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理念在護理質量管理的價值

時間:2022-04-19 10:36:44

導語:質量管理理念在護理質量管理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質量管理理念在護理質量管理的價值

摘要:目的全面質量管理念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價值體會。方法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本院住院部接收的患者28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采用的護理方法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140例。分別對常規組與實驗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與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護理方法,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后護理質量評分優于常規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臨床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通過在護理過程中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理念,患者護理質量整體提升,滿意度更高。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護理質量管理;價值體會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在醫療工作開展過程中,人們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臨床護理工作人員的壓力。相關研究表明[1],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開展,有利于患者病情更好的穩定,為患者取得最佳的預后。目前,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臨床護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本研究為探討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患者臨床救治中的運用效果,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患者,分析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臨床護理中的運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本院住院部接收的患者28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采用的護理方法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140例。常規組中男70例,女70例;平均年齡(36.46±9.14)歲。實驗組中男70例,女70例;平均年齡(37.56±9.23)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同意參與本研究;患者均為本院接受治療的患者;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符合本實驗要求;治療依從性良好[2]。排除標準:存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等重癥疾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合并嚴重精神疾病的患者;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1.3護理方法。常規組以常規護理為主,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以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護理工作中的實施,成立專門的護理質控小組,綜合以往臨床護理經驗,每個月總結跟進,問題分類記錄在冊,不斷改進方法,匯總制定有效的措施。結合患者自身護理特點以及病史,對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3]。②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使其能夠充分的掌握臨床護理技能。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強化基礎護理技能,制定標準的護理規章制度,綜合具體的護理流程,把病房管理、衛生指導等各項護理工作全面的納入其中,遵循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為患者制定更加優質的護理計劃[4-5]。③加強考核,針對具體的護理工作,要把權責落實到個人,將護理工作與護理人員的績效掛鉤,從而促進護理人員積極負責的投入到工作環境中。④建立考核小組,定期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進行巡檢,制定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落實獎懲制度,具體問題具體處理,確保護理人員能夠按照標準的規定開展護理工作,全面提升護理質量。⑤培養護理人員與患者間的溝通能力,在良好的溝通中,積極獲取患者的全部信息。針對護理過程中患者出現的一些不良治療心態,要及時的加以引導。細化管理工作,盡量滿足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各項需求。消除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產生的排斥和焦慮,提升患者的依從性與配合度[6-7]。定期抽查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從而提升其自主意識,嚴格遵照護理標準開展護理工作。1.4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從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工作、服務態度、專業技能以及護理安全來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好[8]。護理滿意度從整個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的具體護理工作、能力水平和效果進行評估和對比,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滿意為80~100分,較滿意為60~79分,不滿意為60分以下,總滿意度=滿意度+較滿意度[9]。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予以c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實驗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均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推行,對臨床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質量管理理念是臨床護理工作在不斷改進過程中涌現的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是對相應醫療機構整體工作質量水平的評價標準,本研究結果顯示,全面質量管理理念下的臨床護理工作在臨床護理中更有優勢[10]。在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以及患者的護理需求,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在護理小組的帶動下不斷的對護理方法進行持續改進,通過以往的護理經驗以及護理過程中涌現的問題對護理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進,制定完善的護理計劃[11]。強化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落實相應的責任能力,通過建立獎懲措施,與護理人員的績效掛鉤,從而促使護理人員積極的投入工作中。加強護理工作的監督管理,及時的指出存在的問題,落實護理人員與患者間的溝通交流,根據患者具體需求實施護理,從而全面的提升護理質量[12]。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均優于常規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護理價值顯著。綜上所述,對患者在護理中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能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提升護理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陳瑩瑩.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骨科病區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7):91-92.

[2]楊菲.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骨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77-78.

[3]余蓓.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骨科病區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9):145-146.

[4]劉銘科,劉潤宏.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融入骨科病區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價值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4):80-81.

[5]郭凌云.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對骨科護理工作進行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2):272-273.

[6]羅淑萍.柔性管理理念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8,25(15):127-128.

[7]曾湘嵐.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4):114-115.

[8]張秀華.護理管理對開放性骨折患者術后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8,497(18):178-179.

[9]許麗艷,張志蓉,張曉曼.PDCA循環聯合專項負責質控模式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9,26(8):187-189.

[10]應波,關欣,陳麗鷗,等.護理質量改善的項目管理體系建立與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7):1040-1045.

[11]吳曉霞.護理標識在體檢護理管理中的價值[J].當代醫學,2019,25(13):187-188.

[12]歐陽花,何小婷,羅敏.持續護理質量管理應用于外科手術中的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4):133-135.

作者:高伶俐 包瓊 張麗娟 李雪梅 單位:1.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質量管理 2.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