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高中政治課堂研討
時間:2022-03-15 08:53:12
導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高中政治課堂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強調素質教育,要求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政治教學是高中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當前高中政治教學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發展,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他們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本文分析了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轉向。
【關鍵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高中政治課堂;轉向
政治是高考中一門重要的學科,也是生活的一個縮影,其能夠體現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教師以往主要講解教材上的知識,注重學生的理解,但是新課標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學生除了掌握教材中的知識之外,還需要科學的運用教材中的知識,促進對他們核心素養的培養。
1.認識轉向,從單一教學變為學科素養浸潤
以往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則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忽視了學生主體的生命意義以及主動性,這和政治教學主體之間在教學中的互動關系以及生活實際相背離,在這種認識下,使得教學存在較多的問題,教學方式以及評價方式都較為單一、教學內容教條化、目標抽象化等,和完善人身以及發展主體性相脫離,讓教育本真無法得到發揮。政治學科的文化以及工具價值之間是相互辯證統一的,學科發展包含兩部分,分別是學科知識以及文化[1]。高中政治教學就是要幫助學生了解、揭示社會發展的規律,學科核心素養包含構建正確的三觀、構建科學的方法論、培養學生相關現實問題的應對能力、主動實踐能力,通過教育想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他們能夠變成合格的公民,養成健全的人格。所以,當前政治教學轉向,首先就需要對認識進行轉向,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正確的把握新課標要求,其次,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注重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最后,要關注本體價值,回歸教育本真,在教學中是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建立價值,而學生也需要主動的進行構建。例如,在《政府職能:管理與服務》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兩個材料之后給學生提出問題。第一個材料主要就是我國食品安全法的出臺和實行,對監管責任以及責任主體等方面上的新的變化,提出針對違法行為需要嚴格的進行處罰,屬于犯罪范圍內的就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第二段材料這主要講的是近些年來我國出現的一些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在給學生展示出相關材料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第一,應用政府方面的知識,闡述政府為何要對食品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打擊;第二,站在經濟生活層面,分析食品安全事件出現的原因以及應對對策。這道題目比較綜合,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識,如,發生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觀、客觀原因、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等,而在提出解決對策時,需要學生能夠從三個角度進行闡述,分別是生產經營、國家、消費者。通過巧妙的問題設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同時提升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所以,當前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學科知識和生活進行結合、理論邏輯及生活邏輯的結合,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提升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這對學生的生活具有重要影響。
2.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教師需要結合課程的要求,明確探究的主題,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政治和生活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是生活的一個縮影,其滲透在我們學習生活中,也是對生活經驗的總結[2]。理論聯系實際是政治教學的核心,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注重講授教材中的知識,學生在被動的學習,而對于學生的發現以及探究方面的培養則不重視,這就使得學生的政治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受到了影響,限制了學生的智力以及思維發展。且學生之間在各個方面都存在差異,這就使得他們在學習中也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政治學科中有一些知識比較抽象、深奧,這就讓學生無法全面的理解,教師沒有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嚴重影響了政治教學的效果。所以,當前,需要加強理論和實踐之間的結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會不斷提升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社會服務中,了解社會的發展,這對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積極影響。學生還可以參與志愿活動,去到敬老院幫助老人放松心情,給他們表演節目,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幫助社會優化養老體制。學生在經過長時間的社會實踐活動之后,他們的政治意識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針對一些熱點問題也能夠形成自己的思考。在市場活動中,可以鍛煉讓他們自己總結市場中的生產變化關系,對于市場服務設施的健全可以提出相應的措施。學生要主動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多關心生活中的事情,能夠站在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加強對他們政治思維能力的培養。
3.評價轉型,從單一的考評形式變成多元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其可以檢查有沒有實現教學目標。我國的教育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較深,很多學校都將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單一方式,將教學評價看作是考試,這就讓課程以及評價的關系出現了顛倒的情況。一直以來國內課堂教學評價注重的是教師在教學中的行為表現,但是對于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卻忽略了,將教師作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這種評價就過度看重認知目標,會限制其他課程目標的達成,讓課堂教學評價的指標太片面,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讓教學變得死板。教學評價的對象范圍很大,涵蓋了教學過程中的各個方面,一方面注重課堂教學,要提升教學質量,另一方面看重學業評價,要促進有效學習。例如,在學習《文化創新的途徑》時,教師就可以引用我國大運河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資料,資料突出顯示的是怎樣可以讓經濟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能夠實現平衡發展,針對材料,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簡單分析大運河申請世界遺產的經濟和文化意義”、“使用文化創新知識,請你給大運河無錫段的遺產保護提出建議”,這一探究題就是基于我國優秀文化遺產基礎上進行的,重點就是要幫助學生了解大運河申遺成功的重要文化意義和經歷意義,讓學生立足于文化創新層面提出合理的保護建議。在課堂教學中,除了需要考查基礎知識和技能,還需要注重對教學三維目標要求進行考查,全方面的進行評價,比如,學生問題的發現、提出和解決的意識和能力、調查研究設計落實情況、教學各個環節情況、探究結果等等,將過程性和結果性評價進行有機結合。這樣能夠促進對學生辯證思維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在學習中需要全面發揮出發展性評價的重要作用,其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本,有毅力他們的教學實踐改進,能夠讓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綜上所述,當前高中政治學科教學需要注重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這就需要在認識以及實踐方面轉向,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辛濤,姜宇,王燁輝.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體系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
[2]王燁輝.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體系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
作者:王玉珍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項目式教學在高中政治學科的運用
- 下一篇: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