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質量管理改革措施
時間:2022-10-16 03:21:22
導語:電力企業質量管理改革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國民對電能的需求持續提高,電力工程項目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電力企業迫切需要增強綜合實力,質量管理作為重要一環被擺到了突出位置。通過發展實踐,我國電力企業在質量管理方面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但仍存在許多不足。論文在闡述新時期我國電力企業質量管理特點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出改革措施建議,為電力企業質量管理工作提供參考思路。
【關鍵詞】新時期;電力企業;質量管理;改革措施
1引言
電力行業作為基礎產業之一,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電力行業不斷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體的電力企業層面,當面對外界環境和形勢變化時,改革上的不足仍然十分明顯,產能過剩和日益嚴重的節能環保要求,使得部分電力企業開始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電力企業要想長期穩定地發展,就必須要狠抓工程、產品和服務質量關,在質量管理體系改革上有所創新,保持企業持續的競爭力。
2電力企業質量管理的特點
由于歷史和經濟體制的原因,加上電力企業在發展建設中所形成的網狀覆蓋式的特點,具有較強的整體性和連續性[1],我國的電力企業長期處于相對壟斷狀態,導致電力企業往往將精力更多集中在生產經營上,而忽視質量管理。電力行業是我國基礎產業之一,更是一個密集型產業,主要體現在資金與技術上,如何提高電力行業整體運行效能是全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我國政府從21世紀初開始電力體制改革,逐步形成當今電力行業廠網分離、主輔分離的格局,各電力企業根據自身所在產業鏈位置的不同,在市場中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面對同業競爭及國際電力發展形勢的變化,我國電力企業迫切需要提升綜合實力,質量管理則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因此,電力企業的質量管理具有基礎薄弱而任務艱巨的特點。同時,因其資金和技術優勢,電力企業的改革適應能力普遍較強,質量管理大有可為。
3新時期下電力企業在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電力企業在經歷改制重組后實現了差異化發展,部分企業在實踐中通過借鑒先進企業發展理念,在質量管理上不斷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大多數企業的質量管理整體水平依然不高,與預期目標仍有較大差距。宏觀上說,當前的電力企業在管理上仍沒有完全從計劃經濟時代擺脫出來,在新時期難以適應我國社會的發展節奏。3.1電力企業管理模式陳舊長。期以來,我國的電力企業受到的競爭壓力較小,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對信息缺少有效溝通和傳遞的意識。當前,市場競爭急劇加大,各電力企業在此大背景下需要盡快提高工程、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企業形象,鞏固并不斷開拓市場,同時利用各種先進的管理手段保障企業資源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完善。3.2電力企業質量信息化管理滯后。隨著我國電力行業的不斷發展進步,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和應用得到了廣泛重視。在質量管理方面,信息化手段可為電力企業提供更多元化的工作思路。但電力企業在實際的信息化建設方面卻往往投入不足。同時,由于電力企業質量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化建設缺少規劃,公司、部門與各項目之間難以形成及時有效的聯系與反饋,導致電力業務開展困難,管理水平低下[2]。3.3電力企業綜合管理系統難以發揮作用。我國許多電力企業已經實現了辦公自動化系統與工程(項目)集中控制系統的建設與應用,并且通過長期應用不斷完善,積累了許多經驗。但辦公系統和各個項目的工程控制系統往往處于分離狀態,難以實現一體化管控模式,綜合管理系統的理念還未得到廣泛實踐和應用,企業關鍵信息傳遞閉塞。電力企業應對企業綜合管理系統進行開發,將各個環節與項目有效融合,實現信息化管理與自動化管理的綜合管理目標。
4電力企業質量管理改革措施
4.1提升電力企業質量管理理念,增強市場競爭意識。我國當前的市場環境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狀態,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質量。電力企業在質量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對電力工程、產品和服務質量予以高度重視,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控制是保證生產過程中各環節質量穩定性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礎上,電力企業還應注重為業主和用戶提供高品質、專業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從而爭取更多市場份額。電力企業質量管理理念的提高重點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工程、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優劣,主要是需要業主和用戶來衡量,不僅代表業主和用戶的經濟利益,還應代表在價值實現過程中業主和用戶的體驗;第二,以電網企業為例,企業所重視的質量問題不能局限在供電質量上,同時對供電服務及售后也要提高相應的質量,從而實現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三,電力企業在質量管理過程中,應對工程、產品和服務質量不斷進行改進和優化,不僅要滿足業主和用戶的正面需求,同時也應深入了解其側面需求。綜上,電力企業的質量管理應增強市場競爭意識,始終以業主和用戶為導向,力爭提升業主和用戶的滿意度。4.2以人為本,構建電力質量管理體系。在構建電力質量管理模式的過程中,應遵守質量技術創新為第一目標,要在實現電力企業質量管理創新的基礎上,提升工程、產品和服務質量水平。因此,電力企業應對其質量管理體系不斷做出優化與調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人為本的理念取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并在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現代化進程中起到了顯著的積極作用。電力企業應時刻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強化質量管理體系,實現與國際接軌,推動電力企業質量創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部分電力企業在班組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對班組上業務與業績優秀的員工給予精神褒獎和物質鼓勵,有效激發了班組成員在質量改進和質量提升工作上的積極性。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引下,企業質量管理的抓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對企業全員普及質量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開展警示教育,提高全員質量意識;第二,在電力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注入嚴格而規范的質量管理理念,凈化企業質量管理環境;第三,構建覆蓋全員的質量管理體系并有效執行,逐步將質量管理由“專門工作”轉向“常態工作”,筑牢質量是企業生命線的思想大堤。4.3建立健全質量管理監督體系。電力企業質量管理的有效保障,除了要做好生產、銷售、管理工作,還應建立一套完善的質量監督檢查機制。在建立健全質量管理監督體系的過程中,電力企業首先要依據我國《產品質量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實際,形成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工作制度,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合理的質量管理監督檢查方案。在此框架下,電力企業應編制工作進度、產品質量與工作計劃記錄表,實行工作記錄表管理模式,通過對工作記錄表填寫所反映的質量管理狀態的監督和抽查實現質量管理水平的循環提升[4]。電力企業制定的完整的監督方案,可以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檢查。監督部門在行使職能時,應嚴格落實到各個項目、各項工作內容以及各個工作人員的考核評價,從而提升企業全員的責任感。
5結論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飛速進步,國民對電能的需求持續提高的新時期,電力企業應努力做好質量管理工作,提高市場競爭力。在改進質量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電力企業應努力規避電力企業管理模式陳舊、企業質量信息化管理滯后、綜合管理系統難以發揮其作用等問題。同時,電力企業還應在提升電力企業質量管理理念、增強市場競爭意識,以人為本、構建電力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質量管理監督體系等三方面著手,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質量管理水平,促進我國電力企業高水平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晨,李雪,劉釗煒,等.國有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及提升方案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8(10):254.
【2】樊鑫.試析電力企業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居舍,2018(07):136.
作者:許凌爽 單位: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 上一篇:變電站質量安全控制措施
- 下一篇:質量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