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穩定基層施工質量控制論文

時間:2022-05-07 09:14:38

導語:水泥穩定基層施工質量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泥穩定基層施工質量控制論文

1水泥穩定基層施工工序

1.1原材料

(1)水泥。在水泥穩定基層施工中,水泥是穩定劑,它是保證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穩定性的關鍵。一般情況普通硅酸鹽水泥穩定性較好,通常使用普硅水泥,要求其終凝時間較長(宜在6h以上),不用快硬及早強水泥,一般用標號較低的。在進場時需要對每批次(500t)的水泥進行一次抽樣檢驗,其檢驗指標有:水泥標號、細度指標、安定性、初凝時間、終凝時間。

(2)碎石。在碎石的選擇上要注意石料的粒徑大小、石料壓碎值、針片狀粒料的含量等,要求碎石粒徑不大于31.5mm,同時要求集料的均勻系數符合設計要求。在參考設計要求以及試驗檢測結果之后進行石料的配合。

(3)天然砂。對天然砂的選擇要求是粗砂,如果砂質過細,會影響水泥穩定基層的質量。同樣,對于天然砂的選擇必須經過試驗檢測。在進料時,必須對每批次(2000m3)的天然砂進行規定抽樣檢測。

1.2級配

在進行水泥穩定基層施工的級配混合料進行配制時,需要按設計要求進行。結合地區取材情況以及實際施工環境,要注意保證設計的科學性、經濟性以及合理性。按照壓實度不小于98%、七天浸水抗壓強度(3.0-5.0MPa)等設計值進行粒料級配試驗,確定最佳配合比。

1.3施工

在進行水泥穩定基層施工時,施工工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試驗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在小范圍內進行施工,在施工之后對水泥穩定基層的各個指標進行檢測,驗算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如果檢測結果與設計要求相符,則進行第二階段,反之,則分析失敗原因重新進行試驗。這一階段的主要設計目的是檢驗和總結實際施工過程中的參數與理論上的對比度。通過實際的檢驗與總結為下一階段大規模的施工提供參考與指導。

2質量控制要點

2.1原材料選擇及配比

控制原材料質量是保證施工工藝水平的關鍵,原材料質量控制從采購、儲存、配比以及運輸等各方面進行管理,保證進入施工現場原材料合格,并科學配比、攪拌。在原材料的配比上要根據設計的要求及實際的參數,進行試驗總結。對水泥、水、砂石以及級配混合料要進行科學調配。

2.2材料運輸、存儲

運輸材料時,要注意材料的性質,分別運輸,在運輸過程中要避免他雜質摻入到檢測好的材料之中,以免影響材料質量以及后期的調配效果。在材料入場時,規范抽樣檢測。在材料堆放上,按照規格、類別、性質等方面分別堆放,避免混雜,并對重要的材料或是有特殊性質需要注意的材料進行標示,可采用掛標示牌。還要避免車輛運輸過程中揚塵與灰塵的的污染。

2.3施工設備規范使用

在施工中常用的施工設備如泵車等,設備的管理和規范使用,也是影響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在施工設備的使用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保證施工效率。其次,要注意施工設備的使用要求以及運行條件、環境,避免出現設備損壞、無法運行的狀況的發生。最后,要注意對施工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保證、延長施工設備的使用壽命。

2.4施工工藝

(1)拌和

采用集中廠拌法,依據具體的氣溫、含水量、原材料情況等和試驗段效果,分析實際的拌和參數,進行混合料拌和。為了保證拌和質量,在拌和過程中要做到:一是要保證混合料配合比的準確性和均勻性;二是要嚴格控制攪拌時間;三是要避免混合料在裝料過程中發生集料離析現象,所以應在拌和前對設備進行調試,合理控制細料倉、中料倉、粗料倉和水泥料倉的輸料機轉速,倉門保持正常全開,達到按配合比要求匹配、均衡進料拌和。攪拌時間太短,各組成材料不能充分混合;攪拌時間過長會使水分散失,并造成粗集料下沉,因此,當攪拌機連續穩定作業時,應嚴格控制攪拌時間。

(2)攤鋪

前場應提前做好測量、下層的清掃和濕潤、路肩圍土和其它相關準備工作,為避免混合料在攤鋪過程中離析,采用雙機梯隊作業攤鋪,兩機相距5~8m。為保證攤鋪質量,前機邊部鋼絲,中部走移動鋁合金梁;后機邊部走鋼絲,中部走已攤好的水穩碎石,兩機重疊15~20cm,兩邊鋼絲每十米設一控制樁(曲線段五米)且要保持一定的張力。兩臺攤鋪機要勻速協調作業,攤鋪厚度、松鋪系數、振動頻率、行進速度等要保持一致,合理控制攤鋪速度。根據試驗段得出松鋪厚度,將混合料按設計斷面和松鋪厚度均勻攤鋪。攤鋪時混合料的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補償攤鋪及碾壓過程中的水分損失。初壓時及時找平,不采用貼薄層找平。

(3)壓實

在混合料經過攤鋪處理,完全成型之后,進行混合料的含水量的測定。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對混合料的強度和干縮應變有很大影響,含水量過小,難以碾壓密實,影響混合料的強度,且容易產生松散、起皮、裂紋等質量缺陷;含水量過大,碾壓時容易產生“彈簧”現象,混合料壓不實,同時,混合料大量蒸發散失水分,容易產生嚴重的干縮裂縫。實踐證明,拌制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一般可控制大于0.5%~1%左右,使混合料運到現場攤鋪后碾壓時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控制不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為宜)。如果含水量未能達到最佳碾壓要求,可進行灑水作業。在進行碾壓作業時要注意碾壓的施工步驟:穩壓———輕振動碾壓———光面碾壓。每次碾壓的路段長度以50-80米為宜。碾壓工作需緊接著攤鋪、修整工作進行,碾壓前嚴禁踩踏。當天兩段有接縫時,搭接拌和;當天與第二天接縫處,采取上、下垂直接縫,上下兩層的接縫處錯開,當天攤鋪的水泥穩定料保證全部壓實。機動車道的縱向接縫為垂直相接,下一幅施工前,用切割機將上一幅的接觸面垂直切割,去除邊緣松散料,上下兩層的接縫處錯開20cm左右。

(4)養生

每一段碾壓完成后立即開始養生,原則是在整個養生期間應始終保持基層表面潮濕,養生期限不小于7d。在養生期間嚴禁載重車輛在基層上行駛,應進行交通管制。養生結束后應及時鋪裝面層,不能長時間讓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直接承受行車荷載。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泥穩定基層施工質量控制在我國的高等級公路的建設應用當中具有積極的意義。雖然水泥穩定基層施工實踐中所涉及到的因素與對其產生影響或者是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比較多,但是就目前我國的水泥穩定基層施工的施工工藝以及施工設計而言,我國處在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

作者:徐華月單位:安徽省阜陽市公路管理局潁上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