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農產品生產及貿易原則

時間:2022-05-13 10:26:58

導語:略論農產品生產及貿易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農產品生產及貿易原則

1農業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的定義與計算

1.1農業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

結合前面的敘述,定義農業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為:單位農產品所含虛擬水與單位農產品所含虛擬土地之比。通過計算同一地區不同農產品的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從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角度提出針對該區域的虛擬水土資源貿易順序,確定合理的種植結構和產業布局,發展優勢農業,以指導該區域虛擬水土資源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1.2農業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的計算根據

1.1節的定義,可以得到以下公式:VWL[i,j]=VWD[i,j]/VCL[i,j]。(1)式中:VWL[i,j]為i地區單位j農產品的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m3/m2;VWD[i,j]為i地區單位j224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40卷農產品的虛擬水含量,m3/kg;VCL[i,j]為i地區單位j農產品的虛擬土地面積,m2/kg。由于全國農業水土資源及特色農業的顯著差別,農產品貿易不再局限于單向的從資源富足地區流向資源短缺地區,而是通過雙向流動最終達到動態平衡。因此從區域水土資源可持續發展考慮,通過計算區域內農業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并進行排序,依此優先種植和出口區域內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小的農產品,而進口區域內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較大的農產品,據此來確定農產品貿易原則,為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提供一定的依據。

1.3各類農產品虛擬水量及虛擬土地量的計算

國內外學者對各類農產品的虛擬水量計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結果[14-16]。植物產品主要運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作物需水量和作物產量資料,計算不同國家或地區每種農作物的虛擬水量;動物產品的計算,主要參考Chapagain等[13]對牛生長需要的虛擬水量和由牛得到的畜產品所需要的虛擬水量的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以及由此給出的其虛擬水量的具體計算方法和步驟;而對于各類農產品的虛擬土地量的計算分為兩類:一是植物產品的計算可以直接由單位面積的產量得到,二是對于動物產品的計算相對比較復雜,由于其生活的土地相對于其耗費的虛擬土地資源很小,因此在計算動物產品虛擬土地量時可忽略不計,但應計入飼料的虛擬土地量,具體公式為:VCL[e,a]=∫出欄出生∑Ncc=1SLC[e,c]×C[e,a,c]dt/Wa[e,a]。(2)式中:VCL[e,a]為單位a動物產品所含的虛擬土地量,m2/kg;Nc為e飼料中農作物的種類總數;SLC[e,c]為生產的e飼料中單位農作物c所含的虛擬土地量,m2/kg;C[e,a,c]為a動物生長所需e飼料中農作物c的質量,kg;t為a動物從出生到出欄的時間;Wa[e,a]為活體動物a出欄時的總質量,kg。

2農業水土資源平衡系數的定義與計算

2.1農業水土資源平衡系數

本研究將不同農作物的水土資源平衡系數定義為實際水土資源系數與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的比值。實際上,農業水土資源平衡系數的意義是單產可供給農業水土資源與單產農業水土資源需求之比。人們普遍認為,我國北方缺水,南方缺地。缺水可以通過實體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來實現,而缺少土地資源卻難以實施“北土南運”工程。通過計算同種農產品在不同地區的水土資源平衡系數,對其進行縱向比較,可以深刻認識不同區域水土資源平衡的差異,對促進我國農業水土資源合理優化配置及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2農業水土資源平衡系數的計算

定義不同農作物的水土資源平衡系數為實際水土資源系數與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的比值,即:WL[i,j]=CWL[i,j]/VWL[i,j]。(3)式中:WL[i,j]為i地區單位j農產品的水土資源平衡系數;CWL[i,j]為i地區單位j農產品耕地面積的農業水資源量,m3/m2;VWL[i,j]為i地區單位j農產品的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m3/m2。另外,全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農業生產及發展受到區域社會、經濟、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全國相互依賴性更強,自發式的農產品貿易無法考慮到水土資源動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通過計算農業水土資源平衡系數,可為衡量區域內水土資源平衡提供一定的參考。農業水土資源平衡系數小于1時,表明農業水資源不足,應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以確保農業灌溉用水;農業水土資源系數大于1時,說明該區域內有著較為豐富的水資源,應成為主要的糧食產區;當農業水土資源平衡系數等于1時,則該區域內的水土資源相對較為平衡。

3實例分析

3.1農業產業結構優化的實例分析

3.1.1研究區域概況及相關數據

本研究選擇西北地區的甘肅省為例進行計算。甘肅省位于黃河上游,地域狹長,自西北向東南延伸,面積45.44×106hm2。由于地處西北干旱區,土地資源相對豐富,氣候干燥,降水量少,蒸發強烈,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該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導致該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水土資源配置極不平衡。其相關水土資源數據見表1。甘肅省各種農產品虛擬水及虛擬土地量[18-19]見表2。

3.1.2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的計算及排序根

據公式(1),計算得到甘肅省各主要農產品以及動物產品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見表3。甘肅省水資源緊張,土地資源相對豐富,要保證省區內水土資源安全和糧食安全,僅在該省內考慮問題顯然是不行的,需要進行外部調水或虛擬水土資源貿易。由表3可知,甘肅當地水稻、牛羊肉、水果、糖料、棉花、玉米等在相同土地資源下含有較多的虛擬水,應作為優先進口的產品;而排序靠后的豬肉、蔬菜、烤煙、小麥等可以出口。因此以區域水土資源現狀及農產品水土資源稟賦系數排序為依據,無論在我國南部、中部,還是在西北旱區,從區域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考慮,都應優先出口區域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小的農產品,而進口區域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較大的農產品,即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排序是基于區域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農產品的進出口排序依據,可據此優化本區域的農業產業結構。

3.2農產品貿易的實例分析

利用上述方法,各選擇我國南部、北部具有代表性的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陜西、甘肅6個省份為例,計算其主要農產品水土資源平衡系數,結果見圖1。由圖1可以看出,南方3省各種作物的水土資源平衡系數普遍大于北方3省,符合北方缺水南方缺地的實際;同時,南方3省僅有部分作物的水土資源平衡系數大于1,而多數作物的水土資源平衡系數小于1。說明從糧食安全及農業可持續發展角度而言,全國存在嚴重的農業水資源短缺問題,基于水土資源平衡觀點,無論是我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急需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以確保農業灌溉用水。圖1顯示,北方3省所有作物的水土資源平衡系數都遠小于南方3省且遠小于1,南北3省水土資源平衡性相差極大,表明相對于北方3省而言,南方3省有著較為豐富的水資源,從資源可持續發展及降低農業水資源開發成本角度看,南方應是農業生產的主產區。但因南方工業及經濟發達,固定人口及流動人口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更多,在糧食生產上必然要從北方貿易,出現“北糧南運”,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這種趨勢將延續很長一段時期,但這是不可持續的,應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

3.3基于農業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農產品貿易原則及農業種植結構優化原則的確立

首先,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我國幅員遼闊,不同農作物生長需要特定的自然環境。因此,站在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充分發揮各地農產品生產的比較優勢,調整各種農作物的種植結構,加強各區域農業生產主產區建設,不斷提高水土資源的利用效率。即在北方地區優先種植及貿易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小的作物,在南方地區優先種植及貿易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大的作物,實現基于水土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農作物種植結構的優化和調整。其次,從全國來看,農業水土資源平衡系數多小于1,表明農業水資源不足,因此從長期發展考慮,應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同時,南方水土資源平衡系數普遍高于北方,說明南方應是糧食主產區;但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加大“北糧南運”即“虛擬北水南調”工程,加劇了南北水土資源不平衡的嚴重程度。因此,應加大“南水北調”工程力度及步伐,建立“北糧南運”貿易逆差補給政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及轉移,進一步加大西部大開發力度,確保全國經濟平衡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土資源的無效貿易。最后,實施虛擬“南水北調,北土南運”工程。我國正在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但依靠實體的調水工程難以支撐未來中國北方糧食的生產[20]。因此,南方向北方貿易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高的農產品,而北方則向南方貿易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小的農產品,通過虛擬資源的流動,發揮不同區域之間各自的比較優勢,不但可以緩解北部地區干旱缺水的壓力,同時也可為南方提供足夠的虛擬土地資源,從而使水土資源得以高效可持續利用,更有利于國家的糧食安全。

4結語

水土資源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在水土資源短缺以及不協調的情況下規范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行為,以應對水土資源危機[21]。產品貿易次序是貿易格局的重要內容,研究各類農產品貿易次序和規模的分布及變化趨勢,有助于深入認識貿易格局分布和變遷的內在規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消費國,土地相對稀少,水資源嚴重短缺,人均土地資源量和水資源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合理利用水土資源對于未來可持續發展及國家資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北方地區水資源利用效率及其改進幅度都顯著高于南方地區[22]。因此建議國家加大“南水北調”工程力度及步伐,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力度,建立“北糧南運”貿易逆差補給政策,通過全國范圍內的糧食貿易及農作物種植結構優化,確保我國農業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與長久的糧食安全。以南方富裕的水資源的調運支持北方的農業生產。深入虛擬水土資源戰略研究,認真探討虛擬水土戰略相關理論問題及應用對策;建立基于虛擬水土動態平衡的區域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政策保障體系,大力優化產業布局結構;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土資源的無效貿易,積極創新水土資源管理體制,有效運用和加強虛擬水土戰略管理,最終實現國家尺度上的經濟增長、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水土資源安全的協調發展。通過對不同農產品的虛擬水土資源稟賦系數的橫向比較,有利于合理安排農產品的貿易優先次序;對水土資源平衡系數的縱向比較則表明,從資源可持續開發及降低農業水資源開發成本角度而言,南方才是農業生產的主產區;應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及轉移,進一步加大西部大開發力度,以確保全國經濟平衡發展。本研究結果不僅拓展了人們對水土問題的認識,將人們對水土問題的研究引入到更深層次,而且為解決水土資源危機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作者:黃蓉梁美社王慧陽王正中工作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