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慕課教學質量保障研究
時間:2022-10-26 04:48:02
導語:高校慕課教學質量保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回顧慕課發展的現狀及慕課課程與傳統課堂授課的差異,對湖南高校慕課課程質量進行分析。慕課課程的教學過程存在缺少師生互動性、缺乏教學反饋、慕課完成率較低,缺少對課程本身的質量評價及學生學習成果的認證困難等問題。應提升師生慕課的教學參與度,建立教學反饋機制,完善慕課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建立基于數據的量化評價標準,涵蓋教師評價和學生用評價;加強高校間慕課共享與合作,建立湖南高校慕課聯盟。
關鍵詞:慕課課程;教學反饋;經濟新常態;反饋機制
c部分,線上學習已經成為傳統課堂線下學習的重要補充,極大提升了教學的水平和效率。網絡直播課堂和慕課線上資源都是網絡課程資源的提供者,作為高校教育特別是本次疫情期間的網絡課程教學提供了極大支持。慕課作為課程資源的重要形式,依托平臺,便于對教學資源的優化和整合。同時,從湖南慕課資源和線上教學應用的情況看,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集中在師生互動、成績認證、評價體系有待改善等方面,有必要進一步進行分析和研究。
1湖南高校慕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缺少師生互動,缺乏教學反饋。1.1.1教學形式單一,與學生能力差異不匹配。慕課的在線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相比,網課的授課教師與學生雖然基于同一平臺,但物理空間的障礙無法完全消除。在網課實踐中,學生面對屏幕,教師則面對鏡頭,教學形式仍為傳統課堂教學的講授方式,但由于空間距離的阻隔,無法實現流暢的互動交流。在慕課課程的學習中,也發現學生很少主動參與在線的互動和討論,主要通過觀看直播和視頻來進行學習。教師在進行慕課教學時,過于注重講解,未注重不同學習者之間的差異,對學生學習目標和能力缺乏細分,單一化的教學內容形式,難以匹配學生的差異化需求。1.1.2教學反饋不夠充分,缺少師生交流。在理想的慕課教學場景中,教師和學生在線進行頻繁的溝通和互動,師生共同參與慕課教學過程,才能完成高質量的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然而,在慕課教學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由于在課程安排上過滿,在完成計劃的授課任務后沒有留出足夠的時間回答所有學生的在線提問,學生的在線互動積極性受挫,進一步降低了師生在線互動的強度。1.1.3師生在線交互的意愿不強,教學反饋效果不佳。在慕課教學過程中,學生仍然是學習的主體,師生間的交流對于教學尤為重要,但在慕課平臺中尚缺乏形成規模的在線交互。慕課平臺為師生交互提供了論壇交互和主題平臺交互等方式,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視頻交流、學習筆記交互、同步即時文字交流等多種渠道進行信息交換。但是在慕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學習問題和教學效果的反饋意愿不高,不能充分利用平臺渠道,同時教師也很少對學生進行在線互動的引導,對教學反饋的評價僅僅停留在論壇回帖的熱度和數量等指標上面。1.2慕課課程完成率低,同時缺乏學習成果的認證機制。1.2.1慕課完成率偏低,影響總體教學質量。在慕課教學中,往往是開課時報名率高,隨著課程的進行,學習流失率不斷提高,至結課時完整學習的課程完成率偏低。課程完成率低阻礙了課程的有效傳播,是影響慕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參加慕課的學生雖然有不同的學習目的,但修完整個課程,并拿到課程結業證書是保證完整獲取知識的必要途徑。調查表明,慕課的開課高參與率不能保證高完成率,即使是熱門課程,在經過課程學習周期后,完成率也有非常大的下降。1.2.2慕課結課證書缺乏社會統一認證體系的支持。學習者在經過完整的慕課學習并考核通過,獲得的課程證書能否獲得社會認可,是決定慕課能否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很多高校已經建設了一大批優質的慕課資源作為傳統教學的補充。學生在修完相應的慕課課程后可以獲得學分,但是在高校之間,甚至同一學校的不同院系之間,這些慕課學分并不能通用。此外,慕課學習的成果證明也沒有獲得社會的有效認證,這些嚴重阻礙了慕課的傳播與發展。目前,亟需出臺相關政策完善慕課學習成果的統一認證。1.3過于注重對學生的量化評價,忽視了對慕課本身的質量評價。1.3.1過度注重學生的量化評價。慕課課程依托于信息化平臺,天然具備高度量化學習考核成績的能力,使得教師更加及時方便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可以根據多維度的量化數據進行信息挖掘和統計分析。這些優勢在另一方面造成了教師對數據的過度依賴,忽視了對課程質量、學生反饋等不能完全量化的信息的總體評估,導致在完成教學任務后對整體教學效果的評估發生偏差。在慕課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傳統的教學進度推進課程,學生在學習視頻等各項資源過程中,很難保持步調一致,教師在慕課教學過程中如果只重視考核,則會忽視落后的學生。慕課在開課過程中,參與人數眾多,除了把好課程的考核關,更應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各項非量化信息,兼顧到學生的多樣性需求。1.3.2缺乏對慕課質量進行評價的機制。慕課平臺及慕課課程的創建起初是為了拓展傳統課堂,并未針對慕課課程資源設計系統的質量評價體系。目前,慕課的質量評價僅僅依靠平臺提供的投票機制,收集用戶的滿意程度,沒有考慮到課程的多維度評價,也沒有注重收集同行的專業評價數據。從目前現有的慕課課程資源來看,尚缺乏有效的課程質量評價體系。不同學科甚至不同課程的評價方式不能僅僅局限于滿意度,應針對學科特點,對教學課程設計、教學過程、評價考核等多方面進行評價。數據來源也不能僅僅采信學生的滿意度,同行專家的意見往往更加重要。如何建立可靠的慕課質量評價體系,如何引入同行評價和專家點評,并計量化評價指標是慕課質量評價亟需完成的任務。1.4慕課課程在不同學校及社會相關部門間缺乏統一認證。1.4.1高校間未建立慕課學分互認制度。目前,由于湖南不同高校之間的資源配置、學科建設、信息化程度客觀上存在差別,高校間尚未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統一的慕課學分認證體系仍然未建立,而且慕課課程的使用率尚待提升,課程的更新和維護水平不一,課程建設缺乏統一全局規劃,也未充分考慮到市場的最新需求等因素,嚴重影響慕課課程資源的推廣與互認。只有做好頂層設計,建立慕課聯盟,才能實現慕課資源共享和學分互認。1.4.2慕課學習成果認證缺乏完善的機制和制度。在慕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完成慕課課程學習后拿到的課程完結證書往往不能得到學校的學分認證,或者是僅本系或本校的慕課才有學分認證,慕課的學習成果認證缺乏統一的框架和制度。學校和教育機構對慕課學習認證制度的建設不夠重視,慕課課程的認證設計缺乏全局統籌,在一定程度上對慕課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了消極影響。目前,亟需高校著手建立慕課認證制度和出臺相關配套政策。
2提升高校慕課質量的重要途徑
2.1完善慕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參與和反饋機制。在慕課教學實踐中,應建立機制促進教師積極參與慕課的全程學習環節,及時了解學生的困難與需求,并通過線上及線下教學渠道解決問題。通過建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線上交互和線下交互,有效提升教師和學生的慕課參與度。在慕課課程開展過程中,可以依托平臺提供的在線視頻討論或論壇主題討論功能,完成線上的即時溝通和異步分時溝通,兼顧了效率和方便性。教師在完成慕課教學任務的同時,也需要隨時在平臺系統更新課程內容和進度情況,利用慕課平臺收集統計的各項數據對課堂的教學設計和安排進行調整,積極利用慕課平臺的師生反饋機制,提升交互水平,使得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課程內容,從根本上提升慕課教學質量。2.2提升慕課完成率,建立學習成果的認證。慕課的課程參與率高、完成率低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學生的來源復雜、學習時間不固定統一、慕課的學習任務比較多等,但造成學生拖延不能及時完成課程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慕課學習成果沒有一個社會普遍認可的統一認證體系。慕課平臺和高校應建立統一的學習認證機構,不僅能提升公信力和權威性,也能方便學生。慕課提供學生在慕課學習的時間、課程內容、階段考核與互評等基礎數據。教育部門與高校及課程平臺聯合建立學習認證制度,通過緊密合作完成學生學習成果的認證。同時,也對教師建立的慕課資源進行質量認證,確保學生的權益和學習認證的有效性。只有通過完善制度建設,配合慕課內容,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提高慕課的教學質量,形成反饋閉環的良性循環。
3總結
綜上所述,慕課對教育領域產生了重要的改變,使得不同的學習者可以享受各個高校的優質課程資源,平衡了地區間的教育資源差異。本文針對湖南省高校的慕課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分析了在提升慕課教學質量和相關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慕課認證體系、課程教學反饋,為慕課的長久、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證和支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5(6):15-17.
[2]謝賓,施秋萍,劉洋,等.MOOC教學過程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構建與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32):242-245.
[3]方旭.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的實證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8(7):94-99.
[4]王宇,羅淑芳,范逸洲,等.2017全球慕課發展回顧[J].中國遠程教育,2018(9):53-61,80.
[5]張藝涵,李倩慧,劉宇軒,等.開放教育資源平臺共建共享機制分析——以edX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8):46-48.
作者:姜曉東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醫學院
- 上一篇:社會實踐教學質量標準構建與實踐
- 下一篇:農產品質量檢測抽樣檢測分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