到底有多大的好處等。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擔保機構效果評價不高,主要是因為其成立時間短,業務范圍還不大,很多企業沒有從中得到實惠,所以評價不高。因此,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應改變現有的等、要、靠思想及消極觀望態度,主動出擊,把融資擔保的迫切需要轉化為企業的行動。政府應加大政策宣傳及解讀力度,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及完善的進程,主動上門服務,使大多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真正得到實惠。
本文作者:劉小春李嬋工作單位:江西農業大學
- 上一篇:美日企業融資方式對我國的影響
- 下一篇:融資能力與高校發展研究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