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證券市場組織統一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30 02:12:00
導語:我國證券市場組織統一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把組織定義為通過群體努力完成特定目標的創造物。組織是社會的創造物或發明物,也就是說,組織最根本的是要求人而不是物的合諧。這么說,并不指組織的物質技術無足輕重。例如,要是沒有深滬兩市的證券交易所的自動攝合競價成交和行情輸出系統的技術保障,證券市場中的股票交易及為股票交易服務的各層次的組織機構、證券公司將難以為繼。同樣,如果整個證券市場由于某種原因股票沒有投資者,沒有獲益人,有價無市,那么象證券公司等相關機構也就不再成為一個組織。這說明組織行為和組織目標滲透于整個組織體系。真正的組織統一要求在組織體系中所有不同層次的決策者或者當事人一致同意明確規定的目標,同時一致同意達到這些目標所采取的途徑、手段。
我國的證券市場,其基本目標是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優化資源配置,促使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轉換企業經營機制。這應該是國家這個大組織的目標,或者說是代表國家行使權力的證券市場主管部門中國證監會的目標,這一目標應該說是組織的法定目標,證券市場中各級經濟組織,如證交所、證券商、中介機構、機構投資者等的目標理論上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在現實的社會經濟環境中,大部分的組織是由這樣一些當事人組成,他們在具有某種共同目標的同時,還各自追求其他的目標,例如增加個人的威望、權力和追逐部門的利益等。而這些目標又往往同那些構成組織統一的基礎性的東西相沖突。證券市場組織體系中各層次的決策者如投資者(個人或企業、公司、各類金融機構、社會基金),證券發行人如政府、金融機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是證券商,或是中介機構或是證券交易所,都無一例外,這從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實踐和軌跡中看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十年來,組織體系中各層次組織決策者的目標之間的矛盾亦漸突出,甚至出現背離和相左,應及時加以關注,認真修正,使組織真正實現統一。證券市場各層次的組織所確定的目標以及為達到目標所確定的途徑和手段對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起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地方政府的許多行為與國家證券監管部門的目標發生背離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主管部門,主管部門對申請發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實行審批制,直到2001年3月發行制度才由審批制改為核準制,取消額度管理。初審機關為省級地方政府或中央企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的目標主要表現在一級市場上。它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現,如負責推薦、核準企業發行股票的資格,以及對發行股票后的企業進行相應的跟蹤管理。本來地方政府只要按照中國證監會所規定的條件和要求即所規定的途徑和手段開展工作即可,然而事實上,有些地方政府為本地區政治、經濟的利益,事實上并沒有與主管部門的目標一致。目前,主管部門對上市公司所規定的門檻,盡管有些規定受體制的制約不符合市場規律,有些不甚科學,但由地方政府把第一關并推薦上市的企業,若都實實在在的達到標準,現有上市公司的總體素質就不像業內人士所普遍共識的這樣糟糕了。從組織統一的角度來看,至少在事實上推薦、初審企業上市發行股票的一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門,在目標實現上與國家的目標和利益出現了背離。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從根本上講,是不同決策層的組織目標出現偏差或背離。
二、證券經營組織機構的許多行為與國家證券監管部門的目標發生背離
各個證券商是由代表國家利益和目標的管理部門按其規定的條件審核成立的。證券商的決策者的目標應該與國家主管部門所規定的目標或要求完全一致,但中國證券商的實踐卻證明了并非如此。在我國,一般來說,證券商在申請取得證券業務資格的同時,也申請取得了證券自營資格。這是許可的,與國家主管部門所規定的目標并沒有沖突,但國家主管部門所規定的達到自營目標的手段與自營機構為達到盈利目標的手段卻大相徑庭。如國家主管部門規定證券商開展自營業務時應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則是:必須以維護市場的公平性、合理性、流動性為原則,不得以任何方式操縱市場或沖擊市場;必須開設獨立的自營業務資金清算賬戶,嚴禁使用客戶的保證金賬戶。而證券市場上有些證券公司挪用客戶保證金,為拉客戶非法透支,甚至投資于其他行業或項目的情況比比皆是。挪用客戶保證金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各個層次的證券管理機構的決策者都十分清楚的,但一直沒能得到有效解決。
三、上市公司決策者的目標與國家證券監管部門的目標發生背離
在我國,企業發行股票,并能夠上市在某種程度上并不意味著該企業經過若干年的打造,無論在經營管理、市場開拓、技術開發、財務狀況等方面已經達到良好的狀態,而是意味著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包裝”成功。為了達到國家證券監管部門所規定企業發行股票、上市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有些企業不惜一切代價聯合地方政府、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等“包裝企業”,制造虛假上市信息、而中國證監會面對龐大的上市公司則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我國股票市場發行十年,股票市場的退出機制還很不健全,且不用說早期的瓊民源搖身一變成為金鳳凰,就拿最近的ST鄭百文來說,一個瀕臨破產的上市公司的殼,這個可以用來不斷從市場套取資金的工具,也值數億元。總之,一個企業從發行股票之始至股票上市甚至到股票退出市場,證券市場中各層次組織機構的決策者,在許多重要的原則問題上與主管部門的目標相分離。最終導致的是組織的不統一,存在組織發生變革的危險。
四、市場操縱使得不同類型投資者的行為相互統一,目標卻出現嚴重背離
證券市場上的證券投資者是資金供給者,也是金融工具的購買者,投資者的種類很多,有個人投資者、企業(公司)、集團、各類金融機構、各種社會基金、外國投資者。股票的投資報酬概括來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投資期內上市公司派發給的股息。二是股價變動,投資者買賣股票所獲得的差價。由于股票投資報酬由股息和差價兩部分構成,因而對股市的投資就引出三種投資行為:投資、投機、賭博行為。投資行為的特點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長期的資本所得,即希望定期地獲得穩定的股息收入,同時也希望在較長時間內獲得由于股票價格的變動而獲得價格差額。投機行為的特點則是希望在短期內的股價變動中獲得較大的價差利潤,并愿意承擔較大的風險。賭博行為是以運氣、機遇為基礎,憑借僥幸心理買賣股票,缺乏信息資料分析,希望在很短時間內買賣股票獲取大量利益。這三種投資行為都是正常的,是投資者對投資風險的不同承受偏好所至。而莊家對市場的操縱行為則與投機和賭博在本質上有所不同。所謂市場操縱行為是指投資大戶利用其資金、信息等優勢或濫用職權,通過買賣股票的具體操作行為來控制、影響證券市場價格,制造證券市場假象,誘導或者致使投資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做出證券投資決定,達到其獲利目的的行為。而在我國的證券市場上,市場的操縱行為,已經使投資者、投機者、賭博者拋棄了他們購買股票的原本目的,站在同一方,轉入與股票莊家的博弈中,這可從5800萬股民的追漲殺跌行為中叮以看出。莊家投資股票,則是看這只股票是否盤小、上市公司本身是否肯配合適當的信息來調控股份,是否有題材去吸引更多的中散戶,然后在中小散戶和莊家之間博弈。而這個博弈是在操縱市場的情況下即不公平的情況下進行的。莊家通過做莊,操縱股票價格,進行內幕交易,向大量中小投資者轉嫁風險。從而使得投資、投機、賭博投資行為的投資者其目標發生轉移,走到了股市莊家的對立面。不管這個博弈是否是零,還是真的在某個方面、某種程度上優化資源的配置和促使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其實質是,同為投資者,但決策者其目標卻是不相同,甚至對立。
五、結論
組織同樣是受某種動機的驅動才會確立某種目標,動機的不同使得行為目標發生不同,即使動機相同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也會使達到目標的手段不同,從而使得組織的目標最終不同。證券市場中的組織體系不同層次的決策者亦是如此。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證券市場中組織沒有實現真正的統一,嚴重損害和制約了證券市場的發展。
在證券市場的組織體系中,支撐證券市場高效、公平運轉的是證券市場制度。制度本身就是一種規范,如果制度存在自相矛盾或不全面、不完善,就會導致證券市場的紊亂。
證券市場的組織體系中,各個層次的決策者的目標出現互相背離,是我國社會、經濟、法律制度等各方面不健全的集中反映,從根本上講是一個體制上的問題,由于整個規范證券市場運行的制度不完善,使得在這個體制下運作的各個層次的決策者的目標發生背離,這種背離達到一定程度,其危害將無法估計。組織的統一是關系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關鍵問題,要從體制方面入手,從根本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