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農業部 主辦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
《土壤肥料》是一本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主辦的一本農業類雜志,該刊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農業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64年,出版周期月刊,影響因子為1.3。該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收錄。
《土壤肥料》現已更名為《中國土壤與肥料》
《中國土壤與肥料》雜志是一本專注于土壤科學和肥料研究的專業期刊,自1964年創刊以來,一直致力于為農業科研、教學、推廣、環保與行政管理部門以及肥料生產、經營部門的科技人員、管理干部和廣大農民技術員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該雜志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和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主辦,是農業部主管的重要學術期刊之一。
雜志的主要內容涵蓋了土壤資源與改良利用、土壤生態與環境保護、植物營養與合理施肥、土壤微生物和菌種保藏、肥料介紹和制造技術、節水農業、土壤和肥料分析測試等方面的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及國內外最新發展動態。它不僅關注基礎研究,也注重應用技術的推廣和實踐,致力于推動土壤肥料學科的發展和成果轉化。
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包括專家論壇、專題綜述、研究論文、研究簡報、新知識新技術等,旨在為讀者提供全面、深入的學術信息。此外,雜志還特別關注國內外土壤肥料領域的最新動態,為讀者提供及時的行業資訊。
1.學術論文撰寫格式:題目(20字以內)、作者、單位、省市、郵編、內容摘要(100—300字)、關鍵詞(3—5個)、正文(2500字以上5000字內)、參考文獻(3條以上)。并附作者簡介(性別、出生年、學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手機、電子郵箱)及詳細聯系地址。
2.正文文中數字、公式、外文字母和符號等請核準,并注明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等。文中術語、計量單位、人名、地名的譯名及其漢語拼音的拼寫等,務必按照最新出版的國家標準(GB 3100-93、GB 3101-93、GB /T 15835-1995等)使用。文中的圖、表應不超過3幅,圖像要清晰,層次分明,按順序標號,且應有名稱。
3. 參考文獻應引用公開發表的資料,文獻序號與其在文中出現的次序一致。參考文獻的不同類型用不同的大寫字母標注,如專著:[M];期刊文章:[J];報紙文章:[N];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刊:[P]。并按順序編號[1][2][3]……,
4.稿件署名作者應為合法著作權人,文責自負,作者排序以原稿為準,文章內容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電子郵件投稿,請以WORD格式按附件形式發至本刊投稿信箱。
5.本刊對來稿一律先匯總編號登記,并嚴格審校(5個工作日內完成),根據具體情況可能會對來稿文章進行必要的刪改,不接受刪改的作者請投稿時聲明或注明。
6.來稿20個工作日內未收到本刊修改通知或刊用通知的,作者可另作處理。
7.若來稿論文受到省(市)、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支持,請注明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并將相關證明(或復印件)的電子版發送到本刊編輯部郵箱。
8.來稿請作者注明真實姓名、性別、所在單位全稱、聯系電話、手機和電子信箱。
9.引用的圖表必須注明資料來源,格式參照參考文獻的格式。詳情見《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10.基金項目、科研項目:請注明基金項目、科研項目名稱及編號。
地址:北京中關村南大街12號
郵編:100081
主編:黃鴻翔
我們不是土壤肥料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中關村南大街12號,郵編:100081。
土壤肥料雜志是一本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是由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主辦的一本農業類期刊。國內刊號:11-2301/S,國際刊號:1002-0616。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中關村南大街12號,郵編:100081。