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思考

時間:2022-10-19 10:31:16

導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保護環境的根本是環境監測,環境監測的至關重要的為環境監測品質管理。因為我國慢慢對保護環境有所偏重,日愈嚴格的環境監測項目任務,社會對環境監測品質管理的工作需要也逐漸升高,但實際問題的出現讓工作現實準則和理想情況還有著天差地別。細致分析深究保護環境監測站當今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針對疑問想出對應處理策略。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思考

污染源督促性監測、環境品質例行監測、檢驗監測和企業環評等首要任務皆包含在環境監測內,品質管理工作波及環境檢測所有歷程,為環境檢測工作的首要構成部分。環境監測進展的基本需求是升高工作成效與程度,在限制時期內達到監測工作的根本上還能夠確保工作品質優良,全球社會皆在留意環境的進展變動,法律法規也持續完善,期盼可以解決好經濟進展與環境兩者的聯系。由此強化環境檢驗檢測觀念,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

1強化環境質量檢測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近幾年,環境監測工作連續出現品質上的一些問題,環境監測品質問題一方面可以作用國家公信力,另一方面也能為政府攜來不確定消息,造成不一定正確的策略方法的呈現,對開展保護環境工作的影響極大,作為中國科學技術的進展與改善。要監測品質管理工作獲取品質保證,首要應該施行整體、系統性地調整,運用計量技術向導與限制監測工作,從每個方面提升品質監測的社會大眾的信任度。社會急速發展,技術日新月異、今非昔比,全社會需求提高環境品質監測,監測項目與范疇都在逐漸變大,從而也就需要增加許多設備、拓充人員,接憧而至地就有了了管制破綻與錯誤,如何把巨大的工作隊伍充分適當運用,最大限制地表現技術設施的用途,使企業得到高效高速發展,成為目前務必解決的問題。

2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輕視監測基礎性的工作。缺少高技術人才和古老的基礎設施,落后的監測方法,都是制約監測管理工作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設施與多數技術滯后且數量不足,直接影響監測工作的施行,很大程度制約著監測品質程度的提升。工作員工專業底子單薄,缺少自立細析處理問題的水平,此外管理員工也有著缺點,管理力度不夠,整體品質管理思想缺乏,沒有積極管理的自發性與主動性,限制策略方式單薄,不足以實現質量監測工作的需求。

(2)監測能力較大的地區差距。由于歷史緣故和每個區域經濟發展程度的差別,造成監測力度在每個區域間不均勻布局,差別巨大,縣級監測站設施老舊,人員編排不足并且整體素質較差,又因為財政能力較低,缺乏經費,讓其和市級監測站差別極大,故而降低了總體監測力度。

(3)不合理的監測質量管理制度。監測站內部大多數制度虛有其表但施行起來很困難,員工對于本職工作缺乏信心,缺少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市場競爭力不大,個別監測站甚至沒有成體的管制制度,總體運作雜亂。

(4)質量體系文書與實際操作不符。個別監測站品質系統文書文件幾乎80%抄襲,對現實工作一點導向影響都沒有,雖然品質管制體系文件施行相比有難度,但是在它的導向下,能夠有成效地提升工作效率,且對平常環境起不到應有的監管作用,應該依據實際情況,嚴格制定品質管理系統文件,充分展現該文件的應有功能。

(5)忽視現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場監測(如布局采樣、交通、銜接分析等)缺乏質控策略,重點幾乎放在實驗室內層,缺乏系統管制品質管理。實際上,必須嚴厲把握好每個環節的品質關,才能減低現場監測對數據精確性的作用。

3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1)提高管理人員的質量管理水平。嚴厲施行國家技術標準,借鑒國外優秀技術程度與國際標準,盡力提升本職工作品質,降低浪費,限制資本,把少之又少的費用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制定長遠籌劃,確認任何人員的擔當與義務,達到品質管理目的與標準。最大限度地提升品質,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發揮職業才智,強化專業技術與技能。

(2)確立科學的質量保證體系。監測規劃、監測設施、監測員工等數據取得與細析的所有進程構成了科學完全的系統,因為監測技術持續進展,監測品質系統文件也在持續調整,更是擁有導向涵義。購入評審儀器與服務品質,確保購入設備的精確性與長久性,其中設備首要包含環境條件創設生產建造安裝儀器、實驗室所需儀器。通過審查及格后把相關資料入檔作為儲備,為后續品質監管供應保存資料。為了更好地滿足顧客需要,為推進管理系統的規范運行、達到預期目的,為確保委托性監測的品質,應當融入合同評估程序,精確利益雙方擔當,管理系統應當定期內審,對和制定的工作方法與程序不相符實時改正與調整,合理調動不適合的管制程序,確認每個部門擔當意識,訂制適合的工作制度,建立監測檢測制度,固定評估工作人員,逐漸完善每個環節管制制度。

(3)完善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建設。為了強化環境污染源檢測力度,我國早已建成四級環境檢測站,并伴隨網絡技術一起發展,這樣使得社會每個方面的進展都和環境監測網絡技術脈脈相通,完善管理體系結構,建立環境監測網絡技術檢測,把各個監測站銜接一起,真實地表現監測站的運作功能,形成共享消息,組成系統性、全國性、整體方位的檢測網絡,達到一直管理,整體分配,高效運作。

(4)提高監測數據的公信度。加大實驗室的資金投入提高監測數據的可信度。我們知道,實驗室所取得數據的精確度和實驗設施的品質息息相關,環境監測分析首要依賴數據等的分析,增加融入實驗室資產,實時革新設備,合理管理儀器,維持整潔環境,適當把實驗室布局,這都能提升數據的精確性。務必固定檢測與校準計量儀器,讓專職人員管制與保護,記載好所做工作,做好資料的存檔。

(5)加大培訓,提高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人員綜合素質是決定監測站總體水平的重要因素,工作站首要依據現實工作特征,人盡其才地分配工作,充分發揮人力、財力的所有用途,對新出員工施行崗前訓練,重點提升政治意識素質,突出職業道德程度培訓,提升專業技術水準,做到持證上崗。定制年度監測員工訓練籌劃,固定培養在職員工,讓監測員工整體把握監測業務知識,熟知任何準則、方式、技術規范才可以更好地達到品質管理工作??傊?,環境監測品質管理是環境監測工作關鍵環節,唯有增強環境監測品質管理,才可以得到最真切、高效的數據,才可以為政府決定供應最有證據性的根據,才可以確保環境維護工作展開的最好成效。面臨嚴厲的環境保護形式,應當采用任何方位的策略,施行質量限制,真切徹底落實科學發展觀,持續拓寬創新,力保監測數據可以信任,讓環境監測變得科學化,更好地為環境管制供應品質服務。

作者:邢建峰 單位:忻州環境監測站

參考文獻:

[1]郭力德.環境監測質量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03).

[2]秦洪軍.淺談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J].科學中國人.2016(12).

[3]王向明,梁福生.夏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劃的研究[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2,22(3):1-4.

[4]彭剛華,黃文.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J].中國環境監測,2011(2):29-46.

[5]黃仁杰,張榮鎖,沈鋼等.我國輻射環境監測網絡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J].輻射防護,2010(5):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